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叱咤风云的富商

  学工苑,是雍江西岸的一个滨江公园,位于先春客运码头的附近,紧靠沿江路。【】这里曾经是一个煤炭码头。码头的煤场,是用大块褐色条石从江滩砌上来一个围子,再在围子里填上土夯实而成,面积有十多亩地。

  修建沿江风光带时,拆除了煤场的建筑及附属设施,修建了亭台游廊、九曲小径,种植了许多观赏树木和花草,把它改造成了一个开放式的江景公园。

  几年前,下游几十公里的石源渡水利枢纽建成。枢纽蓄水后,整个雍江的水位被抬升了五六米,江面因此向两岸扩宽了很多,使江景公园成了伸向水面的一个半岛。凭栏眺望,江风习习,湖面微波荡漾,船舶南北穿梭,东岸风光尽收眼中,风景更加优美。

  此时,行人车辆渐渐密集,沉睡了一夜的城市刚刚苏醒。

  缕缕薄雾,在学工苑的林间缠绕,香樟树嫩绿的叶片上,细微的露珠在晨光中闪着晶莹的亮光。阵阵欢快的乐曲声中,不时可以听到树上传出的一两声清脆的鸟鸣。公园中,到处都是晨练的人影,展现在行人眼前的,是一幅充满生机活力的江景晨练图。

  纪小川也有晨练的习惯,但这种习惯并不能很好地坚持,因此就成了隔三岔五的一种爱好而已。从沿江风光带由南向北一路小跑过来,二千多米的距离,纪小川已是热汗淋漓,气喘吁吁。在望江亭前收住脚步,双手撑在光滑的石栏上,纪小川大口地喘息着。

  这个望江亭,修建在防洪大堤上,下方就是学工苑。

  望着公园里的晨练情景,纪小川很是感慨。这些晨练的老人,已经把晨练当作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表现出了对健康、对生命的热爱和执着,确实让人感染。

  时下,社会上有一句流行语:四十岁前以健康换金钱,四十岁后以金钱换健康。想想,也的确如此。参加晨练的人,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很难见到青春的影子。当全球化、消费时代、网络时代这些日新月异的潮流席卷而来时,处在青春年华的人们,已经身不由己地参与到了人类宏大的历史进程中。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许多年轻人的满门心思,就是拼命用健康换取金钱,那些缓慢优雅的生活,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也许……也许只有等到生命的夕阳升起来后,他们才会突然发现,健康和简单的快乐,其实才是最重要的。

  望着眼前这些满头银发、自得其乐的老人,纪小川想:这些人虽不富裕,但与世无争,他们恐怕是中国社会最安分守己的一个群体……

  正胡思乱想着,纪小川就听到身后有人招呼:

  “童秘书,你也来晨练了。”

  纪小川转身一看,是穿着一身名牌运动服、身材高瘦的许文海。这个许文海,是云滨市达博集团的少老板。看得出来,他也是跑累了,正在喘息着用毛巾擦试脸上的汗水。

  “哎呀,是许少老板啊!”纪小川吃惊地嚷道,“你怎么也到这种场所来了?”

  许文海笑着打趣道:

  “怎么,这里是你纪秘书的私人领地,你能来,我就不能来吗?”

  纪小川嘴上不饶人,调侃道:

  “嘿嘿!不是不能来,而是不应该啊?放着高档的专业场馆不去,你到这里来凑什么热闹,想寒碜我们是吧?”

  许文海伸手给了纪小川一拳,打着哈哈笑了起来:

  “你这家伙就是嘴上不饶人,也不怕闪了舌头。”接着问道,“嗳,小川,对雯雯的印象怎么样?这一阵子,雯雯在电话里可没少念叨你。”许文海聪明地转移了话题,一边说,一边顺手把毛巾丢给了身边一个身材魁梧、肌肉发达的年轻人。

  从两人的对话中,旁人一定以为他们是老朋友,关系不一般。但其实,纪小川认识许文海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几个月时间。

