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由格尔多草原北部向外的通路有三条。分别是克鲁迪和风泽里潘走的山路,还有一条便是横渡穆勒河。而当克鲁迪家的部队进入迪尔布山支脉的死胡同里驻营时,风泽里潘的军队也到达了迪尔布山和穆勒河之间的宽阔浅滩。

  风泽里潘面前的这条主干道,严格意义上是沟通格尔多草原的唯一通道。这个说法源自于所有走出草原北部,并在有生之年返回的人。至于另外两条路,还从未曾有人返回过。

  这条格尔多南北草原唯一通道内,有一条斜斜的浅滩由西向东,山坳间的浅滩有两百余步宽,两侧是高耸的迪尔布山,山壁高达百尺,与克鲁迪部所在通道并无连通。

  风泽里潘用降部送死的办法失败了,这一切全因那个姆里昂部叫克劳德的年轻将领一番话。风泽里潘心中打定主意,找个机会一定要除掉克劳德,这狡猾而又不姓里潘的人太讨厌了。

  里潘部因无人送死,自然无法获悉这湿滑的山间通道上究竟有没有克格沁伏兵。风泽里潘只能将本部随着格里姆和姆里昂一同前进,但由降将们的部队打头。而格里姆和姆里昂的降将头领为了让自己的火烈马骑兵免受损失,破规格地选择步兵列阵最前方。

  此情此景下,对这种极其错误的阵型安排风泽里潘大皱眉头,但他没做什么,他希望降将们的部队进行部分消耗,这样战后更易约束。

  同样对这一布阵感到皱眉的还有克劳德姆里昂,他认为这样的行军布阵,简直同送死无异。骑兵若在前方,可以像尖刀一样侵扰和侦查;骑兵若在后方不仅影响追击,当撤退的时候,步兵就会夹在不易转向减速的骑兵和敌军之间进退不得,全军会异常混乱,如砧板上的鱼肉。但他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目睹里潘部队就以这样的奇怪的方阵,像机器一样推进。

  当部队行进至迪尔布山脉中段时,克劳德认为本该出现一些袭扰的克格沁杂兵,搅乱里潘部队的阵形,或者埋伏在山崖上推滚落石。但山谷间的道路什么异常都未出现,只是透着一股死亡般的静谧。也许是克格沁并未收到里潘部进攻的消息么?求生欲望在促使克劳德去这么想。

  克劳德姆看着姆里昂部族头领默许风泽里潘削弱降将部队的命令心里一阵滴血,这就是妥协的政治——格里姆不作先头部队去送死,就只能默默被消耗。这条狭窄幽长的山谷通道似乎始终看不到终点,克劳德只能不断的安慰自己,一旦离开这该死的山谷里,部队到达开阔地就好了。

  格里姆和姆里昂先头部队都害怕谷里有埋伏,一开始行军很慢。当部队走过迪尔布山谷中段时,浓烈的求生欲望在两降部步兵队中悄然迸发,进而骑兵部的火烈马也开始渐渐增速。他们的举动自然连带起里潘本部的阵形也开始加速。

  里潘联军所有部队在求生欲望中,行军速度越来越快,有的步兵已经开始了狂奔,火烈马骑兵也提起了速度。这场战争还没有开打,降将们的部队就已经散乱,胜利的希望也只是山谷间的另一个出口。这种情形下,努力维持镇定的克劳德都不禁有一丝焦躁。可慢慢地,克劳德觉得这即将得到的求生快感有些诡异,他眼中带着惊恐,急速地想要捕捉出可能出现的圈套。

  克劳德目力极好,在山谷浅滩路段的最后一截的出口处,望到了一面墙。又奔走了十余步,才看清这墙是一面高达三十米,由虚华木和落华木堆砌而成的厚实木墙。他们的出口被堵严实了。瞬间克劳德的脸上挂满了绝望,他清晰地意识到,克格沁不是没侦测到里潘部进攻消息,他们只是想全部吃掉里潘联军而已。

