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进攻丹徒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太史慈的身后,长年都背着一张长弓。

  每当有空的时候,都会拿出这张长弓,练习射箭。

  几乎就是百发百中,例无虚发,正是这种长年累月的练习,才让太史慈有一手精湛的箭术。

  在袁耀的话说出来之后,很快便冲着远处的水闸口看了一眼,下一刻身形随之而动。

  手中不知何时,已经多出了一张长弓,单手往后面一抽,一枚箭矢就搭在了弓弦之上。

  在袁耀都还没有看清楚的情况下,那箭矢就已经消失在了太史慈的手上。

  只等下一刻,袁耀的目光再次看向了远处丹徒县的水闸口时,一个看守水闸的士卒身上,已经中了一箭。

  那士卒惨叫一声,直接从水闸架子上跌落到河道之中。

  其他几人见此,更是脸色大变,还想着继续关闭水闸,可下一刻又是一箭。

  另外一人再次中箭,倒在了水闸口上。

  水闸口,一共也就只有四个人看守,这一眨眼的工夫,就死了两个。

  剩下两个,脸色大变,不敢继续留在这里了。

  连忙慌不择路的往后跑去。

  笑话,如果只是死一个,还能够说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纯属是运气好。

  可接连两箭,就将两个人射杀,而且是分毫不差的直接命中要害,一箭毙命。

  这样的精准度和力度,肯定只有箭术高手才能够做到。

  剩下的人又不傻,这水闸口想要关闭,起码还需要数息的时间,可这点时间,足够他们死几回的了。

  他们不想要死在这里,就只能够选择跑路了。

  太史慈射出两箭之后,第三箭还没来得及射出去,看见那些敌军士卒已经跑路了,倒也没有继续射击。

  反正他的目的只是阻止水闸的关闭,那些人都是无辜的,能少杀一个,就少杀一个吧,毕竟都是大汉子民。

  对此,袁耀也没有异议,反而对留有仁慈之心的太史慈高看了一眼。

  “子义将军已经解决了那些看守水闸的人,剩下的人随我全速登陆,尽快夺取丹徒县城。”

  袁耀一挥手,当即命令麾下的将士,准备发起冲锋。

  而他身边,另外两个将领,此刻却是表现的跃跃欲试。

  这二人不是别人,正是刘辟和龚都。

  刘辟和龚都,都是袁耀接管汝南郡的时候,前来投靠他的,袁耀当时也没多想,直接就将刘辟和龚都收为麾下了。

  这两个人,都是汉末黄巾军里面的翘楚,虽然放眼整个汉末三国,在诸多名将之中可能不值一提,但眼下袁耀手中更是缺少人手的时候。

  特别是那种能够冲锋陷阵的武将,比较少。

  所以刘辟和龚都这种二三流的武将,放在他手中,也勉强能够一用。

  更何况,这二人投靠他,带来的也不光是自己那个人,还有麾下的数千黄巾军,以及数万黄巾军的家眷。

  正是因为看重这个,袁耀才将他们收编,并且将他们从一些流寇一样的乌合之众,训练成精锐士卒。

  这二人,袁耀也没有因为整编队伍,就剥夺了他们的身份,而是继续让这二人担任汝南兵的统领。

  如今,这一场大战是汝南兵的第一次登场,刘辟和龚都二人都跃跃欲试,想要在袁耀的面前表现一番。

  只有这样,才能够证明他们黄巾残党的作用,才能够更加得到袁耀的重视。

  “公子,此事刘辟愿为先锋,替公子打下这座县城!”

  在袁耀宣布完之后,刘辟便第一个站出来。

  直接向着袁耀领下了这个任务。

  袁耀看了刘辟一眼,甚至都没有犹豫,便满口恩准了。

  “好,早就想要见识见识刘将军的厉害,今日便由将军你,打头阵,替我拿下这座县城!”

  “末将领命!”

  见袁耀答应了下来,刘辟脸色一喜,急忙行礼,随即也不在这船上呆着了。

  时间紧迫,他们这些船队的人马,要从船上下来,也需要不少的时间,趁着大军还没有完全整顿好,刘辟可以先行带着自己的亲卫,杀到岸上去,先行控制码头。

  只有掌握了码头,船只才可以快速的驶入港口内。

  只要夺取了港口,这种依托港口而建立的县城,几乎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顺水而入,县城的大门都是摆设。

  虽然丹徒县的县城和港口是分开的,但一个以港口为主的城池,掌控了港口,就掌控了话语权,至于那县城有没有都是一样的。

  刘辟带着自己的亲卫几十人,快步上了小舟,乘坐小舟速度极快的就上了岸,然后几步冲到了那水闸附近,操着自己的大刀,就开始了勇猛的冲锋。

  没多久,便将水闸附近的敌军扫了个干净。

  之所以这般轻松简单,最主要的也是刚才太史慈的那几次射击,早已经把对手吓破胆了。

  这驻扎在港口上的几十人,甚至都没有与袁耀大军交战的勇气,直接就跑路了。

  等消息传到了县城内,城中守军姗姗来迟的时候,整个港口,已经大半落入了刘辟的手中。

  负责在丹徒县镇守的乃是孙策麾下一员小将,名为徐盛。

  徐盛与邓当不一样,邓当很早就跟了孙策,而徐盛是去年才刚刚投靠了孙策,徐盛本就是青州人,早年家乡遭遇了战乱,导致被迫背井离乡,搬迁到了吴县居住。

  去年孙策回到了江东,打算自立门户之后,便在江东一带招兵买马,募集人手,徐盛便是在这个时候投靠了孙策。

  因为徐盛投靠孙策的时候,已经在吴郡有些名望,加之有不俗的武艺,孙策对其颇为器重,委任其为丹徒县尉,统管一县之兵马。

  徐盛也颇为感激,镇守丹徒这一年内,将丹徒的宵小之辈,逐一肃清。

  此番孙策带兵出征,徐盛也没有掉以轻心,派人修缮水道,设置闸口,本以为万无一失,可没想到,袁耀的大军来的太快,他的水闸还未发挥作用,就被攻破了。

  眼下带着八百人马急匆匆的赶来,看见港口乱作一团,徐盛也是急的哇哇大叫,不言分说,立刻带着人加入了战斗之中。

  想要依靠区区八百人,抵抗袁耀的万人大军。<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