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家中静修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杨无忌回到家已经一周了,当初的兴奋也慢慢的平静了。

  此时,他一个人躺在自己的床上,胡乱的想着。

  当初师傅教我《大衍经》第二层的时候,说还有另外一套术法天机术,并且还传授了我演算吉凶之术。还有命签。这些我都给忘记了,哎。

  对了,那天机术应该也是在签筒里的,我或许可以尝试下取出来。

  想到这点,杨无忌立即从床上坐了起来。

  “天机术。”

  杨无忌的手上就出现了一个玉签卷。打开仔细看了看,共有15根玉签组成。

  双手展开玉卷,向第一根输入内气,然后浮现出文字。

  演算卷!第一根玉简是演算卷的内容。

  杨无忌收了第一根的内气后,转向第二根输入,同样许多文字浮现:医卷。

  第三根玉简:武卷。

  浮现的不只有文字,还有一些图谱。

  第四根玉简:阵卷。

  浮现出的文字,看的杨无忌头有点痛,结果还是没看懂。

  第五根玉简:灵兽卷。

  这根浮现出的文字教少,大部分都是一些没见过的动物的图谱。

  第六根玉简:符卷。

  讲的是怎么画符。

  第七根玉简:术卷。

  这根玉简是杨无忌最感兴趣的一卷,里面讲解的是一些修道之人常用的小法术。

  第八根玉简:幻卷。

  看到这两个字,杨无忌就觉得头晕眼花,赶紧撤回了内气。

  第九根玉简:器卷。

  讲的是怎么炼制兵器,上面有各种兵器的图谱及炼制的说明。杨无忌浏览了一遍,在其中找到了命签的炼制说明。

  后面六根玉简分别是丹卷,天地奇卷,棋乐卷,灵材卷,随笔卷,佛道卷。

  杨无忌看到第九根玉简的时候,内气已经消耗了大半,后六根就简单的看了卷名就收起了玉简卷。坐在床上仔细的盘算着:天机术的演算卷是必须修习的,还有医卷,武卷,术卷及器卷的命签炼制说明需要好好的研读。这一年,我就全力研读这些东西吧。

  于是,杨无忌的生活并没有因为不学戏而轻松下来,相反的却更加忙了。

  上午学习武卷上的武功,下午研读医卷。晚上继续到院子里打坐。

  杨无忌结合在宋园里学到的医术,与医卷的医术相互印证,发现医卷里的医术要高明了很多。医卷里记载了很多种病理,药方,以及治病的方法,当然还少不了许多药草的图谱及用法。

  他越读医卷就越是感叹:这要是放到外界,肯定会成为一部医学经典啊。他先是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这卷全读一遍,然后挑选其中自己感兴趣的人体经脉与穴位,及阎王针学习。

  经脉与窍穴是因为修炼《大衍经》需要,卷里的记载,要比那些医书中的记载要详细了很多。

  选择阎王针,开始是因为这种治疗方法的名字霸气,当他细细的学习以后才发现,阎王针这名字真不是白叫的。

  阎王针共有九针。从简单到复杂依次是:止血针,祛痛针,接续针,易筋针,理气针,排毒针,五行针,定神针,续命还魂针。

  前三针属于外针,中三针是内针,后三针是神针。

  最后三针在阎王针的精华。学习的要求就是要明辨人全身的窍穴。

  五行针,一针出,五行立。是治疗内伤的神针。其原理是相生与相克。比如心脏受伤了,可以借用相生与相克法来把伤势平分给肝,脾,肺,肾,然后化解。

  定神针,定神稳神之针。比如惊吓过度,导致发疯,精神分裂等精神之疾。

  续命还魂针,这是阎王针的精华中的精华,也是最难的一针。出针的时间,手法,出针人的状态与病人的状态,全都要计算到。当然,若是需要出这一针的时候,那病人也已经是只有出气没有呼气了。关键时刻用出这一针,可以续命三日。

  在阎王针的最后,还有这一段话:阎王针每针都有正反两种手法:正则救,反则送!一针出,鬼神不收!一针出,神鬼不留!慎用,慎用。

  看完这九针以后,杨无忌觉得看过的那些医书上讲的与这九针没法比。

  当然,阎王针里还记载了对针的要求:外形大小粗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材质。材质必须容易勾通内气,具有灵性。

  武卷,里面记载了有上万种武术。分为七大类:身法,外功,内功,掌,腿,暗器,兵器等。杨无忌重点阅读了身法类。只是这一类,就有上千种,看的杨无忌是眼花缭乱。按住性子,花了一周的时间,把这些身法全都读了一遍,最后选择了一部既不简单也不难的身法修习:过眼云烟。

