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来日与公,会猎江东

  我给玄德当主公正文卷第四百四十章来日与公,会猎江东<b>最新网址:</b>刘俭帅帐前的一辆马车上,夏侯惇的尸体被安置其上,由于尸体进行了特殊处理,故而还勉强保持着没有发臭的状态,但是以古人的技术来说,怕是也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了。</p>

  刘俭仔细的打量着夏侯惇的面容,看着这位历史上的曹魏大将军……</p>

  少时,便听他轻叹口气。</p>

  “可怜也算是一代人杰,居然落到了这般下场。”</p>

  站在刘俭身后的贾诩闻言,挑了挑眉毛没吱声。</p>

  倒是另外一边的张飞很是不解,询问道:</p>

  “主公昔日又不曾认识这个人,为何此时竟说他死了可惜?”</p>

  “而且此人声名不显,并非什么豪杰之士,俺原先就从没听过夏侯惇这个名字,兄长怎知他是人杰?”</p>

  刘俭命人用白布将夏侯惇的脸遮上。</p>

  “翼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这大争之世,有很多你不知道名字的英雄豪杰,或许在成名之前就已经陨落了。”</p>

  “咱们兄弟是运气好,才能闯下这么一番天地,声名响彻天下。”</p>

  “但事实上,大浪淘沙,这天下间,又有几个人能像咱们兄弟一样幸运?”</p>

  “或许有些人是有真本事的,但他们终归会因为这样或是那样的原因,在未出名前就陨落于世,从此不为外人所知。”</p>

  张飞听了这话,似乎有所了然。</p>

  但是对于世事多变这件事儿,张飞终归还是没有刘俭理解的透彻。</p>

  他也没法站在刘俭的高度去考虑这个。</p>

  不只是张飞,全天下的,都理解不了刘俭此刻的心境。</p>

  “来人啊,为我取笔和纸来,我要给曹操修书一封。”</p>

  “另外,命工匠连夜打造一份上好的棺木……将夏侯惇的尸体装入其中,为其修饰身体,与我的书信一并给曹操送过去。”</p>

  “诺!”</p>

  刘俭转头看向车上死去的夏侯惇,心中默念:</p>

  “这一世,是我断送了你本该青云直上的前程,一口上好的棺木,算是表表歉意吧。”</p>

  ……</p>

  ……</p>

  夏侯惇的尸体和刘俭的亲笔信,第二日,由河北使者一并送到了曹操屯兵之地。</p>

  曹操此时正因为夏侯惇的死而感到悲哀。</p>

  待看到其尸身之后,一瞬之间,曹操是更加的悲从中来。</p>

  其余诸将看到夏侯惇的尸体,也都是非常伤心。</p>

  特别是曹氏与夏侯氏中人,很多都感慨落泪。</p>

  毕竟,夏侯惇平日里在军中人缘甚佳。</p>

  看到刘俭为夏侯惇打造的棺木,还有夏侯惇被擦洗干净的尸体,曹操心中也颇为感慨。</p>

  虽为敌手,但他终归是个仁义之人。</p>

  不过也算是曹操有志气,不在使者面前表现出过分悲重的模样。</p>

  任凭别人哭,他坚决也不能哭。他不能当着刘俭使者的面露出软弱之情。</p>

  最后,那使者当着曹操与诸将的面,言简意赅的说出了夏侯惇在战场上的死亡经过。</p>

  众人听完,心中皆恍然,原来夏侯惇是不想被敌所擒而自杀的……</p>

  以刘俭的角度而言,他的是使者没必要撒谎。</p>

  而且夏侯惇脖子上的伤口就在那摆着,角度清晰,在场的都是久经沙场的军人,自然能够看出个中端倪。</p>

  曹操当着众人的面,命人将夏侯惇的尸体送回淮南予以厚葬。</p>

  他本人则是拆开了刘俭的信。</p>

  这一看之下,曹操的脸色顿时就变了。</p>

  他的表情既惊呀还有点扭曲,甚至比刚看到夏侯惇的尸体时神色还要不愉。</p>

  随后,曹操调整了一下情绪,笑着看向那名使者。</p>

  “回去告诉你家左将军,就说他的信,曹某已经收到了。”</p>

  “我曹操不惧任何人的威胁,就算是威震天下的左将军也一样。”</p>

  “我曹操静等左将军前来指教。”</p>

  那使者并没有露出什么异样的神色。</p>

  “曹公之言,我定然会转达给我家左将军,若无其他要事,则末吏告辞了。”</p>

  曹操也不留他:“来人啊,送客!”</p>

  将那使者送出去之后,典韦气冲冲的对曹操说道:“明公,为何不杀了这个人,为夏侯司马报仇?”</p>

  曹操颇为忧愁的摁了摁眼睛和太阳穴。</p>

  “若他果然是杀死元让之人,我必诛之,只是他不过是刘俭的一个送信使者,纵然是杀了他,又有什么意义呢?徒为天下人所笑尔。”</p>

