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游园余波

  以前的吴庸就是普通大众的一员,走在路上都不显眼那种。哪里像现在这么受欢迎啊?!虽然不知道怎么处理,反正照单全收就好了,拒绝别人不礼貌。

  不过是要走了,再不走感觉今晚就走不了。虽然吴庸也不是啥正人君子,共度良宵这种事真来了也不会拒绝,但是被女神知道了还是影响不好。

  和李世安说了一声,让他利用身材优势开出一条路来,而吴庸在后边跟着,他一边挤出人群,一边还在收着少女们的礼物啥的,手上实在是拿不了,只好让小丫鬟收着,别人一边送,他转手就递给小丫鬟。慢慢的走路就变成了跑步,后面还有一群女孩子追着。

  而此时没有人发现,吴庸写的两首诗词原稿正被人偷偷卷了起来收走。等其他人想起来原稿的意义时,原稿已经不见了踪影。

  一行人好不容易走出了庄园,正在门口等候的李叔看到自己少爷走出来,走上前去打算汇合,没想到少爷打了声招呼,便拉着小丫鬟撒腿就跑,让李叔摸不着头脑,直到看见后面还跟着追来一些女子。错愕一番,自己也只能跟着跑了。

  于是乎,林城的中秋节街道上出现了很特别的一幕,几个人被一群女子追着跑,不知道的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

  好不容易躲过那群热情的少女,一行人来到一个巷子停了下来。吴庸深深吸了一口气,终于缓过气来。没想到古代的女孩子如此奔放热情,看来自己误会了这个时代,他如是想到。

  “老吴,兄弟,好兄弟,你以后就是我的亲兄弟,以后你指东,我绝不往西,只希望你能念在兄弟一场,给兄弟留点汤渣……”等确认没人追来后,李世安激动的拉起吴庸的双手说道。

  “好说,好说……”吴庸敷衍的松开了李世安的手。

  “少爷这些东西怎么办啊?”一旁的小圆拿着刚才收到的纸筏和手绢什么的问道。

  “这些东西随意丢了也不好,回去你自己看着处理吧。”吴庸看着眼前的这些东西,自己留着也没什么意思。

  “哦,好的少爷。”小丫鬟开心的回答道。

  “唉,我怎么这么受欢迎呢!”

  “要是在现代,就算不是个明星,最少也是个网红了。”吴庸自我感叹到,这年头才子最吃香。

  随后一行人从巷子里走出,没入人潮之中。

  今晚的中秋夜,林城显然是一个不夜城,所有的商铺基本上都会通宵达旦的营业,毕竟像这种节日,人们的消费会显著提高,一晚的营业额抵得上数日。特别是像酒楼青楼那些娱乐场所,今晚必定能赚得盆满钵满。

  而正在在热闹的街市闲逛的吴庸,自然不知道此时有几个人正围坐在一起,研究着他刚才写的《木兰花慢》和《春江花月夜》。

  桌上摆放着的正是刚才被人趁乱拿走的原稿,几人之中有一位便是吴庸的顶头上司,刚上任的林城县令陈大人。

  “没想到在小小的林城,居然有人能写出如此诗词,真是卧虎藏龙啊。”一位老者看着眼前的诗词感叹道。

  这位说话得老者曾任翰林院学士,门生遍布全国,其中不乏朝中高官,就算是南粤府知府见到他也要尊称一声“老师”。

  “这首《木兰花慢》虽比《水调歌头》稍逊一筹,但也是一流的咏月词,当世无人能及,而这首《春江花月夜》只怕能称得上咏月诗之最。”老学士说道。

  “《春江花月夜》这诗当得上咏月诗之最,以后的咏月诗只怕脱离不了这首诗的影子,而《木兰花慢》这首词在我看来,比起《水调歌头》不分上下,切入角度独特,想象力丰富,可谓是新颖别致,境界深远。”另一位在座的老者说道。

  “那日我到吴兄府上拜访时,吴兄还曾言自己的儿子不学无术,整日游手好闲,希望在我手下谋个差事,好让我教导教导他,碍于情面,便让他到我手下当个主薄……”陈大人笑着插话道。

  “没想到吴兄误我,如果他儿子这都叫不学无术的话,怕是明国也找不到有学识的人了。”

  “昨日吴庸送我的月饼盒上也刻上了两首诗,我还以为是同名同姓之人所做,今日才知道是他本人所做。我一想到这,就可惜昨日正好碰到我一位世侄女,他也给送了一盒出去,让我看不到另外一盒写的诗词如何,真是遗憾。”陈大人感叹道。

  “哦,还有这样的事!”老者闻言,微微一愣。

  “可还曾记得写的什么?”坐在一旁的另一位老者问道。

  “自然是记得的,俱是不可多得的咏月诗,我这遍写出来给二位大人鉴赏一番。”陈大人说完,思索一番,便拿起桌上备好的毛笔,沾了沾墨汁,把诗词写在空白的宣纸上。

  不一会,两位老者拿起陈大人写好的宣纸看了起来。

  “没想到啊,还是小瞧了他,单以诗词一道而言,明国上下无人能及!”老学士感叹道。

  “如果他的其他学识也能如他诗词一道一样出众,怕是前途不可限量。”另一位老者也感叹道。

  “没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学识,断不可能写出这么好的诗词。”

  “没想到你一来上任就碰到这种好事,想必工作会轻松不少。”老学士对着陈大人打趣道。

  “我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向老师讨教……”陈大人起身向老学士拱手道。

  ……

  中秋游园会是林城文人学子的聚会,但也不乏一些其他地方的学子参加,就像李成甫那样,因此这里的消息很快便传了出去。

  在吴庸还没回到家的时候,消息就已经传得满天飞。世上没有什么密不透风的秘密,就连老学士等人的谈话也都一并传出。

  《木兰花慢》和《春江花月夜》本身就很适合唱出来,所以青楼妓院很快便有了这两首诗词的调子出来。

  有些没有去到游园会的才子佳人,听到现场传来的消息后,纷纷捶胸顿足,恨自己没有赶上这一幕。特别是那些待字闺中的女子,美目流光闪烁,纷纷想到了什么,异彩不断。

  而此时话题的主人公已经回到了家中,分别前还不忘让李世安打听清楚苏灵雨的信息,李世安立刻信誓旦旦的表示包在他身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