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日暮钟声相送出 节四:快刀名剑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节四:快刀名剑

  顾洵急忙抢步上前,“洗秋寒”出鞘!

  一泓秋水立时朝方旭后心刺去,方旭侧身一闪,顾洵随即抢上,拦住了去路。方旭长刀倒持在手,说道:“顾兄,方某实话告诉你吧,这件事真不是你能干预得了的,届时只怕难逃那人毒手!”

  杨凌一奇:“那人?那人是谁……”

  顾洵一手持剑,一手抚须,笑道:“顾洵今年六十有四,已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还在乎什么生死?此事既然关系我大明武林气运,老朽纵是一死,也要弄个清楚明白。”

  方旭点点头,持刀拱手道:“好!不愧是顾兄!当真我大明英豪。方某佩服。”他徐徐又道:“那么顾兄的华山派呢?也要弃之不顾了?不是我说你华山人丁不旺,你的那帮弟子都还有欠火候,你若死了,哼哼。”

  华山派年长耆宿迄今只余顾洵一人,其余皆是顾洵子侄辈,人才武功威望相比顾洵而言,不可同日而语。顾洵倘若不幸逝世,华山派真可谓名存实亡了。

  顾洵自知此理,叹道:“此乃命数也。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老朽大弟子宋琦行事果敢,为人正道,颇有我风;四弟子樊剑舟年岁虽轻,但聪敏颖悟,资质奇高,只须琢以时日,将来的武学成就,必在老朽之上。当年老朽由先师兄手中接掌华山,华山上下不过二十余人。老朽竭力整顿十余年,终于又让华山名列前沿,仅次于四大派。他二人既为我徒,当如老朽一般,身负重振华山雄风之任。”接着他又叹了口气:“至于成败如何,就不是老朽所能左右的了。”

  方旭叹道:“顾兄,方才我只佩服你半分,如今却有七分了。虽说七分,毕竟你武功未必能胜我,所以还未十足。”顾洵道:“能得方兄七分佩服,老朽已是脸上贴金。”

  “也罢。顾兄若要动手,就请上吧。方某人好胜心既起,不妨陪你玩一玩。”方旭长刀一甩,指向顾洵。

  顾洵奇道:“这么说,方兄是要与老朽一睹了?”

  “嘿。”方旭道:“何苦痴人说梦呢?是你要打,方某奉陪,你若不打,方某现在就走人。”说着他就欲收刀,顾洵见状,心道:“看来只有拼了老命,若能伤他于剑下最好,如若不能,却也无法了。”他知道方旭武功与轻功极高,纵使自己占到上风,一旦形势危急,方旭也能冲破重围,逃遁而去。

  “好吧,老朽唯有舍命陪君子!”顾洵长剑一摆,正欲出手,却听方旭忽道:“且慢。这位小兄弟呢?是欲旁观,还是一并赐教?”杨凌闻其声而晓其意,知道他怕与顾洵缠斗之时自己突然出手,那时虽不至立时落败,但防不胜防,只怕难以从容退走。

  杨凌当下说道:“既是顾前辈出手,在下与采灵自是敬观。方前辈请放心。”

  方旭笑道:“如此最好。事先声明,方某可不是和你打赌,只是和顾兄切磋一番,嘿嘿,一旦有人搅局,方某可就三十六计走为上咯。”

  杨凌听他此言,心知自己如若夹击,他立时就走。骆采灵更是扁扁嘴道:“你耍无赖!”

  “哈哈哈哈,方某人素性无赖。”方旭大笑。骆采灵刮了刮脸颊,冲他吐了吐舌头:“亏你还是高手,不羞不羞!”

  方旭不再多言,顾洵清啸一声,“洗秋寒”平胸直刺,正是一招“苍松迎客”。方旭叫了声好,长刀斜撩斩向顾洵手腕。顾洵见他刀法谨严,不露丝毫破绽,情知方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顾洵飞身而上,长剑寒光一闪,径自斩向方旭头颈,乃是一狠招。这一剑快捷无比,旁观的杨凌情不自禁喝彩道:“好一招‘剑取西南’!”

  方旭见顾洵如此猛攻,气势上不能输他,毕竟他与顾洵功力悉敌,倘若一味退让,使得顾洵稳占上风,脱身不难,但显然颜面无存。他也大喝一声道:“哼,‘剑取西南’何足道哉!”身子侧开,长刀舞成一道光轮,往顾洵长剑迎去。

  “当!”的一声刀剑相交,两人都是退开一步。杨凌忖道:“想不到这方旭内力如斯深厚,我不及他。”

  这两个都是武林首屈一指的大高手。顾洵使得乃是华山派玉泉观“清风剑意”,每一招每一式上都带有风吹柳棉之意,飘然不知其所欲击之处,时而迅猛,时而奇诡。方旭则刀势沉雄,凡刀挥舞所至,必有刀罡先行,纵有浪千叠,亦能破浪而出。“破浪刀法”果然名不虚传!

  两人反反复复拆了六十余招,全无高下。杨凌心下焦急,他知顾洵年岁已高,剑术虽然炉火纯青,内功也愈深厚,只是体力较方旭而言毕竟不足,斗得太久,只怕有失。骆采灵也知此理,但情势如此,两人只能空自对望,眼里都写着三个字:“怎么办?”