  两个月前,纪小川曾经在沈洁茹的推荐下,为许文海的父亲、达博

  (本章未完,请翻页)集团的董事长许伯雄撰写评选全省“双百人物”的推荐材料,由此两人相识。

  虽然后来许伯雄与“双百人物”擦肩而过,但许伯雄和许文海对纪小川的印象不错,赞赏有加,曾经想把纪小川招进自己的公司,但被纪小川婉言谢绝。正是这一经历,纪小川还结识了许文海的同父异母妹妹许雯雯。

  达博集团,是云滨一家实力雄厚、叱咤风云的民营企业,资产规模上十亿元,旗下拥有七、八家分子公司,产业涉及矿山、房地产、大型超市、医药流通等领域。

  据说,许伯雄的发家史颇具传奇色彩。这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高中都没有毕业,但许伯雄有一个过人之处:聪明且大胆。

  纪小川曾经听沈洁茹说过,现在仍然驰骋在云滨工商界的名人,大多不外乎这样几类:一类是改革开放初期摆地摊的练摊者,一类是“92春潮”后下海的弄潮人,再一类就是国有企业改制后的承继者。在沈洁茹看来,前两类人,就是聪明加大胆的幸运儿。

  说他们聪明,是因为他们识时务,具有先人一步的远见卓识;说他们大胆,是因为他们不畏惧,具有不怕被市场经济狂涛淹死的胆量。这两者缺一不可。因为那就是一个“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的时代。而许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成为“万元户”的人,后来无声无息地离开了商场,则是因为有胆却无识的缘故。

  许伯雄当然属于有胆有识的一类人。

  20世纪80年代初,许伯雄刚刚参加工作,还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在县城的一个工厂当学徒。许伯雄为人很仗义,胆子也大,特别是见不得仗势欺人的事情。有一次在街上,许伯雄见到几个流里流气的青年在当众调戏一个到城里卖鸡蛋的俊俏农村姑娘,便上前解救。因为出手重了一点,把其中一个人的肋骨打断了两根,结果被派出所拘留了三天。

  从拘留所出来后,人们对许伯雄自然有一些冷言冷语、在背后指指点点。许伯雄一气之下,就主动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开始独自闯荡江湖。那一时期,许伯雄摆过地摊,到广东打过工,与朋友合伙开过小饭馆,倒卖过国库券,积累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20世纪90年代初,国企改革拉开了大幕,许伯雄看准机会,投入全部积蓄,加上找关系从银行贷款,收购了一家改制企业,从此事业便越做越大了。

  但达博集团的发展,除了许伯雄的聪明加胆量外,还得益于媒体的捧场。这一点,许伯雄心里很是有数,也颇为得意。

  沈洁茹进入日报社后,她的文笔和才气,很快就得到许伯雄的赏识。后来,许伯雄一睹沈洁茹的芳容后,当然更加赏识她的容貌和灵气。

  而沈洁茹在与许伯雄接触几次后,心里得出的评价是:此翁大富却不市侩,风流而不下流。由此,沈洁茹也与许伯雄及达博集团建立了较深的互惠互利关系。

  几个月前,当许伯雄动了参选全省“双百人物”的心思后,对于自荐材料的撰稿人,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沈洁茹。但当许伯雄兴冲冲找到沈洁茹时,沈洁茹却面露难色。

  沈洁茹心想,你杜大老板的自我感觉也太好了吧,“双百人物”评选活动是什么档次,你够得上吗?简直是瞎凑热闹。但这些话,沈洁茹自然不会对许伯雄说。

  许伯雄心里一笑,以商人的精明,自然明了沈洁茹的这点心思,知道沈洁茹不会轻易答应。但中国有句俗话: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许伯雄呵呵笑着,伸出了三个指头,说:

  “沈主任,这个数,应该不污你的贵手了吧?”

  沈洁茹明白,许伯雄开出的价码是三万元。客观地说,这个数字不低,甚至带有长期投资、给足面子的成分。

  但沈洁茹明白,自己现在已经不是一名普通记者,如果自己替许伯雄写了自荐材料,传出去肯定会被别人笑掉大牙。因为许伯雄的这个举动,本身就有些荒唐。

  沈洁茹摇了摇

  (本章未完,请翻页)头,说:

  “杜老板误会了,这一段时间,我确实有事,分身无术啊!”

