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数字革命

  也许是奇迹,也许只是巧合。(.)但不管是因为什么,自从花式三兄妹来到充满硝烟的未来世界后,短短的两年多时间人类科技发生了迅猛的发展。

  发生在花少良身上的一切,让人类对变异生物有了崭新的认识。同时,花少游发起的催化实验也让人们最终掌握了消灭祖玛的方法。

  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地前进,就在蛮乌人还处于修正期的同时,地球上的人类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数字革命。

  无疑,徐雪娇向全世界公布的阿萨机密科研数据,极大地鼓舞了人类的斗志,也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科技的迅猛发展。

  在催化导弹、催化离子光束等一批先进战斗武器的迅速推广下,各地铁楼的人们也不再只身躲在铁楼基地内。低空战斗机、铁甲龙、甚至是加载了催化热导的飞马,浩浩汤汤地向四面八方迅速推进。

  科技在这个时代不仅仅代表第一生产力,而且也是人类夺回地球资源的有力武器。短短的一年之内,在地球上横行二百多年的变异祖玛终于成为了人类的历史。像可怜的恐龙一样永远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在人类收回生存空间的同时,紧缺的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地补充。但这个时候人类没有骄狂,也没有形成组织上的分裂。数字革命将再次焕发青春的人类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

  在新一轮的世界大变革中,人类的很多习惯甚至思维模式都得到转变。为迎接日后更加激烈的星际战争,人类不断地努力着,耕耘着,建设着,也改变着。

  就在人类社会复苏之际,引领世界人民的阿萨组织并没有为功自居。为了人类的更大发展,为了团结和促进各族同胞,阿萨的军政体系也得到了变革。全世界的军事核心也不再是阿萨。而是与阿萨紧密团结在一起的所有军事武装。

  此时,阿萨的军衔也进行了新的调整。在新的调整之中,花季美不但有权调配自己原有的空军舰队,而且还被配备上了一支骁勇善战的机甲战斗队。

  为了完成田木柯的遗愿,让玄天八卦阵能在日后的太空战中大显身手,花季美加紧着对旗下士兵的训练。而与此同时的花少游却开始了自己新的挑战。

  由于数字革命的变革,此时的军科研发已经变得透明化。共享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因而一个难得的数据被传到了花少游的面前。

  一名自称只有十九岁的科研人员通过对蛮乌人残留战舰的动力分析,提出了用高速旋转代替超光速运行的新

  为了让人类早日掌握穿越宇宙的技术,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都在为人类成功进入次元空间而努力。然而要想成功地进入次元空间,超光速运行则成为了前提。然而在空气稀薄的太空,高速运行体越是接近光速,其所需的推动力也就越大。而且这种递进关系是以乘方的形式展开的。在现今的人类社会,即使阿萨的尖端科技成果已经在科研界被广泛推广。但要想制造出能使运行体达到超光速运行所需的强大动力,地球上的人类还是望尘莫及。

  公布旋转

  但由于这位年轻科学家所处的机构并不具备如此

  然而同样接到

  至于众位前辈提到的人体承受极限,花少游也想到了另一个补救办法。那就是将飞行载体设计成可以向逆旋转的内外两层。外层相对与空间的旋转速度为1,而内核以相对于外层-1的速度逆向旋转,其营造出的内核空间相对于外界空间位置来说其形态是相对静止的。那么身处内核中心的操控者未必要承受高速旋转带来的力场影响。

  如果花少游的设想是可行的,那么人类采用旋转

  此时的花少游由于在人类控制变异基因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而也成为了阿萨军科方面的首脑。已是地位迅速攀升的花少游已经拥有了对军科所立项的绝对行使权。因而在花少游的推动下,一个以旋转

  有了强大的数源支持,短短的半年时间,一个一米多高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应运而生。

  此时正赶上某个基地发射探月飞船,花少游便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托付给了这架即将飞往月球的太空船——“一级舰”。

  在监视屏前,花少游目送着一级舰腾空而起,飞出大气层。在一级舰里不光承载着花少游的科研成果,也承载着花少游对人类穿越宇宙的梦想。

  在地面的密切关注之中,一级舰缓缓地进入了预订轨道。发射舱门开启,一支小巧玲珑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像离弦之箭一般射向无垠的太空。

  提起这支只有一米多高的“穿越一号”的动力系统,没有人比正坐在花少游身旁的浠孜更显兴奋的了。的确,这位拥有人造心脏的姑娘在花少游的亲自调教之下成功地完成了“穿越一号”的动力系统。但不为人知的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花少游的亲自核查,“穿越一号”还真要让这位满身反叛气息的浠孜弄成一颗太空炸弹不可。

  在这次研究中得到花少游帮助的也不仅仅是浠孜。那位提出旋转

  在这次飞行计划当中,“穿越一号”将以旋转

  花少游选择如此的设计也是有他的

  这个担忧是必要的。要知道通过高速旋转达到相对于宇宙空间超光速变换,并非让“穿越一号”真正地达到了超光速的位移速度。虽然“穿越一号”同样可以成功地进入次元空间,但是否会在次元空间内发生滞留现象,仍然还是未知数。

  花少游之所以将“穿越一号”的采集工作缩短在一分钟之内,就是想尽力缩短“穿越一号”在次元空间可能发生的滞留现象给将来的研究带来的困难。

  的确如花少游担忧的那样。一级舰在回收轨道等待了30分钟仍不见“穿越一号”的返航。一级舰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去执行,因而只在回收地点留下了一枚小型探测卫星后,便匆匆地赶往了月球。

  地面指挥塔里的工作人员也放弃了对无人驾驶飞船“穿越一号”的继续跟踪。因为自从“穿越一号”达到超光速运转后,地面便失去了与它的信号联系。“穿越一号”已经成功地进入了次元空间,这毋庸置疑。但“穿越一号”在次元空间发生了滞留,这同样是众人得出的一致结论。

  也许数千年后,会有人在太空中再次看到这颗已经失去动力能源的“穿越一号”。似乎地面指挥塔里的很多人都这么想。但依然密切关注小型探测卫星传回数据的花少游却认为这颗无人驾驶飞行器一定能飞回来。只不过它什么时候才能飞回来,花少游的心里也没底。

  就在痛苦的等待之中,花少游口袋里的通讯器发出了滴滴答答的响声。花少游打开通讯器的屏幕,一张亲和的脸庞出现在了通讯器的屏幕之上。

  ……<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