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劳累堆积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一直到晚上六点多,会议才结束,孟南枝拿出

  手机一看,于嘉珩20分钟前给她发了一条信

  息:“到了,在门口等你。”

  孟南枝连忙回复:“现在下班。”

  不急,慢慢来,”他很快就回了她,像是一直

  看着手机似的。

  余苗见她急急忙忙的,打趣道:“哟,有人接就

  是不一样,下班速度都比以前利索多了。”

  孟南枝正咬着皮筋对着镜子梳头发,头发比之

  前长长了许多,不扎起来便显得有些凌乱,闻

  言羞恼地瞪了一眼余苗。

  余苗挂好白大褂,羡慕道:“你姐夫也就热恋那

  会接过我上下班。”

  孟南枝扎好了头发,空出了嘴,回道:“姐夫那

  不是要早点回家做饭嘛。”

  两人换了衣服一起走出医院,于嘉珩的车子还

  停在以往惯常停的那片停车区,余苗跟着一起

  过去打了声招呼。

  于嘉珩知道她是孟南枝的师姐,礼貌地点

  头:“师姐也下班吗,我送你回去吧?”

  余苗也不推辞,上了后座,报了家庭住址:“听

  说你和南枝以前是同学?”

  于嘉珩看了一眼后视镜,笑着回答:“是,还是

  同桌。”

  “青春年少啊。”余苗感叹了一声,“之前还以为

  你们不认识呢。”

  “是有好多年没联系了。”于嘉珩回答。

  余苗好奇:“怎么不联系,同桌应该关系还不错

  吧?”

  他看了一眼坐在副驾驶座的孟南枝,像是想到

  了什么,换挡的动作微微一顿,面色一片平

  静,他道:“没什么,就是各奔东西,生活没了

  交集后,渐渐就少了联系。”

  余苗没再继续问下去,只点点头:“那挺好的,

  多年后重逢,又在一起,也是难得的缘分,好

  好相处。”

  “会的。“余苗的话让前座的两人都心里一软,

  下意识相视一笑。

  送余苗回去后的路上,于嘉珩语气略带挑衅地

  把余苗的话又强调了一遍:“记住你师姐的话

  没,要跟我好好相处!”

  孟南枝瞪他一眼:“我哪没有吗?”

  他声音得意,慢悠悠地开口:“我给你打预防针

  呢!”

  孟南枝笑:“那我也给你打一针。”

  于嘉珩空出一只手伸到她眼前:“你打。”

  孟南枝看着他的手,突然一口咬了一口:“打好

  了。”

  于嘉珩被她逗笑了:“这也算打了,隔着衣服印

  子都没留下,要狠狠咬知道吗。”

  “我是狗吗,还占地盘,而且你这手可金贵着,

  我可费了心思帮你保养着,谁也不能伤了,我

  自己也不成,”孟南枝轻哼一声。

  他声音也变得温柔了起来,空出一只手牵住孟

  南枝,握在掌心里,轻轻捏了捏她的手:“知道

  了。”

  “你今天看起来…有心事?“孟南枝侧目打量着

  他。

  于嘉珩一怔:“很明显吗?”

  “前面下班的时候,看你站在路边,不知道在看

  哪里,一副出神的模样,好像在想什么,”孟南

  枝轻声说道,“是有什么事吗?不知道我能不能

  帮你分担?”

  车子在小区里停下,孟南枝没有急着下车,于

  嘉珩侧头看了她一眼:“最近队里不是给我安排

  了好多商务活动吗,一个广告接一个广告,要

  么就是去参加节目录制,当时就隐隐感觉,好

  像是想劝我放弃世锦赛。”

  他笑容如常,眼神却黯然了几分,他的手还牵

  着孟南枝的手,无意识的轻轻摩挲着她的手

  背:“但是一直以为是自己多想了,为了参加这

  些商务活动,耽误了挺多的训练的,原本为了

  这些职业伤就已经减少很多训练量了。”

  当时孟南枝建议他和队领导沟通一下,他原本

  也有这个打算,便准备找个合适的时间去。

  谁知道广告拍摄完回到队里后没多久,又听方

  唯雨说下周有个访谈节目需要他们二人一起去

  参加,于嘉珩当即便去找了队领导询问能不能

  换一位队员去录制节目。

  队领导沉吟片刻,先请他坐下,没有回复他之

  前的问题,反而同他聊起别的话题:“嘉珩是什

  么时候来的国家队?”

  于嘉珩虽不解他为什么突然提到这个话题,却

  还是回答道:“14岁。”

  队领导和气地笑了笑,面露回忆神色:“对,14

  岁的时候,当时你拿了u14组别的冠军,我和

  林教练说,这个孩子有灵气,可以招进队里好

  好培养,林教练却说,你这孩子太傲气,输不

  起,走职业这条路,以后怕是有的是苦头吃,

  我那会还不信.”

