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官大脾气长 3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这是一个温柔午后的故事。午后的故事一直延续到傍晚,才在校长办公室旁边挎着的寝室里落下帷幕。据后来人们的回忆,这期间校长很是疯狂了一痛哩,所以也可以说物有所值,不虚此行。又据说,在午后的现场进行时,就有好事者旁听了整个过程。听窗根本是一项上不得台面的业余爱好,却十分的有市场,也不好说有什么不好。何况是这么两个新闻人物的窗根哩,大有听头。

  于是,在那个温柔午后之后,就有一些新的猛料,加入到有关校长和丽娜的传说中来,其中比较能说得出口的,是两人的昵称:小老鼠和小花猫。此后,人们再提及此事,就不再说校长如之何,而代之以小老鼠如之何了。校长变成了老鼠。

  温柔午后之后,小老鼠和小花猫的故事,就算进行到底了。校长豁出去,什么都不在乎,而且,背后的靠山又是如此之坚硬,苏州地面上没人能拿他如之何。人们在热烈地议论,热切地期盼出事,却没有等来期待中好看的人间活剧,也就渐渐失去了兴趣。有几个声言要辞职另谋高就的老师,真的卷铺盖走了人,大多数的人,也只能凑合着继续赖在姑苏大学。开学日期确实被推后了,却也并无大碍,无非是晚上了几天课吧。开学还是开学了,上课也照常地上课。一阵沸沸扬扬之后,重归安安静静。

  人们也比较承认现实。他们不知道这个突然就大红大紫的李校长,究竟是交了什么好运,他背后的靠山到底是个啥,他怎么就能得到皇上的加封,所以,本着息事宁人,都不再试图和他较真,惹不起,躲,总还是躲得起。至于那个丽娜小姐,还真是以学生的身份,当真地在学校里听课。她也住在学生宿舍里,并没有直接住进校长办公室旁边挎着的寝室,她也在学生食堂里打饭,并没有和校长一起吃小灶。同学们发现,这个丽娜的天资并不比任何人差,甚至还可以说很高,她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是前排的。同学和老师们都开始接纳她了。

  本来,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可是,李校长却不甘心,他忘不了刚刚平息的风波中,那些起哄的,那些与他做对的,那些想把他揿翻的人们。在李校长看来,只要这些人还在,他的这件事,迟早还是个事,不会就此风平浪静,偃旗息鼓,拉倒没事。李校长要有点动作,以根绝后患。

  这就是菜鸟政治家的短板,典型的没事找抽型。李校长开始了他的秋后算账,那几个编排过他的,颇有些文才的老师,是第一批倒霉蛋。因言获罪,这是中国文人的悲哀,也是他们无法摆脱的宿命。他们总是那么地充满了表现欲,总怕自己掌握的那点儿文化水儿派不上用场,总怕别人把自己当成哑巴卖掉,总怕不能在人前背成为焦点,就是不怕,这从嘴里说出来的话,其实就等于插在脑袋上的标牌。这种标牌,极少能给人招来好运。

  校长先是在大会小会上不点名地批判,说有些人嘛,这张臭嘴欠得很,没事喜欢编排个人,显示自己那点小聪明,殊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你以为你很聪明,依我看呢,你就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傻瓜。

  这样点了几次,就有几个倒霉蛋被停了课,到后勤打扫卫生,管厕所去了。开始,人们以为这只不过是暂时的,聊出一口恶气而已。也是,谁让你们嘴欠哩。其实,人们普遍都不喜欢嘴欠的人,刺儿头,能耐梗,这种人吃点苦头也没什么不好。可是人们不知道,这仅仅是校长整人的开始。

  那几个倒霉蛋在打扫了一阵厕所之后,就被以某种名义开除掉了。这就是个大动作,震慑了全校所有的人。人们觉得校长有些过了,开始时对嘴欠之人挨整的快意,也倏然消失,转而变成对自身命运的担忧。人们见了校长,皆面有惧色,说话的音调都有些发颤,透着无限的巴结之意。校长颇为得意,首战告捷嘛,杀一儆百嘛,哈。

