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金钰这才抬头,见大嫂,忙站起来,说:“我当是小枣儿呢,没想是嫂子来,快到炕上坐。”

  “我过门也有两月了,也没说到你屋里开看看,今儿才倒出空儿。”

  金钰从炉子上取了茶铞子,一面笑着说:“原本该我去看嫂子的,可上次过去见你正忙着,想着等嫂子什么时候得了闲再去呢。”

  金镇媳妇接过茶,姑嫂两个便闲话起来。金钰道:“你瞧这事儿,嫂子和大哥才成亲,大哥就道土龙山去办木料了,没能陪你。”

  “我还用人陪?他忙作坊上的事儿才要紧呢。”说着,漫不经心问道:“咱家作坊和铺子是分开的还是一起管着?”

  金钰随口道:“铺子和作坊自然不能分开,铺子上定了物件,作坊上才能做呢。”

  金镇媳妇眼珠转了转,又说:“如今二爷管着铺子,老爷子也省心了,你瞧咱这妇道人家也帮不上个忙。”

  “有大哥二哥在前面忙活就是了,用得上咱们什么呢。”

  金镇媳妇转着茶碗,犹豫片刻才问:“照钰姐儿说的,铺子上收银子,作坊上才能做活?”

  金钰抬眼看了看她,一笑说:“正是呢,铺子上是收银子,作坊上的花银子,一出一进都是有账的,算的清楚,待大伯和我爹按日子一对账本就全知道了。”

  听了这话,金镇媳妇咧嘴笑了:“等你大哥回来,我得说说他,让他对给二爷分担些铺子上的事儿,别让二爷受累了。”

  金钰抿嘴笑了:“日后这铺子和作坊都是大哥二哥的,只要他们能上心些,我爹和大伯自然乐得清闲。”

  金镇媳妇笑着点头。

  转眼间金禄纯带着哥两儿已走二十几天,按着金寿纯的算计,便是土龙山的木料不错,家里买了回来,这些日子也该回来了。金寿纯不免惴惴。

  二奶奶自是出过远门,也不知情脚程如何,只见着二爷面上有些忧色,便问:“金镇和金铮也该回来了?二爷怕她担心,只说:“约莫着不过再有三五日就该到家了。”

  二奶奶便也不再问,只剖二和金钰念叨几句,金钰打听了张祥,说是算着日子也快到家了,可直等了五六日,仍不见金禄纯和金镇哥俩回来。这回二奶奶再沉不住气,对二爷道:“你倒是叫人去打听打听,别是路上出了什么事。”

  这几日二爷心中亦是着急,听二奶奶这样说,心中更加惴惴,便打发了人往城外去打听。

  土龙山按理离着岳城并不十分远,按着脚程算,有十七八天也就能回来,即便是在路上带个些十日也拖不过二十天去。全家人不免都着急起来。

  天气渐渐回暖,檐上残雪已融尽,只背阴处仍能见着丝丝白色。金镇媳妇推门出来,本想道二奶奶屋里打听金镇的消息,走到门前却又顿住步子,转身往金钰屋里去了。

  刚到门前,见小枣穿了鹅黄滚边儿的短袄手里捧着个尺来见方的包裹推门出来,便问:“枣儿哪去?”

  小枣一低身道:“我们姑娘抄好了书,赶着今儿有船南下,让我送到江沿去,托人捎给陈先生呢.”

  “自己抄一本子?”金镇媳妇瞠目撇嘴,“可够有闲工夫的了。”说着已条帘子进了屋。见金钰正拾掇架子上的一盆金橘,便说:“二姐儿真是好性儿。”

  金钰歪头见是大搜来,便停了手,说:“嫂子快坐,我这儿闲着没事儿正要找你去呢。”

  金镇媳妇也不坐下,只靠在里屋门上说:“我这几天就坐不安稳,也不知道你大哥他们到哪了?”

  金钰心里也十分惦念,可见大嫂面现焦虑,只得劝慰,说些尽管放心,不必挂念之语。金镇媳妇仍是愁眉不展,一甩头说:“已走了二十几天,我都打听过了,说是土龙山那条道儿上多有响马,别不是出了什么事儿,我去问二奶奶去。”说着转身出了房门。金钰见了只好也跟在后面。两人一前一后进了西厢,见二奶奶正盘膝坐在炕上给金铃缝衣裳。听有人进了门,忙将手中针线放下。两人先低身行了礼,二奶奶问是何事,金镇媳妇才将担心金镇的事儿说了。二奶奶也不知其中缘故,本就心中着急,经她这一问,连二头都表出汗珠子来:“照你这样说……别不是真有什么事儿?”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怕,直将个二奶奶说的心神不宁,早屋里慌乱踱步,口中念叨着:“这可怎么好,这可怎么好?“

  金镇媳妇皱了眉头,说:“前几天我听人说起,土龙山上有一伙儿强贼,官府都奈何不了他们,专抢夺过路的客商,这回我爹和金镇去办木料身上可是带了不少银子……”说道这儿自己倒吸了一口冷气,愣在地上。

