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上元节的晚高峰

  上元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有多古?李弘茂也没有专门研究过,但他记得似乎西汉的时候就有,到了唐代就已经很隆重了。

  南唐富庶且多文气,元夕花灯焰火更是冠绝一时。

  但一想到长兄李弘冀连正月十五都没过就回地方上班去了,李弘茂就觉得皇家的日子也挺不好过的……

  要不是因为东宫之争,李弘冀根本就不用被派到地方上去。而李弘茂自己也是过完正月就要走,而且这一走,就是无召不能回京,说不得也就是一辈子。

  李煜似乎就没有这样的烦恼,或者他是假装这些事情跟自己无关吧,上元节这天,他是午时一过就来到了李弘茂的王府里,催着李弘茂早点出门。

  “七哥不一起?”李弘茂看到平常都喜欢跟在李煜身后的李从善没有来,就随口问了一句。

  李煜很嫌弃地说:“七哥还小,要是把他也带上了,娘娘必不许我们出宫!”

  “说的也是。”李弘茂也有点无奈,毕竟他们今天是去娱乐场所,李从善还是小屁孩,当然是不合适的,但是六哥你确定自己就合适吗?

  合不合适不好说,反正李煜也是准备得很充分,他就没穿王袍,而是换了一身普通士子的白色袍服。

  白衣在这个时代就是什么都不是的意思,说士子都是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但就这么一身普通人穿的衣服,在李煜身上效果就完全不一样,这小哥哥在李弘茂眼里还是个小学生,但皇家营养好,李煜也比同龄人高大半个头,白衣翩翩,风雅俊逸,任谁都不会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

  李煜只带了两个随从,也装扮成普通家仆的样子,但李弘茂一看,那就是日常跟在李煜身边的两个中年太监。他不禁皱了皱眉,问:“六哥就只带他俩?”

  李煜笑道:“人要是多了,前呼后拥,暴露身份且不说,那可就唐突佳人了。”

  李弘茂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你小小年纪,倒挺能为“佳人”着想的。

  李煜又说:“二哥也别多带人,尤其别带亲事府那帮莽汉,别让他们身上的浑浊之气煞了涟漪舫的美景。”

  这话怎么听起来那么耳熟呢?李弘茂不禁想起了宝哥哥说的那些话了,什么女儿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看来源头还在李煜这里。

  不错,李弘茂心说出门在外,安全第一,不要以为江宁是南唐的国都,而且几十年没打过仗就以为万无一失。当然,他也明白真要像那天去黑云都大营那样带几百名甲士去,那就什么都别玩了。

  想了想,他就决定带上李寂城和张初晴。他们俩现在就是他的贴身亲卫,原来的贴身亲卫都被他们取代了,就是字面上的取代,因为之前的亲卫打不过他们。

  除此之外,他又悄悄吩咐张云德另外带一队亲卫暗中跟着他们。

  他怂,他怕死,他觉得不丢人。

  至于冯延巳的上元诗会,李弘茂决定放弃。想了几天,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博取周宪的青睐,倒不如索性先放下,他妈的计策也不妥,毕竟这是上元节,满大街人来人往的,就这么去抢人,他怕他皇帝老爹把他灭了。反正周宪也就十一岁,怎么都还有几年的时间可以运作。

  不过心里还是有点烦,尤其是想到他妈说周宗那个老狐狸,断不肯把周宪嫁给他这个垃圾股那些话,想起来就心塞。

  “大王不必替安定郡公担心。”张初晴换了一身男装,看着颇有些俏面小郎君的感觉,她看着李弘茂脸色不善,还以为他是手足情深正在担心李煜,就对他说:“安定郡公的那两名内侍,都是练内家功夫的高手,等闲十来个歹人近不了他们的身。”

  “真有内家功夫这个说法?”李弘茂顿时来了兴趣,那两个太监一个圆圆胖胖的,就跟个招财猫一样,另一个沉默寡言,瘦得跟竹竿似的,给张初晴这么一说,他瞬间就想起了《鹿鼎记》里的胖瘦头陀。

  张初晴这几天在李弘茂身边稍微自然了一些,一看到李弘茂那种过分热烈的目光,顿时又有点无措,低下头说:“武学之道,博大精深,自然有分别。”

  李弘茂呵呵一笑,问:“那你们练的是内家还是外家?”

