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骇人听闻

  “没错,我等两家愿以两族身家,一千五百万两以及新米三十万石陈米九十万石换陛下一个承诺!”

  刘黄两位家主语气坚定,毫不犹豫开口说道。

  听闻两个庞大到难以想象的数字,许景都要倒吸一口凉气。

  一千五百万两,已然比得上大乾一年税收的一半了,那可是个无比庞大的数字!

  需知,便是大乾官居宰相的萧道龄一年俸禄也不过是二十四万两白银。

  寻常百姓,一月辛苦劳作所得银钱更是只有区区三两!

  而一百二十万石折合成银钱只是一百二十万两远不及现银。

  可这些粮食却是许景眼下最为急需之物,能解燃眉之急。

  面对这般庞大数字,许景都要略微思索一番了。

  毕竟,如此巨额财富对于眼下的许景而言甚是急需。

  如若能将这笔巨款拿到手,不说赈灾一事,便是军饷那巨大缺口也能补上不少。

  “说说看,朕可以考虑考虑。”

  许景思索再三,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我等别无他求,只求陛下准许我二人能参与互市。”

  刘黄二人刚刚开口,林海心中便大为着急。

  这刘黄两家与林家关系不算浅,自然知晓两家心中所想。

  可此提出,无疑有借势挟君之疑。

  若许景为此恼火,刘黄两家同样难逃灭族!

  果不其然,许景听闻二人要求脸色微变,语气低沉几分:“你二人可知,互市一事素来乃是官府掌控,民间不得干预之事?”

  所谓互市,便是国与国间进行贸易,二者之间所交易之物往往名贵且涉及国本。

  如驰骋草原之上的匈奴常与大乾互市之物便是战马与盐。

  这二者于大乾而言皆是立国之本!

  二人所提请求已然越过禁忌,让许景很是恼火。

  “陛下息怒!我等草民并非要介入大乾运作,所思所想皆为陛下!”

  刘黄二人见许景隐隐有发怒迹象,忙开口解释。

  “哦?说来看看。”

  许景冷笑不止,死死盯着二人等待回答。

  他倒想看看,这两个不知死活的商人嘴里又能吐出什么好话。

  “据草民所知,大乾与匈奴等地互市素来不占便宜。大乾以盐铁之物与匈奴所换战马往往非年级过大难当种马便是藏有隐疾于军中不过三五年便无端暴毙。”

  “我等二人祖上以驯马出身,于战马有所了解,若能让我等接手此事必将于三年内令边军战马多出一半,十年之内便可训出能与匈奴于草原一战之骑兵!”

  二人豪言壮志,神采飞扬。

  “再者说,如今大乾国库空虚大抵便是朝堂之上,百官人心不向殿下。我等若能插足此事,便形同陛下私库,日后陛下若再遇国库虚空之事,我等两家银钱便等同陛下银钱!”

  二人心知,今天不能拿出一个令许景满意答复必将牵连家族就此覆灭。

  心一横的二人,哪里还顾得上妄论朝堂一事,一股脑全盘托出。

  “据朕所知,刘黄两家传至今日已是七代,按理尔等无需如此也能繁盛不息。为何要如此仰赖朝廷?”

  许景对二人承诺的确无比心动。

  大乾素来马战不如那群居无定所的匈奴,往往开战要以大量步兵身死为代价艰难惨胜。

  若能多出一支足以与匈奴分庭抗礼骑兵,不用五年便能将整个草原纳入大乾版图!

  而眼下朝堂之上百官心向萧家更是明晃晃事实,若能多出两个民间私库于那支隐藏于暗处的大雪龙骑也是不小裨益。

  说不定,那支暗处的势力还能再度得以壮大。

  只是许景摸不透,这两家如此付出所求为何。

  “皇权为上,臣为下,黎民百姓次之。我等草民能延绵七代,自然要仰赖圣上。如今陛下您不过青年,执掌皇权仍有百年之久,能依附于您便是我等草民之荣幸!”

  二人眼看有戏,马屁接踵而来。

  许景微微皱眉沉吟片刻:“此事压后再议,尔等且于三天内列出详细规划交于林尚书,朕观后会给尔等答复。”

  二人听闻答复,不由松下一口气连连点头。

  “削了,都退下吧。”

  许景挥挥手,示意他们离去。

  “臣,草民告退。”

  林海与刘黄两位家主行礼之后退出殿内。

  “你们二人实在太过鲁莽,若走错一步,刘黄两家已然不复存在!”

  出了皇宫,林海仍觉惊险,数落起二人。

  “林大人,箭在弦上由不得我等耽误。锦衣卫耳目众多,天知道我等私贩马一事是否早已被记录在案?与其坐等陛下挑破,倒不如我等主动开口。”

  “可将七代积蓄尽数交出,二人当真愿意?”

  想起那天文数字,林海依旧心疼无比。

  那样的家产实在太过骇人听闻。

  “心疼?只要能搭上朝堂这条线,名正言顺贩马,不出十年刘黄两家财富将比之过往七代更甚!”

  刘黄两位家主压抑不住心中激动,满脸潮红说着。

  据他们多年行商所知,一匹寻常马匹不过十两白银,可一匹军马却远在其十倍甚至百倍之上!

  而寻常马匹与军马之间的差距其实不大,以他们祖上能力大量收集战马不过再简单不过之事。

  于他们而言,只要这笔交易做成,怎么都是不亏的。

  “刘黄两家果然不俗。”

  面对两家这般疯狂行径,林海也只能由衷感慨。

  而许景诛杀天下四大粮商两家数百人还有那位不知名萧家子嗣一事,时至深夜依旧难以平息。

  此等手笔实在太过骇人。

  可让宰相府灯火彻夜不息的,却是那位不知名萧家子嗣的死!

  因为,那被许景处死的,可不是什么萧道龄远房侄子,而是他藏于暗处之中的私生子!

  是他多年以来最喜爱的儿子!

  “先生,学生去晚了。等到了诏狱,人已经......”

  身为大理寺少卿的洪直颜言语犹豫不敢多说,唯恐触及这位已在盛怒之上的宰相。

  此刻的萧道龄神色冰冷,手中茶杯早化碎片跌落地面。

  这一次,许景行为彻底触怒萧道龄。

  “把所有二品以上的人全部喊来!”

  萧道龄言语之中杀气弥漫咬牙切齿一字一字吐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