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琼芳的反思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在小岛上住了五天,琼芳基本恢复正常,口中不再絮絮叨叨,眼神也不再死盯着一个点,大体随上了正常人的大流。李春这几天也连续奋战,正经在琼芳身上卖了把子力气,把她鼓捣得通体舒服。

  一场风波就过去了。

  回到琼花洲,琼芳说你们俩要想办案,就出去吧,我想一个人过一段。二侠知道她这是刚受了刺激,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就没当回事,出去云游了。

  琼芳支开了二侠,就要忙一些自己的事情。她最牵挂的是两个侄子。这两个侄子,琼芳一向视为己出,最是喜爱关心,从年龄上,也不比琼芳小很多,琼芳小时候,就是和他们一起长大的,是他们的大姐样人物。这次家里出现如此巨大的变故,到现在,琼芳还没有和侄子们交流过,不知道此事对他们究竟造成了何等的冲击。

  两个侄子都回校上学去了。琼芳也没有惊动校方,就一个人找到他们的学校,悄悄把侄子叫出来,在外面见面。两个侄子是双胞胎,大的小楚英,小的小楚雄,相关半小时。这两个大小伙子,都已长成了个子,骨架子大得如同成年的壮汉一般。从相貌上,他们与琼芳更相似,让人一见之下就有种莫名的亲切之感,联想到血脉相连,血浓于水一类的话题。

  现在,楚英和楚雄都面临着毕业,马上就是成人了,家中的变故,不可能不对他们产生影响。在一间饭店里坐定后,琼芳问他们,心情怎么样,有什么要求没有。楚英说没什么,我们的路,我我们自己走呗。楚雄也说,姑姑不用担心,我们不会有什么的,我爸的事,早就传得人人皆知了,影响不好,也早就不好了。如果说影响不好,那以前的影响是真的不好,现在,我爸那什么了,影响倒好了起来。楚英说:是啊,过去同学们都管我们叫恶霸的儿子,现在没人这么说了。

  听了侄子们这么说,琼芳心里感到了一丝宽慰,孩子们大了,也懂得事理,就说:你们能有这个态度,我就放心了。你爸走到这一步,姑姑也有责任,是我给他找出来的这个职位,他一下子就登了天,地位变化太大,自己都适应不好,把握不住,才走到今天,我有责任,我也有罪。

  楚英说:姑姑您不用自责了,我们俩都想好了,毕业后,我们自己去谋职业,不用姑姑您操心了。楚雄也表示了同样的态度。琼芳说,自己谋职可不容易啊。这可是不说话那么容易的。楚雄说:李春的妹妹小雪都能自己谋职,我们为什么不能呢。琼芳点了点头,的确,小雪在曼哈小镇的事迹,现在已成了青年们励志的最好教材,成了青春偶像。来之前,琼芳还担心这两个侄子不能正确对待父亲的事,担心他们记恨自己,并进而记恨李春,现在看来,自己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孩子们的是非观念很准确。

  临别,琼芳还地给了侄子们一笔钱,两个侄子还当真的和她推让了一番,琼芳有些生气了,他们才勉强收下。告别了侄子,琼芳禁不住又是流了一些眼泪,毕竟,孩子们是无辜的,父亲的阴影,将无可避免地伴随他们终生,到什么时候说起来,都是个污点。看来自己对哥哥的报恩,真的把他送上了不归之路。想到此,琼芳更是对李春的育儿理念感到理解了。

  回到琼花洲,琼芳认真地反思了哥哥这件事,怎么想,都是自己害了他。

  楚西贤走到逼死人命这一步,绝不是偶然的。此前,楚西贤横行乡里的事,就不断传到琼芳和李春这里来,有的是从民间传过来的,有的是春风的人们善意的提醒,还有的是行政方面的暗示,这一切消息,无不彰显着一个事实,楚西贤有了钱之后,并没干什么好事,他正在变坏,而且,已经有些不像话了。

  最早的一件事,是楚西贤和邻居楚三家的冲突。这个事情,琼芳可谓知道得一清二楚。楚三家与楚西贤家是邻居,在琼芳小时候,两家是近邻,也是乡里的两大家族,孩子们不懂事,就在一起玩闹,可是大人之间却一直在较劲。

  楚三家的兄弟们多,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人强马壮的样子,不像楚西贤家,只有兄妹二人,势力上显得弱。楚三的父亲在琼芳的父亲面前,就常常表现得十分牛某,仗着孩子们多,时常就给琼芳家出一些难题,比如,把垃圾倒在靠近琼芳家门前,让孩子们结伙地找茬打架,而大人出来拉偏架,把责任都推到楚西贤身上,让他在外面挨了打,还要在家里挨打。

