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高速路上的奇观

  夏天来临后,城里便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别看云滨只是一个内陆城市,经济也并不很发达,可江南出美女。如果用“美女如云”来形容这个城市的靓女之多,一点也不夸张。

  云滨的美女之多,除了有秀丽山川的养育之功,还有衣着装扮前卫的人文环境使然。在这个城市中,女人似乎没有什么新潮怪异的服装不敢穿的。她们穿着大胆、奔放、热烈、袒露和夸张,把整个城市都渲染得亮丽多彩。

  这一天,纪小川到了市水利局河道管理站采访,主要是调查市民反映津水河一些挖砂船乱采乱挖、危害防洪堤的现象。津水河是位于云滨西郊的一条小河,近几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河沙用量大增,价格也扶摇直上,乱采乱挖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从河道管理站了解到,乱采乱挖河道的现象,相关部门早就注意到了,也开展了多次集中整治行动。但每次整治行动,效果只能维持有限的一段时间,过后依然如故。问及原因,河道站的胡有良站长表示,一是政出多门,很难协调;二是其中的利益关系复杂,谁也不想多事;

  三是如果严格执法,又会影响市政建设。

  采访结束时,时间已近中午,胡有良站长热情留纪小川吃午饭。见纪小川极力推辞,胡站长的脸上便有些不悦,说:

  “小纪,给个面子嘛!已经到了吃饭的时间,一顿便饭而已嘛!”

  但无论胡有良怎么说,纪小川都不松口。胡有良见实在留不住纪小川,便摇了摇头,亲自把纪小川送进了电梯,挥手告别。

  实话说,纪小川不是不领胡站长的情,而是反感这样的饭局。当记者后,纪小川参加的饭局自然多了。但自从听了蔡文凯对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的一番见解后,纪小川在“吃”的问题上就注意多了。对于饭局,纪小川现在是能推则推,更不愿别人借接待自己的名义组织饭局。

  让纪小川疑惑的是,如今,整个社会简直是吃喝成风了——小事小吃、大事大吃、没事也要找一个理由吃。但他不明白,这种风气,不仅百姓反响很大,官员也诉苦说既累又容易增加“三高”,可为什么却屡禁不止呢?

  进一步想,如今,奢侈之风越吹越烈,什么都追求奢华,追求排场,追求极致,不断出现天价商品,人们都沉浸在享乐之中。整个城市,到处都是灯红酒绿、莺歌燕舞的场景,难道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高消费时代么?

  这样想着,电梯就在不知不觉中到了一楼。

  出了水利局的大门,就到了解放大道上。解放大道是云滨城的一条繁华街道,沿街商铺林立、人烟熙熙,水利局的附近就有几个大型百货商场。一路走来,不断有穿着时尚的美女擦身而过,纪小川就想起了一个词汇:秀色可餐。

  可一想到这个词汇,肚子就感觉到饿了,毕竟秀色还是不能当饭吃的。纪小川抬腕看了看手表,心想还能赶到报社的食堂就餐,便加快脚步朝前面的公交站走去……

  吃完饭,回到办公室。纪小川打开电脑,本想把上午的采访记录整理一下,却被网上的一条消息吸引了。

  看完这条消息,纪小川便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在他的心里,“记者”是一个神圣的字眼,是公平正义的守护神。一个“无冤之王”赋予了它无上的荣耀。

  但是,纪小川感觉,当自己真正成为一名记者之后,这种神圣感和荣誉感,却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一种越来越淡化的感觉。几个月来,媒体对于记者的斥责之声,犹如狂涛一般接踵而至,一次次地冲击着纪小川心中的信念,令他痛苦不堪。

  曾几何时,对于社会上道德缺失的现象,以及愈演愈烈的奢靡之风,一次次让纪小川感到沮丧和忧心。心想,如此下去,未来的中国和中华民族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但让纪小川感到庆幸的,是新闻记者在始终不渝地坚守道德和良知的底线,犹如一道坚固的防波堤,在顽强地阻挡狂风恶浪对社会的冲击。纪小川曾经相信,只要有了这道防波堤,无论世道怎样变化,社会风气就有了崇善的希望。

  然而,本以为自己的加入,能使这道防波堤更加坚固的纪小川,现在却感觉,这个想法未免太天真了。因为一个已故的“封口费事件”,让纪小川的自信心再一次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一股耻辱感在心里油然而生。

  说起这个所谓的“封口费事件”,虽然发生在一年前,但在今天,有关部门公布了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再一次把人们的视线吸引到了记者这个群体身上。

  有网友评论称,封口费已经成了中国媒体的顽疾,细察这一典型案例的背后,既有记者个人的沉沦之痛,更有体制的错位之忧。

  说起来,这个事件发生时,纪小川还不是记者。虽然当时他对这一事件也感到愤恨,却没有今天这样的切肤之痛。

  看着网民的评论,纪小川真的想不明白:这个社会究竟怎么了?到底是狂风恶浪的破坏力太强,还是防波堤本身就不是那么坚固呢?

  纪小川苦闷极了,茫然地从电脑前站起,走出了办公室。

  到了电梯间,纪小川想了一下,便朝安全门走去。推开安全门,是人行楼道,纪小川顺着楼梯一步一步往上走,不知不觉间,就走完了全部楼梯,到了大楼的露天平台。平台上太阳正烈,很灼人,地面有一股灼人的热浪直往上涌。

  茫然地遥望城市,是一片在太阳下炙烤的高楼大厦。纪小川心里乱糟糟的,无聊地呆了一会,便感觉闷热难当。正想下去,手机响了。拿出一看,是沈洁茹在呼他。

  电话里,沈洁茹的声音很急:

  “小川,你跑到哪里去了?”