  “16岁的时候你离开国家队,那是你第一次面

  临失败,嘉珩啊,你看,一转眼十几年又过去

  了,你还是这样输不起,”他的话意味深长,语

  气分外和蔼。

  于嘉珩眉头蹙起:“我输得起”

  “不,我说的输不起,不单单是指比赛场上的输

  赢,”他手一摆,打断于嘉珩的话,放弃一场世

  锦赛,在他看来虽然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但

  是和于嘉珩的手比起来,孰轻孰重还是很好分

  辨。

  谁也不敢保证他就一定能夺冠,比赛原本就

  是瞬息万变的,万一最后没有如他所愿夺冠,

  手的伤却恶化,这个代价太沉重了。

  于嘉珩却点头接着道:“我知道您的意思,我说

  的输得起也不止是比赛场上的输赢。”

  面前的中年人定定看了他几秒,脸上笑意渐

  收:“我知道你坚持要参赛,是想要证明自己,

  觉得还没有比就这样放弃的行为是懦弱的表

  现,所以不愿意这样轻易去向小伤低头认输,

  但你有没有想过,你身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职

  业伤?”

  “就是因为这些年,你每次都抱着这样苛刻的

  想法去坚持,才将原本的小伤堆积成了严重的

  劳损,我已经找林教练了解清楚了,不止是肩

  部,你的手部、膝部都有不同程度的劳损,整个队里就你的职业伤最重,如果你坚特参赛最

  后没有拿到冠军,岂不是更得不偿失,这样真

  的值得吗?”

  他话顿了顿,又接着道:“不过,若不是这样,

  想必,你也不会像现在这样重视起这些职业

  伤,乖乖地按时去医院理疗,队里确实看重

  荣誉,已经十几年没有出过一位大满贯选手

  了,但是,也不能因此忽略运动员的身体,你

  打完这场比赛就要退役了,若是还像以前一

  样,退役以后,身上还能有一处好地吗?”

  于嘉珩更加坚定道:“所以我才说,我输得起!

  这是我职业生涯里的最后一战,即使没有拿到

  名次,我也不会后悔,但如果不战而败,那才

  是一辈子的遗憾。”

  如果他抱着“不一定能胜利”的想法放弃,那么

  退役之后的每一天,夜深人静时,他都会将这

  件事拿出来反复咀嚼,随着时间的流逝,那股

  不甘的情绪只会越来越浓烈,成为他心里的执

  念

  就像宋涵退役时说的那句话一样,他也永远不

  会放下他手中的剑,他不予许自己向任何困难

  低头认输,只要还拿得动剑,他就要战到最后

  一刻。

  见他依然不为所动,队领导面色也沉重了许

  多,声音越发语重心长:“我在国家队任职这么多年,看着一届又一届的运动员退役,说

  实话,我是真的心疼,没有运动员是不带着一

  身的伤走的,但我希望,那些伤能在可控的范

  围内,以后回归普通人,不会影响生活。”

  每一位运动员佩戴的勋章背后都是无尽的苦和

  泪,他亲自将于嘉珩选入国家队的时候,于嘉

  行才多大?说是自己看着他长大的都不为过,

  这么多年,他眼见这小男生渐渐成熟,眼见他

  积下一身的伤,他怎么忍心让他以后废了一只

  手呢?

  当时他补宋涵的缺打团体赛,他就已经觉得是

  胡闹了,如此不重视自己的身体,只会进一步

  折损他的职业寿命。之后他特意找林教练了解

  了一下于嘉珩的情况。

  其实原本击剑并不是国内的热门项目,不论是

  广告代言还是娱乐节目,像这样的商业活动邀

  约都不是很多,但好在队里有几个在役队员长

  得好看,成绩也不错,使得这几年重剑队在网

  上关注度也比较高,这些商业活动的邀约就随

  之增加了,不过每年接这些活动也是有限制

  的,毕竟还是要以比赛为重。

  而现在,队里安排于嘉珩参加这些节目,除了

  让他暂停训练好好休养身体,另外一方面也是

  希望能借此多多宣传击剑,让喜欢击剑的人越

  来越多。在这样的综合考量下,这才做出了这

  些安排。

  于嘉珩站起身,朝领导欠身鞠了一躬,语气尽

  是诚恳:“我知道您都是为了我好,但我还是希

  望能恢复正常的训练,理疗我一定会坚持做,

  我只是不希望自己的退役是这样平平淡淡过去

  的,至少我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队领导见他如此坚定,也只得叹息一声,他闭

  上眼,没再说什么,挥手让于嘉珩出去。

  于嘉珩在离开前最后朝着队领导鞠了一躬,他

  声音坚定:“希望您能够对我更有信心。”

  孟南枝听完他的叙述一时沉默,大满贯对于他

  的职业生涯而言,一直是他这些年为之努力的

  目标。

  这一点,孟南枝很早就知道。<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