  戏志才对典韦道:“典司马,刘俭此人有雄才大略,而且其人善于用兵并调动兵马士气。”</p>

  “我等若是杀了他的使者,刘德然必以此为借口鼓舞三军,强攻我大营,”</p>

  “彼方士气正盛,若是以此为借口使三军猛攻之,我等何以为屏也?”</p>

  典韦勇则勇,但在战略这方面实在还是差的不少。</p>

  听了戏志才的话之后,他也就没什么多说的。</p>

  戏志才又转头看向脸色不快的曹操。</p>

  “明公,刘俭那封信上到底写了什么?主公为何如此?”</p>

  曹操扫了一眼旁边的典韦,挥挥手,示意他先下去。</p>

  典韦随即领命,到帅帐外候着去了。</p>

  典韦出去了之后,曹操方才把那封信交给了戏志才。</p>

  “志才呀,刘俭这个人真是野心勃勃啊。”</p>

  戏志才接过了曹操递过来的信,仔细的看着。</p>

  刘俭的那封书信上的内容非常简单,只有聊聊数句而已。</p>

  “近者为天下伐罪,旌麾北疆,异族束手,待北地平复,尽灭诸雄,十年之内,当治雄兵百万众,方与孟德会猎江东!”</p>

  看了刘俭这封霸道十足的信,戏志才不由感觉自己眼皮子“砰砰”直跳。</p>

  这得是多牛逼,多自信的人才敢说出这句话呀。</p>

  戏志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p>

  “这刘德然果然如同明公平日里所言,志向高远,远非普通人所能及也。”</p>

  曹操陷入了沉思之中。</p>

  虽然刘俭的信中威胁之意甚深,但是曹操心中不知为何,竟还是与他产生了几分共鸣感。</p>

  说实话,他现在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p>

  他并不因为这封信而生刘俭的气,他也不恨刘俭。</p>

  相反,曹操现在心中反倒是非常羡慕刘俭。</p>

  或许他做梦都想像刘俭一样,能够在这个位置上写出这样一封信来。</p>

  “大丈夫生当为刘德然,方不负此生啊!”</p>

  曹操沉思了半晌,最终感慨的说了这么一句话。</p>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于禁匆匆忙忙的来到了帅帐外,对曹操道:“末吏于禁,求见主公。”</p>

  “末吏有紧急要事向主公禀报。”</p>

  “何事?”</p>

  “明公,袁术暗中在东郡调兵遣将,如今又与寿春诸望族暗中联合,里应外合出兵攻去淮南,如今其兵马已至豫州之地,汝南诸县望风而降,九江郡亦危在旦夕!”</p>

  于禁的这番话,让曹操和戏志才面色大变。</p>

  曹操愣了半晌,突然大笑:“好啊,好啊……这是曹某的疏忽,小瞧了他,袁公路,你倒是终于办出一件让曹某瞧得起的事儿了……”</p>

  “原来这半年时间,你一直是在装病啊,厉害啊厉害,看,这才不愧为袁家子孙。。”</p>

  戏志才道:“明公,江淮和豫州之地,乃吾等之基业,主公需用九江和庐江为踏板,攻略江东,割据东南……若被袁术复占,则大为不妙。”</p>

  曹操抬起手,阻挡住了戏志才的话头。</p>

  “志才不用过于忧心,袁公路的本领,我多少还是了解一二。”</p>

  “他此番确实会给咱们造成麻烦,但是说让咱们陷入绝地,他却没有那番本事。”</p>

  “这袁公路起兵虽然是一个大患,但对我们也有一些好处。”</p>

  戏志才乃是智者,他自然明白曹操想说的事是什么。</p>

  “明公是想说,如此我们就可以禀明袁绍,言明江淮有乱,需作速回兵,不能继续待在这里,为他继续与刘俭作战了。”</p>

  “而且明公原先占据九江之时,淮南的当地望族到底是否真心归附于明公,明公不得而知。”</p>

  “纵然想在当中找出不利于明公的家族,却也没有痕迹可寻。”</p>

  “但是这一次,袁术率兵去了淮南,那些暗中支持他的家族就会统统跳出来。”</p>

  “这可是明公将他们全部扫平,在淮南彻底树立威信的大好时机呀!!”</p>

  曹操闻言表示赞同:“正是如此,所以说,这倒也未必是一件坏事。”</p>

  “只是袁本初那里,还需要一名能言善辩之士去替曹某解释一下。”</p>

  “就让吕子衡去吧,相信子衡一定能说服袁绍。”</p>

  “吕子衡从张邈处往回返,如今尚未抵达,想来走的是乡野小路,不如还是由末吏去吧。”</p>

  曹操闻言一愣。</p>

  “那就只能如此了,有劳志才代曹某与本初说此件之事。”</p>

  <b>最新网址:</b> </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