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00章 傻子才不想当官

  王庆林离开后,纪小川在大厅里愣怔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便转身朝电梯间走去。边走边想,也不知王庆林所说的自己要去给市委领导当秘书消息是否真实?如果确有其事,自己的人生轨迹又将面临一次重大转折。这也意味着,进入政途的大门再一次向自己敞开了。

  这样一想,自然就想起了在昌宁大学读书时落选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学员的事情。那一次,如果不是阳晓云和杨林几个人胡闹,自己也许早就入了官场。说起来,也正是经历了那一次打击,纪小川便认定自己今生与官场无缘,也认定自己不是做官的材料,死了做官的心。几年来,就连做官的梦,自己也从未做过一次。

  纪小川虽然从未做过秘书,但做了一年的党报记者,自然多多少少接触了一些官员和官员的秘书,由此也对秘书这个职业有了一些认识。其中最深刻的一点,就是秘书这个职业,不仅是一个手眼通天的职业,而且是一条仕途捷径,许多官员就是由做秘书而一路扶摇直上的。可以说,如果想从政,对于年轻人来说,能够去做秘书,无疑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今天做秘书,明天就是官员。而做官,如今仍然被世人视为最成功的人生。时至今日,人们对于权力的崇拜,对做官的羡慕,并未因时代的进步、民主制度的发展而稍减。而一些官员,更是视自己高人一等。

  虽然一想到王庆林刚才对自己的那一副阿谀奉承的嘴脸,纪小川现在还感到有点恶心。却又奇怪,那些听起来很是肉麻的奉承话,也的确让人有一种舒坦和惬意的感觉。

  如此想了一阵,纪小川又想到了最近读过的一本热门小说——《二号首长:当官是一门技术活》——这本小说给予自己的最深刻的印象有三点:一是做秘书的确是通往仕途的一条捷径,二是做秘书需要较高的智商和情商,三是做秘书要有吃得苦中苦、受得屈中屈的肚量。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除此之外,书中揭示,秘书的命运,常常与所跟随的官员的前程紧紧绑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如果所跟的官员前程有限,也只能自叹自己福薄。更有甚者,如果官员自身难保,秘书还常常会被官员当替死鬼一样使。

  想到这里,纪小川不由在心里自问:自己是否适合做秘书呢?

  想想,觉得自己应该还可以吧。特别是对于自己的文笔和智商,纪小川还真有几分自信。再想,又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因为“苦中苦”自己还吃得,大不了一咬牙也就挺过去了。但“屈中屈”自己就受不了。如果让自己整天在别人面前装奴才,更是莫大的耻辱。如此一想,心里一时又拿不定主意。

  胡思乱想中,电梯就到了纪小川所在的楼层。纪小川出了电梯,进了办公室。刚在办公桌前坐下,屁股还未坐热,就接到了沈洁茹的电话,让他马上过去。到了沈洁茹的办公室,王庆林的话便得到了证实。

  原来,市委机关正在调整干部,一些年龄较大的秘书终于熬出了头,准备外放,由此需要补充一批年青、机灵、文笔较好的人才充实秘书队伍。十多天前,云滨日报社就接到了市委办公室的通知,让报社推荐人才。

  这件事,报社做得很保密,沈洁茹也是昨天下午才知道的。沈洁茹听到通知时,自然感觉很突然,但仔细想想,又觉得可以理解。因为对于任何一个稍有政治头脑的人来说,谁都明白进市委机关当秘书意味什么。如果消息扩散,不争得头破血流才怪。

  但事情都是相对的,任何事情要做到绝对保密是不可能的。要不是这一段时间被纪小川的胡闹弄得心烦意乱,沈洁茹相信自己不会事先一无所知。

  值得庆幸的是,报社的推荐名单上有纪小川的名字,而且排在第一位。但沈洁茹还是有些担心,因为其他几个名字的背后,都多多少少能看到某些领导的影子。再者,这种排序,让沈洁茹心里更是疑惑。要知道,身为资深记者,沈洁茹自然知道排名中的奥妙。

