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蛛丝马迹 3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是。就是我干的。我嫌他们碍我的事,走在街上挺麻烦的,还向我要一种什么证件,我没有证件,只好把他们弄死喽。

  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吴谦说:现在全保定都在传说,这事是抗日救国会做的,救国会的人也这么说。耀明也看过街上贴的标语,就问这是个什么组织。吴谦说就是地下党,是吕司令的人。耀明说你说清楚点,什么吕司令。吴谦说就是八路军的吕正操司令,是他的人。耀明说这就对了。

  耀明想,吕正操的人替我顶这个名,真正是求之不得哩。这样我就可以藏在暗处,不显山不露水地收拾日本人了,也替八路军办件好事吧。耀明问吴谦,是否认识救国会的人。吴谦说也可能认识,前些天还有救国会的人向他策反来着,不知是不是真的,还有待核实。耀明说你是够有心机的。吴谦说没办法呀,我一个穷酸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能惹得起谁嘛,还不是在夹缝之中求生存。耀明点点头:行,你还算说了句真话。那么,你要想在我这求生存,嘴巴就给我封严实点,一旦我发现你在外边胡说八道,你看见那些日本兵了吧,就是你的榜样。

  吴谦连忙点头说不敢乱说不敢乱说。耀明说那你就先回去吧,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你可要脑子清楚点,你的一举一动,我都能看得到,不信,你来看。

  说着,耀明打开掌心屏,让吴谦过来看。吴谦凑过脑袋一看,登时就吓傻了,只见档案室里乱了套,他的那个顶头上司,日本人多田一郎,正在院子里发威,几个日本兵端着大枪,满处搜查。

  吴谦吓得面如土色,说话都打起了哆嗦:这,这我可不敢回去了。耀明说你别怕,我把他们弄开。话音未落,就见多田和那几个正在搜查的日本兵,腰间爆开了花,顿时,不大的小院子里,一片血肉模糊。吴谦惊愕地看了看耀明:真是你干的,你是人是鬼呀。耀明说当然是人,不过,在魔鬼面前,我就是真的魔鬼。你回去吧,谁要找你的麻烦,我替你收拾他。吴谦战战兢兢地走了。

  耀明这才展开那箱宝贝资料,细细地看起来。这一箱子资料,真正翻看起来,有用的也不多,耀明用了一天时间,就把这堆看似丰富的材料,通览了一遍。一箱子的纸片翻过去,脑子里空空如也,好像什么都没有。从纸上获得的信息,也就是吴谦嘴里说过的那几句。

  这些资料,多是一些地方小报,和一些小的说唱节目,大都是拿李书豪开涮的三流文人瞎编的。可能,李书豪在位的时候,没有重视他们,或许,也真有过以势压人之举,得罪了这帮笔杆子。等李书豪失势,他们就一拥而出,拿李书豪说事儿,成了他们说唱节目的活靶子。这些作品中的李书豪,简直就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傻帽儿,傻到了等着别人来活捉,也不肯早一点顺应潮流;傻到了嘴巴子抽到了脸上,还在琢磨人家为什么要打我呀?

  耀明对这类文艺作品不屑一顾,他几乎没有认真看这些作品的内容,因为里面没有他想要的东西,李书豪是聪明是傻,与耀明没有多大关系。有关系的是,现在李书豪是不是还活着,如果活着,他在哪里。如果死了,他的家眷们在哪里。特别是,他儿子在哪里。这才是李耀明想要的东西。可惜,没有。一点都没有。

  从武昌首义到现在,也有近三十年了,自己那个见过一次面的第十九辈祖宗,应该年近四十,正在中年阶段。耀明这么推算着,李书豪七十多岁,在这个年代,属于高寿,很可能不在了吧。

  唉,这真比破什么案子都难啊。耀明望着一堆形同废纸的资料,气就不打一处来。倒是有一则报道上写着,原保定知府李书豪,近日获释,拟回归故里。也就是说,他有可能回了苏州老家。但吴谦说的另一个情况,是耀明最担心的,就是在李书豪坐监狱的这十多年,他的家眷也就是耀明的第十九辈祖宗,流落到哪里去了。耀明没好气地把一堆没用的资料扒拉到一边。一个人来到外面透透空气。