  这部身法其实与杨无忌现在的内气总量是很搭配的。其精华就是四个字:借力使力。只要脚下有借力的物体,就可以保持身体不坠。使用起来,也是很省内气。而且练成后,用起来身形潇洒,有如天空的云烟飘过。若是杨无忌修习了术法卷的轻身术,这部身法就变的可有可无了。但是轻身术的修炼要求是需要法力,现在他的身体里还是内气。杨无忌估计若是想要修炼那术法,大衍经要修成第三层。

  为了学习过眼云烟,杨灵每天早上都要给杨无忌抛石子。开始的时候,只能在空中坚持几分钟。练习了一个月后,已经可以坚持到二个小时了。看的杨灵很震撼。

  下午学习医术,为了更快的掌握,杨无忌央求杨灵,跑完了全县城的医疗器械店,终于找了一个人体经脉与穴位的模型。

  时间就在杨无忌的专心学习中,匆匆的过了三个月。转眼间已是秋天。在这三月里,身法已经全掌握,医术已经掌握了八层,剩下的就是真正的出针了。

  当然,这还不是最大的收获。杨无忌最大的收获是《大衍经》的收获。与医卷相互印证后,他已经彻底打通了头部的经脉与窍穴。剩下的就是温养窍穴了。

  修改杨无忌的相貌,只需要经脉贯通,就可以移动与收缩部分肌肉与骨骼了。只是杨无忌现在的内气量还是很少,移形后,只能保持三个小时。要想彻底的修复,也要修成《大衍经》第三层,把内气转化成法力。

  关于法力与内气的说法,也是他在这三月里的收获。至于术卷及器卷,前者现在还修不了,后者只需研读命签部分。所以,杨无忌在这三月里,已经读了不下数遍的说明,最后总结出:命签的炼制极其简单,把材质打磨成自己想要的外形即可。命签可以是金属,也可以不是金属,对材质的要求只有一点,那就是具有灵性。想到这点要求与阎王针的要求也相差不大。其上推荐出几种材料,但是杨无忌想这个世界估计只有这种材料了吧:长时间被人供奉祭拜的树木。

  这些树木一般都是在寺庙道观等地方,长时间接受香火,才有可能具有灵性。灵性之说,几乎每卷都出现过,杨无忌真正弄懂了灵性是在天机术最后的六根玉简中的材质卷里,才有具体的描述。

  而演算卷,由于缺少命签的配合,无法具体演算,杨无忌只好研读了几遍,就停止了。留在以后炼制成了命签才能继续研究。

  在家静坐五月的杨无忌细细的盘算着这五月的收获后,感叹这小小的几根玉简,却储存了那么多的信息,若是钻研下去,很可能要花费一个人的大半生。每根签都是一部经典啊!怪不得师傅说,不可沉迷,本末倒置了。

  当然,杨无忌在这五月里,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他在贯通头部经脉时,当内气经过眼部的窍穴时,感觉眼睛有些酸麻难忍,就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在黑夜里看物犹如白昼般那么清晰。后来在随笔卷中找到了相关的记录:夜视与天眼。

  夜视,就是把内气运转至眼部的窍穴,可以在黑夜里看物;而天眼则是更加高级,天眼开了后,看到的则是福祸,气运,善恶,灵物等那些虚无之物。

  想把天眼打开,则必须要温养眉间祖窍。对于杨无忌来说,现在只能打开天眼短短的几分钟,并且需要提前运气准备;要想随时都能打开,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无忌,你在家里辛苦的修炼了五个月了,现在天也不怎么热了,先停下来休息休息吧。再说,我见你这五月修炼的那个身法与医术,都已经掌握了吧。”

  杨无忌走到大树下的石桌边,坐下后对着父亲说:“爸爸,我这才修炼五个月,像师傅那样的,一次打坐就要几年,或是几十年。”

  “我不了解你们修道的事,但你这五月的时间安排,我都看在眼里。无忌,你有没有觉得修道枯燥无味啊?”

  “枯燥无味?没有啊,我倒是觉得很意思。爸爸,你怎么会这么说?”

  “就是看你每天都做一样的事情,上午身法,下午医术,晚上打坐。我怕你把自己给修傻了。那可不行。”

  “怎么可能会把自己修傻。爸爸,你没修道,不知道其中的妙处,其实修道很有意思的。你看我这五个月虽然天天都一样,但却让我很沉迷其中。哎,难怪师傅提醒我,不可沉迷,本末倒置了。”

  “你自己把握着度就好。过几天出门去玩玩吧,散散心!这十几年来,我都没带你出去过。咱们这昌县,也有很多名胜之地。去玩玩吧。”

  “也好,那爸爸,咱们一起去吧。从小到大,我去的地方还真是少的。在宋园里,就是晚上带着面具去玄武湖公园玩玩。哎!”

  杨灵看着儿子的感叹,说:“好吧,那就后天,咱们一起去石佛寺吧,明天咱们准备下东西。”

  “好的,爸爸。”杨无忌见到杨灵答应同去,显得格外开心。毕竟他很快就离家外出了,能与父亲呆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了,就格外珍惜这段时间。<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