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0日

  今天上了人生中第一节重修课,感觉不是很妙。

  在此立誓,往后的学期绝不挂科,至少专业课绝对不挂,再挂科我就是沙雕。

  好了说正题,刚刚在抖音刷到了一个视频,有关辩论的,推荐了一些辩论,我觉得命题都挺有意思的,找一个说说我的理解吧。

  具体的命题分别是:被误解是不是表达者的宿命,西天取经让大圣找回还是失去自我,道德审判是否正当,死前读首诗还是见一见家人,内卷是个真命题还是假命题,钱是不是万恶之源,如果有铁证证明神不存在该不该公开。

  我想拿取经让大圣找回还是失去自我来说,因为西游记大家都读过,这个话题接受度会比较高,并且思辨性也比较强。大家也可以考虑一下其他的命题,不妨自己思考一下你的答案以及辨证过程。

  那么现在我来说说我对西游记的理解。

  最早读西游记是在小学三四年级,那时候啥也不懂,就看个热闹。更多的时间在看孙悟空怎么打妖怪。

  后来稍微大点,再看西游记。略微懂点事,也就不再关注打打杀杀,更爱看师徒四人的经历本身。悟空的大开大合大起大落,老猪的游戏人间玩世不恭,沙僧的游离物外独立淡漠,师父的大道至简人性驳杂。那一段时间觉得西游记是一本没有主角的小说,或者说四个人都是主角,仅仅是描述的多与少想象的空间大于小而已。

  再后来,看大圣的委屈,磨难。看他的成长,蜕变。看人变成魔再变成人,看猴子身上的人的一生心态的变化。那时我也正经历一些不好的事情,就总爱告诉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到现在呢,不再全面的看了,而是有选择地看。少年心态的成长与热血让人喜不释卷,但是我们终究会成为男人,我们面对的不再是成长而是选择。就像作家江南说的,龙族从曾经路明非的成长,变成了后来男人的抉择。这其实是江南老贼本人心态的改变,他不再是此间那个少年,经历了很多这后懂了很多,所以很难回去了。

  我们都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磨掉了锐气,那是让我们能真切感受到我们是个少年的东西。所以我们彷徨失落,觉得我们失去了什么,不再是什么。不过其实大家都一样,唯一能长久幸福的只有长不大的傻瓜,所以也没什么好怅然的。既然肩膀厚了理应扛起做选择的责任和压力了。

  跑的有点远……

  说回大圣。

  大家觉得取经是失去自我还是找回自我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思考取经前他的自我究竟是什么样的?那么你们心中的大圣是什么样的呢?是英雄?是魔头?是神?是人?是智者?是少年?

  我觉得,他是一个孤单的孩子。一个孤单,有能力,爱玩,热情单纯,没大见识,如你如我的孩子。没有什么能让他真正关注甚至开心的事情,于是他玩世不恭,嬉笑怒骂,平凡普通,像个孩子一样活着。

  那么取经是哪件让他感兴趣的事吗?不知道。

  只有走过十万八千里才能找到答案。

  于是他去了。

  开始他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觉得后悔,觉得取经没什么意思。

  后来一次一次把他的心气磨没了,于是他也长大了。

  长大了之后就顺着自己从前的路走下去,不再后悔了。

  就这么简单。

  就像你我一样。

  所以取经让他找回还是失去自我呢?

  对于少年来说他失去了自我,不再是从前的侠客。从男人的角度他找到了自我,成为了英雄。

  没有对错好坏,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只是一些注定不可逆的过程,在这段旅途中生根发芽了。

  所以从题干上来说我觉得应该是失去自我,因为他不再是齐天大圣了,而是成为了悟空,成为了斗战胜佛。所以算是他失去了大圣的自我,得到了猴哥的自我。

  少年终将成长而逝去,于你于我于他都是如此。

  这也是我写下这些的初衷,希望还尚有仅存的一些少年感能留存下来,让未来的大叔偶尔再绽放一次,就够了。

  真的,就够了。

  (ps:西游记里真假弥猴王的那一章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有人说如来压的是真留的是假,也有人说压得是负面留的是正面,细细看看还挺值得思考的,有时间不妨去看看想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