第五章 我也不是谦虚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杨丰如入无人之境般的到达了皇宫,皇宫内已被征召兵清扫一空,看起来空荡荡的,好不冷清,看着这后世的被作为古迹的皇宫,不经心中有许多感慨。

  不久,杨丰看到有征召兵押戒一人向自己这里走来。r

  杨丰看着眼前被征召兵控制,双手绑缚的中年男子,问道:“你便是李自成?”

  李自成一脸平静道:“不错,我便是,你这狗皇帝今日击败我军,俘虏与我,却休想让我对你求饶,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杨丰面无表情说道:“你想多了,我还不会杀你,只是想见识一下顶顶大名的闯王李自成而已,现在见过了.也就是这样”

  接着便让征召兵将李自成押了下去。

  这时城里的闯军或死,或俘虏都已经被控制了,接下来便是,安抚民众,至于以前的官员士绅,王公贵族,可就要倒霉了,接下来他们面临的就是财产没收,劳动改造。

  赵信也以带领征召兵控制了北京城的所有城墙,和出口。

  王承恩对杨丰说道:陛下果然鸿福齐天,太祖保佑。有这些天兵天将,咱大明朝从此以后无忧了。

  杨丰对老王说道“以后就不要叫我为皇上了,叫我主席就行了,咱们以后要搞社会主义了,皇帝这个称呼,以后就要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了。

  老王一脸茫然:“陛下,什么是主席?”

  杨丰道:“你以后见到我,不要再下跪了,以后见到我给我敬礼就行了。”

  老王:“老奴惶恐,老奴不敢!”

  杨丰说道:“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以后有什么就直接说什么,别再老奴老奴的了!”

  王承恩一脸委屈。

  杨丰然后一脸无奈的挥挥手说到:“你先下去休息吧,这么晚了,你也跟我累了一天了”

  老王说道:“谢陛下体谅,不过老奴下午睡了一下午,现在并不困。我还是在旁伺候陛下吧,这偌大的皇宫,现在一个宫女太监都没了,总得有人伺候着陛下。”

  杨丰心想你是晕了一下午吧。然后说道:“行,你不想休息也随你,那你先候着。

  这时脑海里赵信传音道:“步子一下子也不能迈的太大了,这个时代的人,还是认为有个皇帝才是天经地义的,毕竟几千年过去了,让他们一时就改变,还是有些困难!”

  杨丰说道:“是啊,这些古代人的想法,我们未来的人,理解不了”

  赵信说:“既然这样,你还是先当着皇帝,毕竟有了皇帝的名义咱们行事也方便一些。咱们还是一步一步来吧,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

  杨丰:“北京城都已经控制了,下一步咱们怎么办?”

  赵信:“先实行军管吧,而且北京城也不需要这么多征召兵,一万个就够了”

  杨丰回道:“以这些征召兵的战斗力,一个人打一千人绝对绰绰有余,所以下一步咱们就向周围派兵,二十个人一小队,咱们就别搞什么大部队集结了,除了抓俘虏外,二十个人就能控制一座小县城,保险起见一百人一大队,差不多就够了。”

  赵信说“不错,咱们就留下一万人在北京,其他的都可以派出去,对了,咱们虽然抓住了李自成。山海关的吴三桂,还有沈阳的多尔衮都还蠢蠢欲动呢。

  杨丰:“那咱们就去打他个措手不及。连夜往山海关派五千人,这样就差不多了,现在出发,天不亮就能到”

  赵信笑着说道:“你说吴三桂看见咱们天降雄兵。会不会非常惊讶。估计这货,天一亮,就能被带到咱俩的面前。”

  杨丰说道“不管他惊不惊讶,让他在山海关就是个隐患。先让征召兵扛着他先回来。”

  赵信道“这个画面简直难以想象,他到时候被扛着,估计会被吓尿吧,毕竟征召兵极限速度跟后世的民航飞机差不了多少,这么快的速度,被扛着回来,估计一辈子也忘不了。”

  杨丰又道:“山海关里还是咱大明的军队,能不动手最好,我还是派个人过去一趟吧,直接让征召兵过去,他们也不认识,还以为是敌军就不好办了”

