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形容反转2

  “小女没有旁的想法,只望看在承儿舍弃了那么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份儿,可以多受梅山长的照顾。【】”

  叶寒萱表示,叶寒勇走了,所以她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叶寒承的身。

  想当然的,这竹墨,梅寿山绝对有资格可以收。

  叶寒萱说得越多,对梅寿山那么不给面子地将叶寒勇扫地出门表示理解,甚至觉得梅寿山这么做全是叶寒勇的错,梅寿山的脸火辣辣地难受。

  这次叶寒勇在四海书院考绩的时候善自离开四海书院,坏了四海书院的规矩。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完全看主事人的态度。

  实在是梅寿山厌弃了叶寒勇的不长进,加之在优秀的叶寒承的对与叶纪谭的偏袒态度之下,梅寿山平衡的心歪了。

  这不,一抓住叶寒勇的小把柄,梅寿山马把叶寒勇赶出四海书院。

  果然如他所料,关于他把叶寒勇赶出四海书院,景博侯并没有特别的反应。

  但是梅寿山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叶纪谭这个当老子的没有找门来,却是叶寒萱这个当姐姐的小女子寻门来了。

  “小女知道,勇儿少了一分灵性,便连我父亲都不愿意多看顾一些。

  当年梅山长愿意让勇儿进四海书院,已是看在我父亲亲自送他过来的份儿了。

  如今勇儿犯了这样的错,父亲要勇儿担起责任,不愿意来见梅山长,我都明白,我也能理解父亲这么做的意思。

  说到底,不怪父亲放弃勇儿,小女只是心疼,担心勇儿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说着,叶寒萱担心地看着叶寒勇。

  叶寒勇眼眶红了红

  “大姐姐放心,我一定不会让大姐姐失望的,便是离了四海书院,我也不会忘了梅山长及先生以往对我的教导。

  我定会继续好好学习下去,要做一个像梅山长这般对国家有用的人”

  听到叶寒勇的这番回答,叶寒萱在心里为叶寒勇叫了一个好,按了一个赞

  真的是孺子可教,她刚才只是起了一个头,都不需要细教叶寒勇,叶寒勇知道怎么接话了。

  早说了,有她这么聪明的姐姐,叶寒勇怎么可能会蠢。

  “好孩子。”

  果然,听了叶寒勇这番自强不息的话,梅寿山暗暗点头,觉得自己以前或许看走眼了。

  叶寒勇可能不是最有灵气的学生,却也是一个憨实向的好孩子。

  最重要的是,叶寒勇的品性绝对叶寒承好

  百善孝为先。

  叶老夫人五十大寿,叶寒承竟然没有回叶家给叶老夫人这位祖母祝寿,这已是未进孝义。

  作为叶寒承的嫡姐,叶寒萱差点命丧黄泉,叶寒承竟然能不闻不问,安心于四海书院的考绩,这太冷心冷情到可怕了

  想到自己前两天还对叶寒承优秀的成绩表示赞赏不已,梅寿山觉得那时的自己当真是昏了头了。

  明知自家嫡姐生死不明,还能如此冷静地参加四海书院的考绩。

  更重要的是,考绩完的第一天,他可是清楚地记得叶寒承与同窗饮酒作乐了

  这么一想,梅寿山立刻觉得,无论叶寒承的学业再优秀,品性败坏,这个学生也是个坏的。

  反观叶寒勇,便是在学业的表现差强人意,但贵有在一片赤子之心。

  正如叶寒萱之前所言,谁人不知,景博侯更偏心于叶寒承。

  想来在入四海书院之前,景博侯在叶寒承的身花了更多的心思,却没有看顾好自己唯一的嫡子。

  像景博侯府如此门第,竟然会做出那般宠庶灭嫡之事,真叫人瞠目结舌。

  可最古怪的是,景博侯府如此有失门风的举动,他之前怎么没感觉,甚至还觉得叶寒承的确是个可造之才

  一时之间,梅寿山顿时有一种以前的自己脑子进水了的感觉。

  看着梅寿山瞧着叶寒勇的目光从一开始的不耐到现在的淡淡的欣赏,叶寒萱只笑不语。

  她之所以非要带着叶寒勇跑一趟四海书院,自然不是为了让叶寒勇回到四海书院。

  毕竟好马不吃回头草,更何况,四海书院从来都不是禹朝最好的“草”。

  她之所以那么做,无非是想挽回叶寒勇在四海书院的名声,四海书院到底是禹朝唯二好的书院。

  与此同时,她不但要挽回叶寒勇在四海书院的名声,她更要让叶寒承在四海书院没有立足之地

  “梅山长,小女觉得,学圣贤之言,最重要的便是学会如何做人。

  勇儿在学业的成绩可能一般,甚至是差强人意,可是在梅山长的教导之下,小女觉得勇儿在做好人这一点,非常不错。

  若不是因为梅山长的教导,勇儿未必懂得做人之道,所以梅山长切莫再推辞了。”

  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叶寒萱送梅寿山竹墨,送得更是心甘情愿。

  “做好人”

  听到叶寒萱的这番话,梅寿山却是单独把这三个字放在嘴里“嚼了嚼”。

  做好人,不是做,好人,而是做好,人。

  读出叶寒萱话里真正意思的时候,梅寿山看着叶寒勇的时候,目光越发柔和了。

  的确,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此乃圣人之言。

  很明显,圣人都觉得学乃是为了明理,明理是为了做好,人,此乃为“学”的基础。

  无疑,在这一点,叶寒勇的基础打得非常之扎实,相反的是,叶寒承的成绩却是一塌糊涂,不堪入目。

  一个连人都没有做好的叶寒承,能担当得起四海书院学生的身份,甚至是以后禹朝之栋梁吗

  叶寒萱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让梅寿山不禁想得更加深远意长

  “既然你这么说,本山长便不再推辞了。”

  梅寿山这次很是郑重地从叶寒萱的手里接过竹墨,这是学生对他这个山长的一片心意,更是学生之亲对他这个山长的感谢。

  面对这份真情实意,他不能拒绝,也不该拒绝。

  谢谢未曾乘风出海怎能破浪与午后暖阳亲的打赏,小白虽然一天只有两更,可是一更有两千多字,小白的两更抵人家的四更,所以小白更得不少啊,亲们。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