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有情还是无情?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赵氤氲也始终没有走出她那间船舱,一来她还是在养伤,二来既然李弘茂已经安排了她去福州收集情报,那当然是越少人见到她越好。实际上,在李弘茂这条船上,本来也就没有几个人知道赵氤氲的存在。

  李弘茂自己倒是每天都去探望她。其实李弘茂一开始打感情牌,本意只是套路一下赵氤氲,查清楚她的真实身份和跟踪他船队的目的,后来让她去福州潜伏,那完全是一个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变数。而作为一个现代人,对于把别人当成了棋子这种事,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惭愧的,所以每天去探望她,也算是为自己减轻一点心理负担吧。

  不过对赵氤氲来说这又不一样了,如果说她最开始对李弘茂就是简单的仰慕才子亲王,这几天下来,她的感情也在迅速的发酵,以至于她都有些后悔自己非要一根筋地离开他去别的地方,他说得对,报恩什么的,在建州收集情报也算啊,至于建州重不重要,值不值得,是她能管的吗?

  但她也明白,即便大王说了要迎她入门这样的话,她又凭什么在王府中立足呢?不管是风尘女子,还是敌国的暗探,在王府中,恐怕都只能是最卑微的存在吧?既然如此,倒不如为他做点什么,至少他还能感念着她呢。

  想清楚了,也就放得下了。

  赵氤氲一路跟随李弘茂过湖过江,最后到了信州的铅山县登岸,李弘茂的大队要在铅山县修整几天,赵氤氲则悄无声息地先行离开了。

  小眉没有和赵氤氲一起走,她们见了面,小眉因为当时的伤要重一些,恢复得也要慢一些,暂时还不能上路。赵氤氲从江宁出发时乘坐的那条船是她雇的,船家在她被擒之后就已经被遣走了,但同行的还有她在涟漪舫的几个丫鬟和仆妇,都是跟了她几年的人,风寂荡盘查了她们的根底之后,让她们继续跟在赵氤氲的身边。毕竟,赵氤氲要到福州去重新开一条画舫或者私人会所,没有几个贴心的人使唤那是不行的。

  此外,风寂荡还给赵氤氲安排了几个人同行,四个身手不凡的保镖,三个身边使唤的丫鬟。这七个人都是从他们的少年团里出来的,四个保镖就不用说了,三个丫鬟里面,有两个相貌普通一些,也只能当丫鬟,但有一个相貌比较出众,尤其是十分的聪明伶俐,也会一点琴棋书画。

  风寂荡明确地告诉赵氤氲,让她好生培养,一来这女孩子暂时可以代替小眉那个角色,二来,风寂荡说她将来还有大用。

  赵氤氲又何尝不知道,这些少男少女明说是陪伴保护她的,同时也是风寂荡派到身边监视她的。但她也没有在意,因为,没有他们才是奇怪了。

  赵氤氲是在一个细雨纷纷,天色还晦暗不明的早晨悄无声息地离开的,李弘茂当然不可能去送她,但是在昨天夜里,李弘茂送了她一首词。

  当然也是抄的,柳永柳三变的《离别难》。

  “花谢水流倏忽,嗟年少光阴。有天然、蕙质兰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便因甚、翠弱红衰,缠绵香体,都不胜任。算神仙、五色灵丹无验,中路委瓶簪。

  人悄悄,夜沈沈。闭香闺、永弃鸳衾。想娇魂媚魄非远,纵洪都方士也难寻。最苦是、好景良天,尊前歌笑,空想遗音。望断处,杳杳巫峰十二,千古暮云深。”

  此时的赵氤氲,正坐在一辆遮蔽得十分严实的马车中,手里捧着李弘茂写给她的词稿,泪如雨下。她知道自己身份卑微,不过,有了这首真正专为她写的《离别难》,她觉得自己此生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而此时,李弘茂也坐在铅山县为他提供的临时居所里,看着自己昨天写下的这首词出神。前世里虽然谈过很多次恋爱,但也没有哪个前女友说他渣的,反倒是他每每都是失恋的那一个,不过这一次,他觉得自己确实有点渣了。