  赵信:“说的也是,现在咱们就派五万人出城吧”

  杨丰对着一旁的王承恩道:“王承恩,交给你个差事,你领五千军队,去山海关。

  王承恩道:“陛下,老奴去了,谁来照顾陛下?再说我也没带过兵啊,皇上你还是另请高明吧,我怕办坏了皇上的差事啊”

  杨丰道:“我能信任的,这整个大明朝。就你了!我不需要你照顾。朕现在无人可用,就你一个忠心耿耿的。就辛苦你一趟,仗也不用你操心,你控制好那些官员就行了。你就代替我行事,别怕搞砸了,有朕给你撑腰。我叫个人,让他背着你就行了。对了你带个头盔,别万一吹出个好歹来。

  说罢又叫了一名征召兵进来,然后又从一旁取了个头盔。交给王承恩带上。看了看,光给带着头盔的也不保险,又叫人找来了十几套衣服,又拿来了手套,棉鞋。

  杨丰道:“外面风大,连夜赶路,怕你受不了。你给都穿上吧。”

  老王带着头盔,一脸感动道:“老奴感谢皇上关心,可也用不了这么多。一件就够了,这三四月的天气也冷不到哪里去”

  杨丰道:“别废话,我说冷就冷,叫你去是有事要你办,那些官员都认识你。你去之后,我让人带吴三桂回京,你就在山海关,代我管着吧,对了我再给你写一张圣旨,也方便你行事”

  然后让征召兵将王承恩打扮的跟个大粽子似的,又找了一顶瓜皮帽带在头盔里头。这下应该冻不着了。

  一切办妥之后,看着肿了一圈的老王说道:“到时候我有什么吩咐,就让这位嗯”杨丰看了看征召兵“嗯,这位将军,和你传达,你去吧!”

  说罢,向征召兵使了个眼色

  征召兵一把把老王放到了自己背上,跟抓小鸡仔似的,老王趴好之后。征召兵飞奔着离开了皇宫直奔山海关而去,

  老王也不是没被人背过,可跑的这么快的就让他无法接受了,长这么大没这么刺激过,跟飞似的,情不自禁的大声叫了起来,伴随着老王的刺耳叫声,一路飞似的离开了杨丰的视野。

  背着老王的征召兵和其他征召兵汇合之后。便离开了北京城。

  这些巨汉们分成一波一波的向四面八方的跑去,一会儿便看不见踪影了。

  此时山海关外,此时吴三桂以快到达山海关,他这些天磨磨蹭蹭的行军,也是纠结的很啊,他现在还不知道八百里外的北京城已经变了天。吴三桂在考虑要不要加快行军,毕竟此时他在想,李自成攻打北京城,不知道皇上能不能守住,如果守住了,自己去到还能算救驾有功,如果城已破,这大明看样子也快完了。他在过去免不得和李自成在拼杀一场,可他不想损兵折将。所以极为纠结。行军便拖拖拉拉的了。而且关外还有清军虎视眈眈,现在损失过多人马也是殊为不智,乱世将至,兵马才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他还不知道,他往后的命运会多么悲催。

  此时,老王只能听到呼呼的风声从耳边刮过,其他的感觉早已没有,双手双脚已被冻的麻木了他也没力气嚎叫了。他感觉自己在这样下去估计到山海关也就嗝屁了。

  在他四周是快速行军的巨汉们,本来他们这一队有上万人,可陆陆续续的,或百十人,或千把人向其他方向奔去,分别去控制周边府城了,现在还剩五千人。

  一路无话……

  看着眼前高大的城墙,王承恩颤颤悠悠的从巨汉背上下来了,老王此时也是很迷茫啊,人呐,自己都不可以预料。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我绝对不知道,我作为一个皇上的贴身太监,怎么把我调到到山海关去了?所以皇上同我讲话:“中央都决定了,你来当山海关管理政务。”我说另请高明吧,我也实在不是谦虚,我一个皇宫太监怎么到山海关来管事呢?我也不懂军事啊?但是,皇上讲“大家都已经研究决定了”。我后来念了两句诗,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所以,我就到了山海关。<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