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装饰书房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什么?巫一刀?”众人听到容远“巫一刀”三个字,顿时打了一个激灵。

  这几年,巫一刀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没想到今天竟然亲眼目睹了!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是假的?不可能!”听容远得信誓旦旦,苏长庚像疯了一般。这玉佛可是花了大价钱,几乎倾尽所有流动资金才淘到的,若真是假的话,他离破产不远矣!

  “不信,你可以看看玉佛左耳耳洞内测,那里有你想要的东西。”容远语气不轻不淡,虽然他入这行不久,可见到一夜暴富的不少,见到顷刻间家破人亡也不在少数。所以投资有风险,古玩需谨慎,像苏长庚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苏长庚一听,不错,看了再。

  结果他端起玉佛,拿起七十二倍的显微镜,目不转睛地盯着玉佛耳洞内测,但愿那毛头子的字不会出现。

  只是,社会是残酷的,现实是残忍的,他的奢望注定是没有结果的。

  在七十二倍的放大镜下,“巫一刀仿”四字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刺眼!

  “假的,真是假的。”苏长庚整个人都呆了,双手一松,“哐”的一声,玉佛掉在桌子上,幸好无啥大碍。

  不一会,苏长庚便整个人瘫软坐在地上,嘴里不断囔囔着假的几个字,像受了刺激的疯子一般。

  唉,又是一个可怜人。容远轻轻摇头叹息,上前一步,手指一动,在苏长庚的神门穴上一,苏长庚立刻昏睡过去了。

  神门穴可治失眠,可以安神,苏长庚突然受到的打击太大了,一时间接受不了,容远只好帮帮他,不然这社会又多一个疯子,甚至有可能会出来报复社会。

  燕无涯也没想到,玉佛的耳洞里居然有字,他辨认出这玉佛是假的,完全因为他对这玉雕雕工的认知,那刀工比起陆子冈来,差远了。

  燕无涯也连忙拿起七十二倍的放大镜来观看,结果越看越是震惊。这年轻伙子明明才随便看了一眼,怎么就能把那四QQQQ,◇c↓o个字看得如此清楚,就是自己也做不到!

  后生可畏,实在是后生可畏呐,难怪刘尚琨那老不死这般看重他,还与他称兄道弟,就凭这一手,确有那资本矣。

  苏晚歌则是很无语,好吧,本以为终于有机会看到陆大师的神作,结果又被容远给破坏了。第一次如此也就算了,可第二次还是这般,竟然同一个人仿造同一位大师的杰作,结果还是被同一个人给识破,这也太巧合了吧!

  尼玛的,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还能不能乖乖的淘/宝捡漏?

  “远哥,大哥,亲哥!您就这么随便地看一眼,居然把这么的字看得一清二楚,您是不是有透视眼?”

  “远哥,您这透视眼的绝技,什么时候教教我,让我看看方含景穿的是什么颜色内……”着,苏晚风连忙捂住嘴巴,大姐还在这呢!

  果然,苏晚风发现大姐苏晚歌那似笑非笑的眼神盯着自己,貌似期待自己把话完。可也只有苏晚风知道,姐姐这眼神代表,那可是比吃人还要可怕。

  ……

  ――――华丽丽的切割线――――

  离开潘家园后,容远独自回到苏家当诊金送给他的香山清流别墅。

  取出《山溪待渡图》,直接挂在书房的墙壁上,顿时,整间书房变得无比清凉,就像方才是六伏天,在太阳底下曝晒,突然来到一棵茂密的百年老树下乘凉一般,清爽无比。

  嗯,比空调风舒服多了,真正的自然风,无污染,无雾霭,隐隐还能听到山涧潺潺流水声。妙哉,妙哉!

  只是这关仝大师的《山溪待渡图》一挂上,旁边的那些现代普通名人的作品就黯然失色,甚至有种狗尾续貂的破坏美感。

  最后,容远实在忍不住,把那些现代名人的作品取下,直接扔到一边去。随后拿出上好的宣纸与狼豪笔,大笔一挥,作画写字去了。

  两个时过去后,容远凭印象画了一副《三百里江山图》。这《三百里江山图》是当年画圣吴道子所作,容远得到画圣的传承后,很自然地把这副画画出来了。

  相传,天宝年间,唐玄宗忽然想起蜀中嘉陵江山清水秀,妙趣横生,甚是想念。于是命令吴道子,乘驿传赴嘉陵江绘画去了。

  到了嘉陵江,吴道子漫游江上,纵目远眺,此地好山好水,一幕一景地掠过,当时的体会与感受,便深深烙印在心上,也不急于绘制草图。

  当吴道子游览完嘉陵江的山山水水之后,回到长安,玄宗问他绘画的情况时,他回答:“臣无粉本,并记在心。”

  唐玄宗命他在大同殿壁上绘画。

  吴道子可不是将嘉陵江山水表面罗列一番,而是把握住嘉陵江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引人入胜的境界,即把这一带的山川壮丽优美与自然特色作了高度的概括,凝神挥笔一日而成,三百里嘉陵江的旖旎风光跃然纸上,唐玄宗看了啧啧称赞,惊为神作,犹如身临其境,又一次游访嘉陵江一般。

  在此之前,大画家李思训擅长山水画,也曾在大同殿壁上画嘉陵江山水,虽然画得也十分奇妙,可那是几个月后的事了,不如吴道子画得又快又好。

  因此,玄宗颇为感慨地:“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玄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

  这就是《三百里江山图》的来历,也称《嘉陵江图》,或《三百里嘉陵江》。

  尽管《三百里江山图》占据书房很大一块墙壁,可还有两块比较空白的地方,于是容远又提起笔,迅速书写。

  只是,他这次书写的不是画,而是书法。

  十分钟后,一副长一米五,宽八十厘米的行书跃然纸上。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在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没错,这是书圣王羲之有着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集序》,只是,这《兰亭集序》与如今通行版本有很大的区别。

  通行版本的《兰亭集序》,因为过度的追求求真,错字也临摹进去。可容远这个版本,不仅没有临摹在里面,就连里面的字、词也比通行版本连贯一百倍,精妙一百倍!

  做到真正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u兮若流风之回雪。”

  如果被真正懂书法的人看到,一定会惊叹,这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行书,这才是真正的王羲之真迹!

  如今的通行版本,比起容远书房里的《兰亭集序》来,简直是萤火之光与皓月之辉,根本没有可比性!<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