  耀明落脚的这个村子,名叫南大冉。属于冉庄系列。耀明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娱乐视频中,看过以这个村子为原型的故事,农民们用挖地洞的方式,和日本人作战。不过,现在这里还没有开始干这件事。耀明看到,村子里也有了类似城里的那些标语,说明这里的抗日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这些标语一律把日本兵突遇横祸,归结为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这是侵略者的必然下场。如果日本兵胆敢继续胡作非为,等着他们的只有更加惨重的失败。

  这个说法,耀明十分认可。村里的百姓也在兴高采烈地议论保定城里发生的怪事,说起鬼子挨炸来,最是令人开怀大笑。耀明也凑近人群听了一会儿,讲说的人各执一词,有几个人讲,就有几个版本。看来都属于道听途说,没有几个真正在现场的,更没有人把这个作法的人说出来。耀明对这个效果十分满意。有种做好事不留姓名,施恩不望报的大侠气度。

  在村子里转悠了半天,耀明并没有引起怀疑,他是一副地道的农民打扮,也不多说话,在村子里就没有引起注意。不过,耀明还是轧出了苗头,这个村子里,就有抗日救国会的人,甚至,也可能就是一个堡垒村。这令耀明又感到不安,说不定哪一刻,村里就会有人来找他。找祖宗的事搁浅了,可是想找到耀明的人却大有人在。自己在保定城弄出了那么大的动响,不可能不被注意,不被查询的。

  所以,耀明决定先不回住处,再到城里去一趟吧。

  这次进城,耀明就有的可找了,他先是找到了第一天过夜的那个小院,那个做夜间生意的女主人还在。她见了耀明,就十分熟稔地打着招呼。耀明说不好意思,还要打扰您。女主人说打扰吧,反正晚上我也不在家。耀明说这就正好,反正白天我也不在家。

  女主人正在休息,她白天攒足了精神头,不知道晚上出去做什么生意。她告诉耀明,这两天城里乱套了,日本人个个都吓破了胆,都不敢端着大枪了,生怕这大枪哪时候就爆炸,把自己给炸了。救国会的人也敢出来,公开和日本人叫板,这几天就打死了好几个日本兵,都不用枪,拿木头棍子砸死的。因为日本兵手里的枪也不顶用了,他们不敢握着枪托,只敢把枪倒过来拎着,就和拎了条烧火棍一样。真打起来,就不如直接拿条大棍子好使。

  这倒是个新情况。耀明没想到,自己稍微使用了一点小手段,竟然可以造成这样恐怖效果。女主人还告诉耀明,现在日本兵的腰里都不敢挂手雷了,他们把手雷集中到一起,让一个抓来的中国人替他们背着,等有了情况,再拿起来使用。反正日本人是够闹心的,这些拿来打别人的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自我爆炸,这谁能受得了哇。耀明说也对呀,你光知道打别人了,就不知道别人也会掉过头来给你一下子呢。女主人说是啊,老百姓都这么说哩。也该让小鬼子尝尝挨炸的滋味喽。

  女主人讲说了一阵,就有点犯困,耀明就告辞出来。沿着老城墙去查看,见城上执勤的鬼子兵,果真都把大枪倒着拎在手里,像拎烧火棍一样,而且那枪托子也离开脚跟远远的。样子十分怪异。在城墙上站岗,就这么拎着大枪,四不像。看到这个场景,耀明就琢磨着再增添一个节目。

  他要制造一种效果,让这枪在中国人手里,就可以正常使用,到了日本人手里就爆炸。要制造出这个效果,就必须有人去日本人手中抢枪。这可不是说着玩的,在日本人占领的地区,敢公开从日本兵手里抢枪,是要掉脑袋的事。但是,耀明就能制造出这个效果来,现在,耀明就要找到那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耀明想,要找到救国会的人,就容易多了,可是,他现在又不想现身,找祖宗的事,八字还没一撇,现在就陷进打鬼子的事中去,就不好抽身了。于是,耀明就没找吴谦去,他要自己发展几个敢死队员。从书本上,耀明了解到,这个地方的人们是相当豪迈的,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为国捐躯,抵抗外侮,不乏热血男儿。耀明顺着老城根儿溜Q,一路上就经了心。

  行至城墙拐弯处,在一株巨大的柳树下,几个赤膊大汉,正在边喝茶边吹牛。这是一个小茶摊儿,几个小板凳,一个破桌子,一个煤球炉子上,坐着吱吱叫的水壶。几个膀大腰粗的汉子,围着小破桌子,周围散乱地停放着几辆人力车。耀明完全是一副农民打扮,与这些城里的体力劳动者比起来,只显得更土气,不会引起特别注意来。<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