  话一出口,沈洁茹就看到许伯雄的脸色刷地沉了下来。于是接着说,“过一段时间,我再告诉你是怎么回事,相信你会体谅的。要不这样,我表弟的文笔也不错,让他来执笔怎么样?你应该看到过他写的新闻报道和杂文。”

  许伯雄眉头一皱,疑惑地问道:

  “你表弟?叫什么名字?”

  沈洁茹说:

  “纪小川。”

  “纪小川?”许伯雄歪着头想了想,自言自语道,“没听说过啊,你表弟是……”

  沈洁茹解释道:

  “哦,他不是报社的记者,在云峰集团当秘书。”接着笑道,“杜老板若是相信我,就应该相信我推荐的人,否则……”后面的话,自然是“另请高明”。

  许伯雄看到,沈洁茹的脸上刚才还是晴朗的天空,转眼已经飘来一片乌云。许伯雄早就领教过眼前这个极品美女的行事风格,立即春风满面地说:

  “相信,相信!你郑大主任推荐的人才,我岂能不信啊?不过……最后审稿,沈主任还得亲自费心哟!”

  沈洁茹笑道:

  “这个自然,杜大老板的事我敢不尽心?那就说好了,我明天就让表弟来找你。”说着端起咖啡杯,说,“来,杜老板,我敬你,预祝你心想事成!”

  许伯雄哈哈笑了,端起杯子与沈洁茹的杯子碰了一下,目光中闪过一丝商人的狡黠。沈洁茹不知道,许伯雄“闹”这么一曲,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许文海提到许雯雯,纪小川的脑子里就跳出了一个性格张扬、青春靓丽的90后。

  两个月前,沈洁茹把纪小川叫到家里,说了写材料一事。纪小川起先不乐意,但在沈洁茹的开导下,最终接受了为许伯雄撰写评选“双百人物”自荐材料的差事。

  说起来,这一类材料,有点报告文学的味道,对于新闻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来说,并不太困难。加之有沈洁茹的指点和许伯雄很有章法的自吹自擂,没有几天,纪小川就把初稿交到了许伯雄的手上。

  过了两天,纪小川接到了许伯雄的电话,称材料中有一些细节需要处理一下。

  纪小川赶到杜府后,许伯雄正好有事要外出,让纪小川与许文海商量处理。两人正在商讨途中,许文海的手机响了起来。许文海掏出手机,看了一眼号码,说声“对不起,我接个电话”,就转进了另一个房间。

  正当纪小川在独自思考许文海提到的一处细节时,一声清脆的询问突然在他的耳边响起,把沉思中的纪小川吓了一跳:

  “哎,你是纪小川?”

  纪小川抬头一看,眼前站着的,是一个穿着时髦套裙、身材高挑、亭亭玉立的极品美少女,少女的美貌,让纪小川有些吃惊:瀑布般的黑发,美艳的秀眉,黑亮的大眼,琼脂般红润的脸庞,曲线优美的身材,仿佛天仙一般美艳无比。隔着宽大的桌面,少女那双大而透亮的眼睛正在毫无顾忌地打量自己。

  “哎,发什么呆?我在问你呢!”美少女红着脸,恼气地说。

  纪小川被少女的目光刺得有些不自在,迟疑地答道:

  “对,我是纪小川,请问……你有事吗?”纪小川边说,边在心里揣测少女的身份。

  自从接受为许伯雄写稿后,通过多次接触,纪小川的清纯、坦率、阳光、才气,就逐渐赢得了许伯雄的好感。后来有一次,因为许伯雄偶感风寒,就把纪小川请到了家里。这之后的交流地点,就看许伯雄的方便了。

  加上这一次,纪小川已经来过杜府三次,却一直没有见到过这个小女孩。但女孩说话的口气,俨然主人一般,让纪小川心里隐约有了点感觉。因为女孩面部的优美轮廓,让纪小川依稀看到了许夫人的影子……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