  此刻,只听方旭大喝一声,身形如电,接连斩出三刀,然而刀影重重,竟似劈出了九刀。顾洵脚下一点,“洗秋寒”挽成一道光圈,将九道刀影都挡在圈外。

  方旭冷哼一声,身形再变,刀势更快了一倍,刹那间挥出一张由百十道刀影结成的刀网,朝顾洵罩去。杨、骆二人只见方旭手腕急翻,即令杨凌的武功修为,也看不清刀势走向,更遑论骆采灵了。

  方旭外号“千刃破浪”,破浪是来形容其刀法沉雄,一刀劈下,必有千斤之力,势破海浪。而千刃则是形容其身法卓绝,每出一刀,似有千刀。“千刃影”与“破浪刀”乃是方旭最为得意的两项绝技,一齐施展开来,果真千军辟易!

  顾洵不敢直撄其锋,身子侧退一步,剑势一变,“洗秋寒”笔直朝刀网刺去。只见他手腕翻转不紧不慢,长剑却挥舞仿佛流水,延绵不断,竟将方旭“千刃影”结成的刀网抽茧剥丝般一层一层全数破解开。

  顾洵这套剑意,乃是华山玉泉观“清风”“流水”“苍松”内三路剑诀中的“流水剑意”,要诣与武当内功颇为相似,旨在轻柔如水延绵不绝。道家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因此水相无常,不论对方如何进招,这套剑法都能依据对方的形势走向,予以抵挡,乃是内三路最佳的防守剑技。

  同时,华山除了内三路三剑之外,尚有外五路五套剑法,分别以华山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南峰落雁、北峰云台、中峰玉女为名,分道:“二十四朝阳孤峰剑”、“十八莲花舍身剑”、“落雁避诏十三剑”“云台险绝六剑”“玉女金针十九剑”。“清风”“流水”“苍松”内三剑分取“变”、“柔”、“健”以驾驭外五剑,五套剑法以三种不同剑意使来,便有各有三种变化,如此一来,剑法可谓千变万化,让人捉摸不透。

  据说华山三剑意与五剑法融会贯通之后,便能修炼华山至高无上的绝世剑法――西岳神剑。

  方旭见顾洵破解了那招“千影刀阵”也不诧异,料他立时便要反攻,长刀撤了刀网,虚晃三下。顾洵果然长剑中宫直进,正是“十八莲花舍身剑”中的一招“中通外直”。

  方旭长刀一挡,右手竟然隐隐发麻,情知对方此刻已然运起华山三剑意中的“苍松剑意”。

  顾洵长剑挥洒起来,劲朗无匹,恍惚间好似年轻了二十岁。“苍松剑意”取的正是一个“健”字。

  李白《古风》有言:“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苍松孤直、坚贞、健朗,绝不同桃李一般婉媚。三国刘桢有诗道:“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方旭长刀与顾洵“洗秋寒”一架,登时觉得力道被对方“苍松剑意”反弹回来,兵刃每一交击,虎口便是一阵剧痛,恰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他不敢再与顾洵比拼内力,长刀游走,只往敌人空隙攻去。

  两人斗了百余招,杨凌看罢,心知顾洵已渐占上风,若能持此势道,不久便能取胜。哪知方旭为人极是悍勇,敌越强己越强,此刻为顾洵紧逼之下,虎吼一声,“千仞影”与“破浪刀”一同发出,千道刀影凝成一刀,直往顾洵剑身上斩去。

  顾洵运起“苍松剑意”有意与方旭拼一拼内家真力,也是“二十四朝阳孤峰剑”中一招“孤峰浩然”刺去。只听“当”的一声,两人胸口均是一震,各自退开三步。

  方旭知道华山三剑意极耗内力,适才两股真力相撞,自己“千刃影”融合的破浪刀劲被对方震得荡然无存,然而顾洵的“苍松剑意”只是被击退,并未击散。

  在杨、骆二人看来,这一招两人不分轩轾,可方旭身当其锋,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虎口剧痛自不消说,“苍剑清风”那股“健”意还将他胸口击得隐隐作痛。功力高下既分,倘若再让对方以华山内三剑剑意,配合外五剑抢攻,自己非败不可。

  然而方旭终究是正值盛年,他自信能与顾洵一较短长的傲气,还在于他的武功内力都处于巅峰时期,即便内力不如,却仍有取胜之机。且“千刃影”易散也易聚,只一吸便缓过气来。他急翻长刀,身形恍如鹰击长空,朝顾洵猛攻过去。

  胜负之数在此一举,毕竟顾洵年事已高,大耗内力之下,胸间气息一时难以转换,竟被方旭逼得连退了几步。方旭若待顾洵缓过这口气,再斗下去必然输多赢少,但如果能在这瞬息奋力猛攻,便能一举反溃“苍剑清风”!

  “糟了!”杨凌见顾洵连连后退,转念一想,便知方才两人比拼内力时,顾洵一口浊气抑在胸口难以抒发。骆采灵也知此时顾洵居于劣势,叫道:“方旭你赖皮,欺负顾伯伯年纪比你大!”

  方旭冷哼一声,手上却不停,顾洵又退三步,脚下正撞到一块岩石。方旭大喜,长刀更是如虹经天,一招“断岩刃”朝对手头顶劈去。他“破浪刀法”亦有五重内劲,乃是“劈荆”、“斩坚”、“断岩”、“碎金”、“破浪”,最高一层“破浪”力道之强,足可劈开海浪。

  顾洵清啸一声,“洗秋寒”划开长刀,往刀身逡巡而上,竟然直逼方旭喉咙!方旭大惊急避,他不知顾洵“流水剑意”不仅可守亦可攻,任你刀法如何严密,水流无孔不入,即便坚如磐石,滴水穿之,足可一击致命!

  得此空挡,顾洵缓过气,叹道:“方兄果然厉害!老朽险些命丧你手。”方旭心知此时再度抢攻,已无意义,旋即持刀凝立,待对方进攻,寻其破绽再予以反击。

  顾洵正欲再攻,却听杨凌忽然开口道:“两位前辈且住!”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