  纪小川一惊,连忙说:

  “姐,我就在楼顶上,有什么事吗?”

  沈洁茹大惊,说:

  “你跑到楼顶上去干什么,这么大的太阳不怕中曙啊?快下来。哦,刚才接到消息,新源煤矿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我们马上赶过去。”

  从电梯间出来,纪小川就看见办公楼前的台阶前停了一辆丰田越野车,后面的车门没关,沈洁茹正坐在车里对自己招手。纪小川快步疾走,刚上车,司机就加了一脚油门,越野车驶出了报社的大院。

  在车上,沈洁茹简要地介绍了相关情况:

  吴阳县是云滨市的能源大县,优质无烟煤的储量非常丰富,民营煤矿几乎遍布全县所有的山沟,每年都有安全事故发生。出事的新源煤矿,坐落在吴阳县湖亭乡的一个山沟里,距县城有20多公里,是一个中型民营煤矿。今天下午1点左右,该矿突然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已经传出有人员伤亡的消息……

  纪小川对煤矿的情况了解不多,但近两年媒体频繁的报道给了他一个印象:这个行业是高危行业,安全事故频发。可他对煤矿为什么属于高危行业不是很清楚,于是问道:

  “师傅,煤矿频发安全事故,究竟是什么原因?”

  沈洁茹用手理了一下耳边的一咎头发,说:

  “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是煤炭采掘中有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等五大天然安全隐患,出现伤亡事故的概率就高。二是中国南方的煤炭资源本来就贫乏,而且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机械化程度低,安全系数小。三是改革开放后,民营资本大量进入,在安全意识、安全投入上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不知不觉中,越野车就到了高速入口。出了连通道,司机罗国平便加大了油门,不一会,车速便提到了120公里/小时,达到了这条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

  在高速路上刚走出不久,一阵刺耳的马达轰鸣声和尖锐的喇叭声突然从车后传来,陈国平看了一眼后视镜,本能地打了一把方向避让。瞬间,一长串法拉利、玛莎拉蒂等豪华跑车,几乎是贴着丰田越野车的左侧超越,呼啸而去。

  沈洁茹正在向纪小川交待煤矿安全事故采访中的注意事项,车身突然偏转形成的巨大惯性,一下把她丢到了纪小川的怀里,两人被挤到了左边的车门边。

  等沈洁茹慌乱坐起时,就见前面有一长串豪华跑车在车流中左右飘忽,舞龙灯一样,迅即消失在远处的坡道顶上。如此高超的车技,把沈洁茹看得目瞪口呆。

  “这些不知死活的富二代,”罗国平恶狠狠地骂出了一句,接着问道,“沈主任、童记者,你们没事吧?刚才……”

  “没事,罗师傅,我都看到了,安心开车吧。”沈洁茹安慰道,接着转向纪小川问道,“小川,你没事吧?”

  纪小川甩了甩胳膊,有点疼痛,但并无大碍。笑道:

  “还好。”接着好奇地问罗国平,“罗师傅,你怎么知道他们是富二代?”

  罗国平愤愤地说:

  “见多了。你不知道吧,他们这是在进行车友聚会。操,毛头毛脑的,才开了几天车啊,就敢这样横冲直撞?老子要是有辆好车,一定不会让他们这么张狂!”

  纪小川揉了揉还有些疼痛的手肘,笑道:

  “罗师傅,你这车并不差啊!”

  “操!”罗国平狠狠地拍了一下方向盘,说,“就这车,跟那些跑车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再说这样超速,我那有那么多钱罚,一趟下来,一个月工资都不够交罚款。”接着又说,“哎,小经,你注意到车队里那辆法拉利612吗?知道它的身价吗?天,600多万元!我这台车,二三十台都抵不上一台。”

  纪小川虽然并没有见到那一辆法拉利,刚才他一下就被沈洁茹压倒了,等重新坐起时,那一长串豪车早就不见了踪影。但听罗国平如此一说,便瞪大眼睛说:

  “这么贵啊?”

  罗国平脸上活泛了,露出了羡慕的神色,夸张地说:

  “贵是贵了点,可值啊!上次我朋友买了一台跑车,比这些车差多了,但我在高速上试驾了一下,嗨,那种感觉简直爽呆了!一点油门,速度就上去了,一不小心就超速了。真的有一种目中无人、任意驰骋的超爽感受……”

  越野车接近吴阳县城时,沿途就看到有不少救护车、消防车、警车,一路警笛不断往前急驶。一看车牌,就知道这些车是从周边县市赶来救援的。

  出了县城,越野车跟上了一辆救护车,不久就驶上了一条简易公路。这条路的路面狭窄破烂、弯多坡陡,黑色的灰尘很厚,车轮碾过,便会留下深深的车辙痕迹。虽然前面的救护车开得不是很快,但还是扬起了漫天迷雾般的尘埃。越野车不得不停了一下再走,之后便始终与救护车保持一定距离,颠簸前行。

  到达新源煤矿的外围时,前面的救护车被担任警戒任务的民警直接放了进去,丰田越野车却被民警拦住了。

  沈洁茹和纪小川下了车,走到执行警戒任务的民警面前,掏出《记者证》递了过去。民警验了证,又用对讲机联系了一下,越野车才被放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