  这面木墙构成的两类树木极易焚烧,克劳德想率领亲卫队立即撤退。但他又知道如果一旦随意撤退,引起千万人处于混乱,盲目的逃跑就是送死。

  克劳德情急间麻利地吹起了尖锐的口哨,处于后方还不知情的姆里昂兵士,不知道统领为何此时发出新的命令,但还是照做了。四列步兵逐渐合拢成两列,空出了大概一匹马奔走的过道。紧接着克劳德的口哨的声像是受惊的青蓝水鸟一样,部队向前的速度慢了下来,克劳德的几个亲步兵已经转身按照口哨命令向回返。而在同一位置,另一侧奔走的格里姆兵士已经出现极大地混乱,前排少量步兵停下,后方步兵还在向前,火烈马骑兵更是快速前冲。

  克劳德的口哨声刚指引完自己部队方阵,前方的高耸木墙瞬间燃起了接天的烈火,周遭如滚烫的油锅,声音噼里啪啦。三十米高的火墙上挂着冲天的怒焰便堵住了山谷的出口,阵阵浓烟堆满了天边,这堵木墙居然还一步步地向前逼进,像极了一只张开血口噬人的巨兽。

  格里姆和姆里昂军士刚升起的求生欲像泡沫般被戳破了。格里姆家的部队开始疯狂的向后奔逃,他们和后边的火烈马骑兵发生了直接地碰撞。克劳德耳边响起了肌肉盔甲间的剧烈碰撞声,烈火马对步兵的踩踏声,士兵面对绝望时的嘶喊声,他眼前皆是人被撞飞后散落的肢体,胳膊,大腿,头颅,还有内脏。火烈马速度奇快且不惧烈火,受骑兵控制后更激发起一丝凶性,飞快地进入了那扇火墙。紧接着火墙中就传来了烈火马骑兵惨绝人寰的叫喊声。姆里昂步兵因为四列变两列,减少了不少损失,后来为了躲避骑兵,又硬生生挤就成了一列。克劳德和两个兵士挤在了一起,连肺叶是否在呼吸都不知道了,就一个劲儿地凭着本能地往后跑。

  风泽里潘发现中军部队渐渐停滞,刚要询问为何,却看到天空间布满的浓烟。他来不及听斥候骑兵的情报,命令大部队掉头撤退。亲兵还未将命令传出,脖颈间已经中了一箭倒了下去。风泽里潘抬眼望去,山崖上冒出遮天蔽日的箭支,他不清楚这究竟是多少克格沁铁臂弓弩手做到的。他心头大骇,也顾不得一代枭雄本色,立刻滚下马来,弓着背弯着腰,和丧家之犬一般寻找掩体。

  风泽里潘的中军逃窜回迪尔布山脉中段时,突然发现一支向前的五十人部队。风泽里潘看到了小克鲁迪的表兄。倒霉地冯克鲁迪就那么直挺挺地把部队堵住了风泽里潘的去路。风泽里潘毫不犹豫地下令直接冲过去,那五十老弱病残瞬间被冲散在山壁两旁。

  冯克鲁迪摔倒后眼里含泪,大声呼喊:“风泽宗主,不能回头了,来路已经被滚落的岩石堵死了!”

  风泽里潘听到冯克鲁迪的话后,竟是愣了,他想过这仗会十分难打,但他从未想过失败。此刻一股无可抵制的挫败感在他心头翻滚,他似乎已经看见了家族灭亡,自己被反绑双手跪在克格沁头领的帐篷内。

  风泽里潘一声长啸后,眼睛里流淌出两行浊泪来。急的手足无措的风泽里潘突然间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他急忙向冯克鲁迪发问:“你表弟小克鲁迪的援军呢?他还有多久才能来,快来打通这阻塞住山崖浅滩通路的落石岩壁。”

  风泽里潘心里默默祈祷,老克鲁迪啊,你能听到我的请求么?让你的孩子赶紧来救援吧!

  克劳德率领的这一列姆里昂步兵撤退的甚是迅速,风泽里潘和冯克鲁迪的对话只是有那么一会儿,竟被奔逃中赶上的克劳德给听到了。克劳德鼓起一口气,向风泽里潘喊道:“宗主!全局形势糜烂,迪尔布山谷遍布敌军弓弩手,前后通道被巨石堵塞无一条生路,士兵士气涣散,将领仓皇奔逃。为了部族延续,咱们投降吧!”

