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春江花月夜

  “接下来谁上?”苏昊问身边的这些才子。

  这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迈出一步。

  苏昊很不甘心的看着,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若是以前,他的水平也就比吴庸高一点,之前花大价钱从京城名家那里买来了一首词,本打算用来对付吴庸,按计划他准备最后一个出场,让吴庸输得体无完肤。谁知道吴庸今晚像吃了猛药似的,那么生猛,现在他也是骑虎难下。

  一时间在场众人都默不作声。

  “林城学子也不过如此,小小文斗输了一场便止步不前。”突然,人群中一人出声。

  人群从中间自动分开,一人从中间走了出来。长得很符合人们心目中的那种文人气息的帅哥,拿着一把扇子,皮肤白哲。

  “是他?”

  “他是谁?”

  “李成甫。”

  “他是南粤府排名第二的才子。”

  “他怎么来这里了?”

  众人见到来人议论纷纷。

  “没想到这次受友人之邀,来到林城做客,居然能遇到这么有趣的事情。”李成甫走出来后向大家拱了拱手。

  “在下李成甫,敢问兄台姓名?”说着便向吴庸拱手问道。

  本来吴庸已经胜券在握,突然杀出一个程咬金自然是不爽。但见别人这么礼貌,吴庸自然也不好意思不回礼道:“在下吴庸。”

  “原来是吴兄。”又客气的拱了拱手。

  “吴兄这首《木兰花慢》实在是写得太好了,甚至可以说媲美《水调歌头》……”

  “客气,客气……”这李成甫人不知道怎么样,倒是礼节很足,吴庸心里想到。

  “虽然我不清事情起因,但我辈读书人,如果因为一些小小的失败,便失去信心,那以后如果治国平天下……”在场的林城才子被他说得都低下了头。

  “这人不去当官可惜了!”吴庸心里想到。

  “说得好……”苏昊此时见有人出头当然附和一番。

  “李某不才,愿与吴兄比试一番,即便可能不敌吴兄,但李某愿意一试,只为坚定读书人的信念。”李成甫微笑的说道。

  “先抬高对手,再贬低自己,又说了一大堆道理,这样赢了更加光彩,输了又不落面子,这人好重的心机啊……”吴庸闻言,心里想到。

  “好,实在太好了,有李兄在,肯定也能做出媲美《水调歌头》的咏月词。”苏昊很有心机的不提胜负,只抬高了李成甫,显然是很懂李成甫的性格。

  果然听到旁人赞美的李成甫,扬手将扇面铺开扇了扇,享受着众人的吹捧。

  “接下来怎么比?”吴庸很不合时宜的打断了李成甫的陶醉。

  “比……”苏昊正想说话就被李成甫拦住。

  “既然刚才已经比过词了,再比词恐怕不妥,这次主题不变,就比诗如何?”被人打断的李成甫好像毫不生气的样子,扇着扇子,淡淡的说道。

  “果然,这家伙明知比词比不过,就打算另辟蹊径比诗,还说的那么冠冕堂皇,果然不是什么好人。”吴庸绝对不是因为别人长得比他帅那么一点而嫉妒人。

  “你先来……”

  “那李某就却之不恭了。”李成甫很礼貌的拱了拱手,便开始下笔。

  只见李成甫一番笔走龙蛇,气势十足,再加上他那帅气的容貌,惹得一些围观的女眷纷纷羞红了脸。

  “呸,长得帅了不起啊……”吴庸心中暗暗不岔,余光偷偷的看向自己的女神,见苏灵雨脸上毫无波澜,这才放下心来。

  对于他来说,这里的所有人都比不上苏灵雨重要。

  说时迟那时快,李成甫便写好了一首诗,众人见状拿来纷纷传阅。

  “好诗。”

  “不愧是南粤府排名第二的才子。”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做出质量如此上乘的作品,真的很不简单。”

  “我愿称此为今夜最好的咏月诗。”

  “诗和词不同,在做词一道上深有造诣,不代表在作诗一道上也能如此,吴庸恐怕悬了。”

  众人看了李成甫的诗后议论纷纷。

  只有苏灵雨知道,吴庸最擅长的恐怕不是词,而是诗。

  ……

  “这小子心机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才识却是实打实的。”吴庸看着眼前李成甫写的诗心里感叹道。

  “吴庸,怎么样,要不要认输?”看到吴庸看着李成甫的诗这么久,苏昊以为吴庸自愧不如,便问道。

  “认输?开玩笑!”其实刚才吴庸在看着李成甫的诗词发呆,是在脑海中找合适的诗出来。

  他不打算拿出之前刻在月饼盒上的那些诗来,主要是他忘记了是把哪盒月饼送给了苏灵雨,他不想现场写一首苏灵雨知道的诗出来,因此只能写一首新的。

  《月下独酌》被人写过了,也是不能写的,还有什么呢?

  有了,吴庸突然想到一首诗。

  只见吴庸开始落笔,众人对此也不抱有太大的希望,只有苏灵雨此时特别想走到吴庸旁边看他写什么,只是少女的矜持让她没有这样做。

  这首诗号称咏月诗中位列第一,至今无人比肩,因为诗比较长,所以普通人传唱程度比之其他朗朗上口的诗词较低,可能是这个原因,疑似的前人穿越者才没有写出来吧。但不可否认的是,此诗乃巅峰之作。

  ……

  “好了。”吴庸看着眼前自己写的诗词,满意的点了点头。

  身旁的李世安此时还不知道吴庸心中的女神是苏灵雨就是傻了,所以他很知趣的第一时间把吴庸的诗拿给苏灵雨看。

  苏灵雨不疑有他,拿起手中的宣纸,首先入目的便是《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

  旁边也有不少人也偷偷在看,想知道吴庸看了李成甫写的诗后写了什么出来对应。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一人念着念着,声音越来越小,不多时那一片便安静了下来,有人疑惑,又凑过去了看。渐渐的,现场便安静了下来。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漫江树。”

  此刻整个庄园的人都围在这里,但却与外面热闹的街市截然不同,静得能听到虫鸣的声音,甚至还能听到一两个人咽口水的声音。

  ……

  “我输了……”一句话打破此时庄园的宁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