  以民主测评和民主选举为例,如果是等额投票,谁先谁后也许可以无所谓,因为结果没有悬念。但如果是差额投票,里面的奥妙就太明显了。

  因为一般的投票人,习惯的是从先到后、从上到下、从左至右、一路往下打勾画圈,直到凑满了有效人数为止。后面的名字,根本不顾,甚至连看都懒得多看一眼。由此,排名先后的优劣不言而喻。

  对于这种现象,沈洁茹常常叹息。她感觉,这简直是一些选民对自己拥有的民主权力的极端漠视和亵渎。虽说经过长期不懈的启蒙,中国民众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对民主、法治的要求也在不断高涨。

  但毋庸讳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对于什么是成熟的民主,以及法治的形成路径及运作机制?仍然陌生,存在大量简单化的念头。更有甚者,当某种民主权力落到自己手里的时候,一些人又很不珍惜,甚至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手中的民主权利。

  实际上,令沈洁茹惊讶和疑惑的,并不仅仅是排名的问题,而是她压根就没想到纪小川会榜上有名。因为按照《通知》中的工作年限要求,纪小川还不够格。就算事前沈洁茹听到消息,倾全力活动,也不敢说有绝对把握。

  对于这个疑惑,沈洁茹今天一上班,就找到了谭知耕询问。谭知耕说:

  “这个事情我开始也纳闷,大老板说是他的意思,可这话能信吗?后来我找了市委的一个朋友,才知道是程副书记亲自点的将。但具体原因,他也说不清楚。”

  沈洁茹当然知道,谭知耕说的大老板,自然是报社的社长兼党组书记吴泰丰。而谭知耕所称的程副书记,自然是市委唯一的专职副书记程一鹏。

  谭知耕的话虽然让沈洁茹吃了一惊,但心中的迷团算是解开了。然而,对于这个消息,沈洁茹是既高兴,又担忧,因为她太了解纪小川的性格了。于是又问谭知耕:

  “谭总,你觉得小川适合做秘书吗?”

  谭知耕看着沈洁茹反问了一句:

  “你是担心小纪的性格吧?”见沈洁茹点了点头,谭知耕接着说,“其实,这事我也想到了,小纪的性格是有些问题,个性太强、智商太高、反应太快,更主要的,是锋芒太露。不过……也用不着太担心,毕竟他还小,年轻人的可塑性很强啊!”谭知耕说完,又想了一下,接着说,“这样吧,还是由你先和他谈谈,先看他自己是什么态度?

  纪小川一走进沈洁茹的办公室,沈洁茹便一脸兴奋地迎了上来。看得出,沈洁茹早就在等待纪小川的到来。

  表面上看,沈洁茹似乎对纪小川有从政的机遇很高兴,但其实,从得知消息到现在,沈洁茹想了很多,心里很矛盾、很纠结。这种心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从纪小川的性格特征和才华而言。沈洁茹认为,纪小川才华横溢、激情如火,其实更适合做记者或者从事文学创作。如果真的让纪小川从政,也许中国会多一个不俗的官员,但会因此失去一个优秀记者、一个文化名人,甚至可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二是因为纪小川对自己的情感已经发生错乱。如果让纪小川继续留在自己身边,沈洁茹也不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倒不如让纪小川离自己远一点好。

  让纪小川从政,自己的心灵能够得到安宁,却不免让人遗憾;让纪小川留下来,也许是理智的选择,却又有陷入情感纠葛之虞。

  思来想去,权衡再三,沈洁茹还是决定劝纪小川从政,积极参加秘书选拔,争取到市委办去做秘书工作。当然,不管怎么说,这事还得由纪小川自己决定。

  沈洁茹迎着纪小川走了过去,热情地招呼道:

  “小川,来了。”

  “嗯,找我有什么事?”纪小川不冷不热地说。

  沈洁茹说:

  “来,姐跟你说件事。”

  沈洁茹没有在意纪小川的情绪,知道他还在跟自己赌气,不过自己已经习惯了。这一个多月来,她一直在试图修复两人的姐弟关系,弥补那晚失手的过错。但她感觉,纪小川一时还难以摆脱内心的情感纠结。

  沈洁茹说着,伸手拉过纪小川的一只手,把他拉到了沙发前。接着,又倒了一杯茶放到纪小川面前的茶几上,顺便坐到纪小川的身边,说起了事情的缘故。

  详细地介绍完情况,沈洁茹说:

  “情况就是这样。小川,姐祝贺你!”

  听完沈洁茹的介绍,纪小川便知道王庆林刚才的话所言不虚,但他的内心,此时却没有半点兴奋,并且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沈洁茹在背后帮了自己的结果。沈洁茹此举,当然有为自己好的一面。但另一方面,或许沈洁茹是想借此把自己支开,眼不见为净。

  纪小川冷冷地说:

  “这有什么值得祝贺的,不就是去做侍候人的差事吗?我不去。”

  沈洁茹以为纪小川在说气话,心里叫了一声小冤家,口里却说:

  “你脑袋被门夹傻了吧,难道不知道做秘书是一条从政的捷径啊?”

  纪小川的语气仍然很冷淡,甚至还带了点嘲讽:

  “我知道,如果想当官,也许没有比这再好的机会。有人说,在中国的官场,如果想走捷径,只有三条路:一是官二代,二是当秘书,三是当团干。我也听人说过,对于有心从政的人来说,秘书确实是一条捷径,特别是跟随首长的秘书,就如同是首长的替身一般,首长有多大权力,秘书就有多大权力,只要把握得好,提拔非常迅速,但我压根就不想当官。”

  沈洁茹呵呵笑道:

  “歪歪经,你从哪里听到的?”

  纪小川一脸正容地说:

  “姐,我说的是真话。除非你喜欢官帽,我……我也可以为你去捞一个。”

  沈洁茹一下子愣了,怔怔地看着纪小川。她听明白了,从本性上说,纪小川并不愿意去做秘书,但如果沈洁茹喜欢,他愿意委曲求全。也就是说,他愿意为爱情付出代价。

  沈洁茹呆了半晌,才回过神来,嗔怪地说:

  “怎么又说这种糊话了,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不准再提了。再说一遍,你给我记住了,我永远都只能做你的姐姐?”想想,又说,“小川,你是不是被官场的厚黑学弄迷糊了?姐告诉你,你才见了几天世面,其实官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阴暗。”

  纪小川委屈地嘀咕道:

  “我……又没说官场很龌龊。”

  沈洁茹调侃道:

  “那你是不是觉得当官是最简单的职业,会屈了你的智商、情商,让你的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沈洁茹盯着纪小川的眼睛问道,“是不是?”

  纪小川看着沈洁茹,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

  沈洁茹想了想,接着说:

  “这样,姐给你说个笑话吧。说是有个孩子非常顽皮,从不好好念书,摆地摊生意的母亲就吓唬孩子,说你如果考不上大学,长大了什么都不会做的话,就只有去当官……”故事还没说完,沈洁茹就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纪小川没有被这个愚不可及的笑话逗乐,脸色仍然沉着,愣愣地看着沈洁茹,知道沈洁茹以为自己还没弄明白当官的好处,真把他当书呆子看了。心想,切,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没吃过猪肉,难道没有看见猪走路吗?

  沈洁茹见纪小川沉默不语,也意识到这个笑话太低级,于是正容道:

  “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纪小川,你别以为当官的都是平庸之辈,吹牛拍马之徒。告诉你,一个称职的官员,不仅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厚的知识积累,而且需要有透切的洞察力、坚毅的承受力、果断的决策力。

  “从大处说,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执政者,决定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往小处讲,各级官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是任何职业不可比拟的。可以说,政治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官场是男人展现智慧和才华的最好平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