  风泽里潘在嘈杂声中听清了克劳德的谏言,一时间竟忘了流泪。眼前的克劳德是那么可恨,可是他的话是对的,可无论克劳德的话多么正确,自己的身份早已注定,自己不会允许自己作出这个决定。

  风泽里潘短短瞬间就回想完一生,他面上的表情真是丰富多彩,先是畏惧,再是羞愧,转而又是愤怒,一代枭雄的脸紫的发黑,透出败亡之相。风泽里潘经历了这般的转变,脸上布满颓意,苍老了许多,长叹一口气道:“克劳德你要我和你们姆里昂、格里姆降将一般么?你们倒是投降过我,再降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又如何能与你们一样,我是狼先灵的后裔,誓死不降!”说完此话,风泽里潘拿起手中的罗格尔精铁铸剑,眼看要朝自己的脖子抹去。

  克劳德两眼投射出精光,将自己的佩剑投掷了出去,佩剑“唰”地一声,准确地打中了风泽里潘的手中佩剑。紧接着克劳德苦口衷肠地劝道:“宗主即是不降,也不至于自杀啊!难道宗主不再等等小克鲁迪的部队来救援么?狼先灵是不会自裁的,那是可耻的行为!”

  “对小克鲁迪还在,我还不能死!”风泽里潘的脑袋颓丧地耷拉着,但眼睛里却是放射出一道道不甘的目光。

  就在风泽里潘一时迷惑之间,克劳德轻声地吹了下口哨,身后两个姆里昂亲兵赶紧就跟了上来。克劳德解下自己的披风,走到风泽里潘的附近,示意里潘家部队寒风凛冽,要为风泽里潘披上。里潘亲兵立刻为劝宗主放弃轻生的克劳德让开一条道路。在风泽里潘还未将披风穿戴上去的一瞬间,克劳德甩身用腰力拔出插在腰间的长剑,长剑在空中嗡嗡的一转,被克劳德一手握住,准确地对准了风泽里潘的颈项之间。身后一个姆里昂卫队长一个箭步跟上,掏出腰间的牛皮绳索,立刻上前绑了风泽里潘。里潘亲兵被这一幕的转变又是惊到,一个个跪地哀求,希望不要杀掉风泽里潘。只因里潘亲兵们自身的一切荣耀财富全部系于风泽里潘一身。

  说来也奇怪,一个人寻死的时候是有无畏的勇气的,那是自我对自我的一种解脱。但这种无畏的勇气比发情的公牛时间还短,刚刚的雄风早已软成一滩。风泽里潘这时还想着小克鲁迪,他眼里的不甘也多过了恐惧。

  克劳德终于如释重负地喘了一口气:“终于活捉到你咧!靠你的头颅兴许能从克格沁手里讨得我姆里昂三百步兵一条生路,说不定你们里潘人也能有条活路。”

  风泽里潘一口痰吐向克劳德,“呸”地一声:“小克鲁迪会来救我的!小克鲁迪的士兵一定能救出我来的!”

  克劳德伸手擦掉脸上的污秽,轻轻地点点头,然后自己又笑了:“克鲁迪家的那位叫乔治对吧!如果他来救你,又何必当初在军中营帐说出让你打消袭击克格沁的想法,现在又如何让冯克鲁迪这个贪财表兄来管制部队呢?”

  冯克鲁迪听到克劳德的话,此刻材明晰小克鲁迪的真实意图,不过他想不通小克鲁迪就算背叛,又能在克格沁人统治下的格尔多草原上躲到哪里呢?不过这一切似乎都不重要了,他已察觉到胸膛间贯穿一道翎羽长箭,腰间的那把来自于老克鲁迪的罗格尔长剑,此刻正发出噬命的光芒。

  而风泽里潘也不好过,求生的意志,率领家族称霸的野望,就这样被克劳德一下鼓起,一下又抽干,他好像被人在心口重重地捣了一拳,吐出一口老血。<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