  继而,有几个校董又被停了职,同时又开除了几个喜欢多嘴的学生。一时间学校里的空气分外紧张,人人自危,不知道厄运何时降临到自己头上。后来,这几个校董也被弄了出去,从学校里消失掉。李校长在往外边轰人的同时,又招进来一批人,填补空缺。岂知,此时社会面大凡有点头脸的学者,悉数被各大学吸纳,所剩者,都是过了筛子剩下的,没人要的。李校长顾不了这许多,坚持他们上岗,一时学校大哗,积压了多日的火山,终于爆发。

  有几个新锐派的学生,率先打出驱李大旗,他们的口号是:驱逐色狼校长,还我美好姑苏。书豪不死,天理难容。此口号一经打出来,立刻引起广泛的共鸣。那些被李书豪赶走的老师和校董,都加盟了其他新建的大学,他们本就憋着一口恶气,此刻一并迸发出来,在江南数省,立即卷起一股“倒李”狂潮。姑苏大学的教职工和学生们,更是集体罢课,声言李书豪不滚蛋,我们决不复课。

  事情一下子就闹到了不可收拾。李书豪也不过是个新近暴发的幸运儿,他何尝见过这个阵势,一时间就彻底麻爪,乱了方寸,没了主张。整天龟缩在校长室里不敢出来。在这个学校里,校长没有一个亲近之人,就是说没有一个亲信,所以,一旦他遇到事体,也没有一个人出来保他。倒是那个被他窝囊了一顿的老丈人和大舅子,此刻站了出来,护卫在校长室门外,极力劝说一拨又一拨赶来的人们,怕他们一失手,把这个货给修理出个好歹来,让那祖奶奶守了寡,便如何是好哩。

  一直在一旁冷眼旁观的郁青,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他找不到耀明,耀明在英国,要联系上耀明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比较起来,还是找光绪皇帝更容易些。打定主意后,郁青就带上了相关的证据,启程赶往北京,见皇帝去也。经过近半个月的鞍马劳顿通报程序,郁青终于见到了皇上。

  此时的光绪帝,早不是当初的模样。他甚至比那个小人得志的李书豪还牛某了些。这主要是因为,耀明应他之邀,总算把那个老不死的老佛爷,砸了个高位截瘫,半不省人事地成了植物人。那个过程,光绪什么时候想起来,就偷着乐上一阵子。

  是日,光绪按照规矩,前往颐和园向老佛爷汇报工作,在叫了一通亲爸爸老祖宗之后,总算从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上,见到了一丝笑意,光绪心里这才稍微舒缓了一点。按照和耀明的约定,此时光绪务必要把老东西从屋里赚出来,以便那块天外飞来的石头,准确地击中她的后腰。

  光绪趴在地上,别有用心地把外面的湖光山色称赞了一番,慈禧也是一时兴起,就让猴崽子们扶她,到大石舫去转转。光绪点头哈腰地在前面引路,出了长廊,为老佛爷选了一处有阳光的所在,又支开旁边的宫女太监们,一个人陪老佛爷吟诗答对儿地寻开心。慈禧心情大好,也提着毛笔写了句什么,光绪正待上前观看,就在这时,突然从天外飞来两块巨石,光绪一下子就被拍进了湖里,慈禧身上也挨了一下子,只听她哎呦了一声,就蹲坐在地上。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把在场的宫女太监们都吓得半死了。光绪一下子被拍进了湖底,老半天才漂上来,小脸儿煞白,跟死人一样。慈禧倒没什么,坐在地上指手画脚地还在指挥,等到光绪被人捞上来,这位老老佛爷才想到要站起来。

  这一往起站,可不得了,慈禧顿时像杀猪般一声怪嚎,太监们再往起拉时,就见老佛爷彻底晕菜了,不省人事,下半截身子,像霜打了的茄子,软软地拖在地上,与整个人没有任何关系似的。

  从此,慈禧太后就不会动弹了,大小便失禁,她那华丽的寝宫里,饶是宫女太监穿梭如过江之鲫,还不停地焚烧着椒兰桂蕨,也压不住臭屎骚尿的气味扑鼻。光绪也虚情假意地在一旁服侍了几天,主要是看看,这一石头是否完美达成了预期的效果。几天过去,渐渐地水落石出,老佛爷真的完戏了,主要是不会说话了,那张老破嘴,干努劲,就是不出声,一旁的亲信大臣们,也不好妄加揣测,光绪见势,就一把夺过大权,把大臣们轰出寝宫,从此,没有皇帝的允许,任何人不准干扰老佛爷的休息,彻底夺权亲政了。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