  二奶奶也停了步子,惊得说不出话来。

  金钰蹙眉坐在炕上,道:“一准儿不是遇了强盗,你们只管放心吧,怕是又别的事儿耽搁了。”

  “你咋知道?”金镇媳妇见金钰胸有定数的样子问道。

  金钰扶了二奶奶坐下,才说:“大伯他们去办木料带了银子不假,可他们办木料要花银子的,银子都花光了人家抢什么?难道要抢木料?就是买料之前就被劫了,那是该是什么时候?过了这么些天都没消息定不是挨了劫,许是有别的什么事儿耽搁了也说不定。”

  两人一听确是有些道理,悬着的心也就放下,又不免想些别的事儿,金钰却也不言语了。

  待至用了晚饭,小枣儿已掌了灯,金镇媳妇又到金钰屋里,金钰将她让到大迎枕上,又上了点心茶水,姑嫂二人一面吃着点心一面闲聊,金镇媳妇忽而问:“白天我见小枣去江沿儿送包裹,说是你抄的书?哎呦呦,还大的功夫,还能抄书哩?”

  金钰一笑说:“不过是写着玩儿呢,年下里没事儿的时候已经抄了一半,这回一并将剩下的也抄完送去京城,也不枉师生情分。”金镇媳妇道:“往京城里送呢?那得多远?少说也得一个月?走水路也不近便,我以前也没送过这么远,不知送这么个包裹要多少银子哩?”

  金钰也没多想,只问小枣:“你送去多少银子?”

  小枣自幼辗转颠簸,见识过的人自然多,金镇媳妇的意思她也听明白了,不过不好说什么,是回:“船家说是和二爷熟识,不要钱,我死活塞给他二十个铜板就回来了。”

  “银子倒是不多,可我听二奶奶说咱家如今闲银子可不多,咱能省的就省,能免的就免,姑娘没出门子,不知道这持家过日子的难处。”金镇媳妇将手里最后一块点心塞进嘴里,一面抹嘴一面说。

  金钰这才明白大嫂的意思,这是嫌自己花了家里的银子,心下自然有些不痛快,只面上也不好现出什么来,只应着:“我知道了。”

  两人正说着,见天已黑透了,金镇媳妇便起身要回房去,金钰也下了炕,还没出门只听大门上有人叫喊,说的什么全然听不清楚。因着金禄纯一行一直没有消息,此时听有人叫喊,屋内几人皆惊慌不知所措,金镇媳妇一把将门推了跑出去,也顾不得什么,只大声问:“咋回事?”

  见大门上一人跌跌撞撞跑了进来,竟是二爷打发出去打听消息的家人,一路跑来已是上气不接下气,扶着廊柱喘息道:“大爷出事儿了!”

  金镇媳妇冲上去,一把揪住那人瞪眼问:“金镇呢?金镇在哪?”

  那人已喘得说不出话来,金镇媳妇猛劲摇晃喊道:“说话啊,说话!”

  一家人已围了过来,金钰巴巴盯着那人,不觉手心已冒了汗。那人这才咽了口唾沫将事情原委讲明。原是二爷不放心金禄纯一行人,便叫了铺子上的伙计沿路打听消息。伙计顺着大道一路打听下去也没见大爷一行人。直找了五六天,这日找了家面馆吃饭,正打算返回岳城,却听旁边有人说小方台山上的那伙儿响马前日又劫了一波客商。伙计一听连面也不吃,直奔了小方台山。到了那一打听,确有这事儿,可自家的车马却没见着,人更是一个没有。伙计无法,只得打听附近的山民,这才知道那一行客商中只有个年轻人逃脱,现下却不知去向。伙计哪还敢耽搁,忙雇了匹快马直奔回来。

  金镇媳妇还未听完,便瘫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哭嚎起来,只怨自己命不好,又骂金镇没良心,全然不顾家人劝阻,直哭得面色发青,嘴唇发紫,一个倒仰栽倒在地。众人忙上前呼喊的,捶打的,掐人中的,好容易将她叫醒。还没回过神来,宝红却惊叫一声,大家回头一看,二奶奶已倒在地上。金钰见了也慌了手脚,还是二爷到了近前,一把将二奶奶抱进房中,金钰一面哭着一面替二奶奶抹前胸锤后背,又叫人灌了姜汤,半晌才听二奶奶口中重重吐出一口气来,缓缓睁了眼睛,未待大家开口,又撕心裂肺的哭了起来。

  金钰实怕二奶奶哭坏了身子,只得抹了眼泪劝道:“娘别哭,那路上来往客商甚多,许不是大伯他们也未可知。”

  金镇媳妇见二奶奶哭晕过去,自己也不敢大吵大闹,只躲在一旁默默流泪,听了金钰这样说,似是见了希望,忙道:“可是哩,二姐说的有理,许不是金镇他们。”

  二爷也道:“事儿还没搞清楚,哭得什么。”

  此时张祥却悄悄将二爷叫到一边:“老爷子那边问呢,我怎么回?”<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