  张初晴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得说:“大王,俺们是军将,和他们走的不是一条路,从小打熬筋骨,练的是进退杀敌,但凡是真出手,那就一定是你死我活。”

  李弘茂笑了起来,说:“也就是说,先前的亲卫找你麻烦,只打折他们的骨头,已经是你手下留情了?”

  张初晴没说话,不过少年人那种傲娇还是有点掩饰不住。

  李弘茂哈哈大笑,不过“内家功夫”这个说法,还是让他有点着迷,没办法,他们这一代人都是看着金庸小说长大的,但又总觉得传统武术都是花拳绣腿。他现在心痒得很,如果可以,他倒宁愿拿李弘冀送他的两个美婢去跟李煜换那两个会武功的太监。

  他又忍不住看向张初晴和李寂城问:“那你们俩打过吗?谁更厉害?”

  李寂城跟在李弘茂身边也有三年了,他的本事李弘茂自然是知道的,但他对张初晴这个小姑娘的武艺也好奇得很。

  张初晴看了看李寂城,摇头说:“没打过,但那日李亲事(李寂城的职位是永安王亲事府正八品执杖亲事)在营前出手,我接过李亲事一招,力道上我跟李亲事没法比。”

  李弘茂笑了笑,又问:“你不要跟他这么见外,在我这里,你叫他李大郎也可以,觉得不好就叫李大哥,李亲事那太生分了……那你们俩打得过六哥的两个内侍吗?”

  张初晴微微摇了摇头,坦率地回答说:“若是比武,我们一定会输。”

  李寂城补充说:“但若是搏命,我们四人中,他俩必死,我俩能活一个。”

  李弘茂无语地看着李寂城,天已经被他聊死了。不过他也知道李寂城说的是实情,学武的本质就是使自己强大,强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战斗中能杀死敌人,所有不见血,不死人的比武,说白了也只能是表演。

  等到他收拾出来,李煜在外间早已等不及了。他们从永安王府的侧门出去,穿过平常用来采买的宫门,到了皇城外面,那里已经有一辆装饰得十分豪华的双马马车等候在了那里,当然,坐车的就是李弘茂和李煜,他们的四个随从都只是跟在马车背后步行而已。

  出了皇城,他们就沿着宽阔的御街一直往南。御街的两侧大都是各衙门的官署,还有王公大臣们的府邸,可以说是高端住宅区了。此时一整条御街都已经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的气氛,相对而言,御街上的行人并不多。不过当他们走通了御街,又过了御河上的两座桥,往东南方向转过弯,情况立马就不一样了。

  这时候天色其实也还早,正午刚过,黄昏未至,可街上早已经行人如织。不光是路两旁的店铺挂满灯笼,就是那些临时的摊贩,也用木杆支撑着挂出灯笼来,各种各样的商品更是琳琅满目,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商贩们的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各种表演杂耍的摊子也铺张开了,虽然还没有开演,但已经有不少人围在一边议论着想要知道有什么新奇的节目。

  更让李弘茂叫绝的是,他们的马车还没有行驶到那些画舫驻泊的码头,竟然就被堵在了半道上。

  “二兄,都怨你。”一直都表现得比较温文尔雅的李煜此时也不禁对李弘茂表现出了不满和抱怨,说:“都说了早一点出门,你非要磨磨蹭蹭的,这下可好,若是到得晚些,涟漪舫我们就上不去了。”

  李弘茂笑了笑,晚高峰堵车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日常经历,没想到穿越了竟然还会遇到。

  当然最让他好笑的就是李煜那种着急的样子,忍不住说:“六哥,何必着急,就算上不了涟漪舫,这花市灯如昼,哪里不是人间美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