  此时,站在李弘茂身旁的,则是他的心腹和谋士李寂城、风寂荡和韩山寂。李寂城把在后勤、财务方面很有天赋和执行力的黄寂原也算上,说他们四个人就是他的四大天王,李寂城是持国无敌,风寂荡是多闻无双,黄寂原是增长无量,而韩山寂则是广目无边。这当然不是什么实锤的封号,不过少年人们也就好这一口,南天门四大天王呢,这得有多牛。

  “大王,不可动了真情。”韩山寂作为最晚加入,但也是见过的世面最多的一人,看着李弘茂对着自己写的词发呆,直言不讳地提醒了一句。

  在他看来,这些天李弘茂在赵氤氲身上花的时间太多了。韩山寂从他叔叔韩熙载那里得到过李弘茂他们一家,尤其是他爹李璟、他弟李煜都是多情才子的评价,但做大事的人,怎么能如此儿女情长呢?

  风寂荡那没有情绪的声音却说:“大王这一步棋下得极好,未到建州,已落子福州,大王的眼界,非凡人能及。”

  李弘茂哈哈一笑,说:“我以为溜须拍马这种事情,只有韩山寂这没脸没皮的家伙才会,没想到寂荡你的水平也很高嘛。当然我也知道你是在提醒我,不要对一粒棋子动情,但你们要知道,这世事如棋,谁不是棋子呢?”

  他收起笑容,略微严肃地说:“君子予以义,小人予以利,但这世间,又岂是只有君子小人?做大事者固然不能儿女情长,但一个过于绝情的人,也做不了真正的大事。这一点,你们要记住了,今后什么时候觉得我太无情了,也记得提醒我。”

  风寂荡、李寂城和韩山寂三人均默默点头,各自思忖,过了一会,韩山寂说:“大王,建州那边前来迎驾的车船人马,今日晚些应该到铅山县了。”

  李弘茂是亲王就藩,沿途军州有人接驾自是不免,而建州作为他的属地,那里的地方官当然也不可能等他到了地方才表示欢迎,当然要说当地的官员真有多欢迎他这得两说,但李弘茂在京师江宁名声太响,都知道这是个飞扬跋扈的骄横皇子,就不是真的欢迎,也得做出非常开心的样子。

  何况除了李弘茂本人外,和他同行的还有一堆永安王府的属官,以及即将就任永安军节度使的王崇文一行人。王崇文本来比李弘茂晚了几天离京的,不过李弘茂的队伍庞大,走得比较慢,也就被王崇文追上了。这浩浩荡荡的大几千人,建州方面当然也是不敢怠慢。

  不过迎接的大队等候在分水关已经是极限了,到铅山县来的,只是前哨而已。

  其实建州方面现在建制也比较乱,毕竟是去年才征服的新领土,闽国的旧人、留守的驻军、新委派的地方官,又要撤并原来的州县,又要成立新的永安军,人事变动就跟走马灯一样,乱得也是一团浆糊。

  但是乱对于李弘茂来说也有好处,那就是浑水摸鱼。

  他需要人才,“四大天王”什么的,他自己很看重,他们也很有潜力,但毕竟都是幼苗,他现在夹袋里真正拿得出手的就一个郭廷谓而已。郭廷谓可以治军,也可以理政,但就他一人,毕竟太单薄了。

  在脑子里里翻了一下历史书,依稀只记得大概的李弘茂对韩山寂说:“打探一下,闽国旧人里,陈诲现任何职。”

  陈诲这个人,李弘茂记得后来做了南唐的剑州刺史,后来又做了建州节度使,也算是个能文能武的,而且还有个儿子陈德诚也能打,后周南征时陈德诚在寿州阻挡周军,也是一员干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