  这些都是小事,比较令琼芳父亲难以承受的是,楚三家莫名其妙地就把房顶向上长了三尺,他们家人多,力量大,能请动的人也多,用了几十台千斤顶,生生把房顶抬高,加了砖瓦。在乡下,房子多么高,这是有讲究的,尤其不可以的,是比邻居高一截,这叫压人一头。

  楚三家的房顶,像压在琼芳父亲心头的一块大石头,搬也搬不走,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由此,琼芳父亲就患上了抑郁症,从此不爱说话了,也不会笑了,整个人跟死了没有多少区别。

  原本以为,楚三家这一头,就要永远压住楚西贤家了。楚三家的两个女儿,嫁的都是本地有名的财主,五个儿子也都成年,成家之后,仿照截老宅的样子,盖起了一溜水的新房,不用说,都比楚西贤家的房子高一头。压死你。而楚西贤结婚很早,孩子也老大不小了,琼芳更是不着调,上学一点出息都没有,整天舞枪弄棒的,练那些没用的武术,眼看着也找不到个好人家。大局已定,楚西贤这辈子也不用想翻身了。

  可谁知道,琼芳一下子就攀上了李春这棵大树,在李春那里十分得宠,几乎说一不二的程度,春风的事业蓬勃开展,迅速蔓延到了世界各地。等到荆楚这里也成立了春风的分公司,琼芳就说动李春,让哥哥当了这个公司的经理。

  这一下,楚西贤就一个跟头翻到了云彩里,顿时身价百倍。那段时光,琼芳想起来就提气,娘家的那几间小屋,车水马龙,冠盖相随,整天就跟赶集似的,人来车往,热门非凡。父亲的抑郁症也好了,哥哥也成了这一带有权有势的大人物,真是摇身一变成神仙了。回头再看楚三家,无非就是凭借劳动力多一点,多盖了几间房子吧。不值一谈。

  依照琼芳的意思,就不要再和楚三家计较,现在,两家明显不在一个层面上,一个春风大员和一个平民百姓计较个什么劲嘛。可是楚西贤不这么想,他可能是直接承受楚三家的压力太久,一定要把楚三扳倒才解恨。楚西贤管这叫做:在哪儿摔倒的,在哪儿爬起来。

  楚西贤的做法也损了点儿,他把环绕楚三家的一切宅院,统统买了下来,四面包围着楚三家,连道路也买了下来,楚三家低头抬头都要看楚西贤的脸色,出门入门都要过楚西贤家的道路。楚西贤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憋死你。楚三早就服了软,登门找楚西贤谈判,承认错误,想把宅院卖给楚西贤,就此两清。可楚西贤不。没那么便宜,想当年你们怎么窝囊老子来着,现在老子也要怎么消遣你们。

  楚三一家人被楚西贤整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就来找琼芳。琼芳也劝哥哥,得饶人处且饶人,我们现在何必跟他们计较这些呢。楚西贤还不觉得解气,当然也不肯让步。后来,楚三举家迁走,到外乡另谋生路去了。这就叫惹不起躲得起。谁知楚西贤却千里追踪,楚三一家人走到哪儿,他就把话放一哪儿,谁都不许接纳他们,不许雇用他们。

  楚西贤不是平常人物啊,远近无人不知,更何况楚西贤和李春还有一层特殊关系,人们谁吃饱了没事,招惹他哩。于是,就断了楚三一家的生路,迫使他们不得不回到故乡来。楚西贤就把他们一家都收容到自己的庄园里了,说白了,就是给他当帮工,或奴隶。时间长了,楚西贤就有意调戏楚三家的几个儿媳,并且故意让事情败露,做给他们看。这些事,琼芳都知道,也都看在眼里,却没有出面制止,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也不用说,琼芳自己对楚三家也有气。

  到楚西贤逼死人命事件之前,也就是两年前,楚三家已被他折腾得完全散架了,几个儿子的老婆,都跑了,不跟着楚三家受这份活罪。幸亏楚西贤出了大事,总算收敛了一些气焰,楚三家的日子才勉强过得去。

  琼芳反思着哥哥的这些劣迹,从中也找出了自己的阴影。放纵,在有了能力的时候,稍微的放纵,就会酿成大祸,也为自己日后的悲剧埋下祸根。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