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借问来去路,见势观远悉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天高水云淡,青鸾鉴路蹊。

  玄牝履重尉,坐叹天下熙。

  仲春之行,青青河边,润雨未退,青芽已渐渐露出,绵绵细雨不断打在少年的身上,身着破旧却别有一番意境。少年手执细柳,慢慢地驱赶牛羊,全然不顾柔绵已染透衣裳,悠然踱步于苍茫之间,远远望去,身起朦胧白烟,身置画中,仅无牧笛相助,但见天人于一。

  歌声轻而飘摇,音轻而入霄,似楚王之紫腰,桓公之琼瑶。此情此景仅一老翁闻见,心得其天地感悟,不顾身老疾固,往见天人。

  “天玄云幽重,青鸾未辫蹊。玄牝未如道,何羡天下?”少年微微一愣,未曾想到如此时节,竟有行人匆匆,见是老翁,让于一侧,揖手躬拜,请翁交谈。

  “公见笑,尝未曾见此天地之灵,不过偶然叹息。”

  “年少悠然见享道,叹天下终未尽也!”翁未曾想年少青葱,竟有此等意境,亦拱手。

  老翁并未穿什么蓑衣,显然是未料春雨不期而至。少年见此,拿出放在布袋里的蓑衣给老翁披上,与老翁边走边谈,临于天边,默对牛羊。

  翁一笑言:“这天地苍苍邈邈,宇宙巍峨皇皇,幼弱少年是用什么来看这天地之道的?”

  少年对曰:“自幼浑浑噩噩,并未见过周易的至道,仅仅是看了道德经,年十五才有了这种志向,小子幼弱无知,公有什么教诲,一定闻而见轨。”

  “不错,年少人皆轻狂,未曾见如此少年,未敢言教,只是看到如此高深的意境,想和你一同分享。”说罢负手而立,处高临千山,又问到:“这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你有什么看法?”

  少年闻言上前一步,亦是负手而立,对答到:“天下兴亡,不过一得一失,天地之远非此一时。如果非要高下相见,就要说天地十六字。”老翁微微一愣,千古人总言这天地十六字只有八字得天下轮转,荒野之间,竟有少年得天之传授?不禁问到:“这话从何说起?”

  “天地十六字人各异义,我以为这天地十六字冥冥钓巽意,未敢多言。我想说的是天道之所以是天道,一定是生杀有度,明晦各隐的。天下不能全生全杀,我曾见名以为天地配者,观天下之人仅一步一道,未曾有见此之人,不过终是感天地而言之。”

  老翁惊叹对:“小子虽幼,旦有此德。虽然如此,但是青青之草亦求参天,冥冥古义,究竟有几人能完全看破?”

  “小子以为,这天地之大,非一草一木可以观之,天地如有弘才,必然顺天而生,得天之应,如果没有天地的悲戚,哪有圣贤的到来?”

  “天下隐士莫不在山川之间,感于天地?”

  “自古以来,人之过失并非一言一行。人常言势来如累土,势去如山崩,然未曾见来之徐徐,崩之细微。天下之人,欲志于国者,仅为一州,欲志于州者,仅为一郡。是故求上而成下,欲全而终半也。隐士并非宏达,不过追求不同。”

  “君子观天下,以为治乱于何时?”

  “小子无德,仅一言参之。望天下文风谆谆,武德凛凛。此势如无圣人,祸延千年而不足。”

  “有子如此,天下幸甚,君之临德,如此春雨,绵而不绝,湿而弗察。请问姓名表字,以求他日再拜。”说罢老翁脱下蓑衣,双手垂拱头下于腰,少年急忙搀扶:“公何至于此,天下一人智不可尽绝,公礼过矣。”

  说罢,便将老翁强行搀扶起来,踱步缓行道:“小子没什么才学,不过是读书起意,年少时常浪费光阴,直到十五岁才有了想法,不过小子黔首,既无其名又没有表字,何以配天下苍生?”

  老翁笑道:“伊尹曾是奴隶,姜尚不过屠狗,你年纪轻轻如何说这天下无用之地?你且看这天地间的缪雨纷纷,是否都是一丝一毫组成,这天下苍生是否是由万事万物组成,如果没有天地,他们从何而来,如果没有宇宙,我们如何应气而生?我们既是他的一部分,也是他的全部。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说罢老翁指了指天地间的牛羊,慢慢看他们悠然的享受春雨的浸润,泥土和嫩芽的芬芳。老翁缓缓看着这个少年,慢慢言到:“我行天下十州七十六郡,画天下之图,九土之贡,仅一人入我心,既君也。旦求君姓,我为君加天地之冠,披成人之礼,愿君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不可辜负了天地对你的期望。”

  少年听完,跪拜道:“今遇玄德之公,请赐行身,小子时代居农,家传氏已不得,唯姓知之曰石,请公赐名字。”

  老翁看着跪坐的少年,叹了口气,浑浊的目光仿佛瞬间窥得大道,郑重道:“西山有玉,名墨玉,其非本墨,掇天地万古之化而得,吾感叹天道变化,请以名为墨,字怀玉。望你不辱这天地的厚爱,时常想念苍生,为天地开辟新的时代吧!”

  少年行三叩九拜之礼,上谢天,中幸师,下缘地以诠其道德,而后老翁拿出随手的书帛和竹简,慢慢地放在少年手里,“此帛虽不重,乃我一生心血,天下堪舆尽在其中,此名贴汝当持之,他日苍生晦乱极,可到幽州右北平找我,我乃上源史家,如君得其名,愿顷家相助。”说罢又拿出一张纸D一张左伯纸D用蓑衣遮住,然后润湿毛笔,一点一点将其润湿,而后一笔一划的写下。接着将其放在竹筒里,告诉少年:“归家以后用东西封住,他日我如故去,就用这封书去我家,旦有所求,竭我所能。”言罢,老翁又长长鞠了一躬,“我当归去,人皆有悲,今我独喜。”

  挥挥手,不让少年跟随,而后仿佛中年一样,昂首阔步,渐渐走入那朦胧烟雨之中,消失在青山翠桑之间。【大家期盼已久的小说手机客户端上线啦!客户端支持离线阅读,无广告,上百万本小说免费看!字体和亮度调节、夜间模式、阅读进度记忆等多种强大功能。下载方式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egegengxin(按住三秒复制)<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