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坦克‘水土不服’

  中国武器,设计制造走的是苏联的路线。</p>

  也就是国家企业控制生产,从国防战略思路上对武器性能做出要求然后设计武器。</p>

  而不是西方那种厂家先出武器再让军队去挑的模式。</p>

  简而言之——武器设计生产完全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p>

  实行自上而下的武器设计理念。</p>

  举个简单的例子。</p>

  t34坦克的设计思路就是这种思维模式下的产物。</p>

  宽履带、皮实、耐用、粗糙、易学会操作、适合大批量生产。</p>

  修理简单。</p>

  最关键的是适合于苏联人创立的大规模机械化兵团战略思想。</p>

  很多人都说将军元帅喜欢指挥t34,不因为别的,就是因为t34就是为了大兵团作战设计的。而且符合当时苏联人坦克手素质低下,毛躁,保养力度差,沼泽平原广布,冬天超级冷等等条件。</p>

  一句话,t34从设计第一天开始就是为了苏联本土的大兵团机械化作战而生的。</p>

  符合苏联国土防御和战略思维。</p>

  而中国的96式同样也是走的这个思路。</p>

  重量轻(和同级别坦克相比)体型比较窄小。一次性加油后可驾驶时间长。</p>

  穿山越岭能力优异。</p>

  适合我国多山多丘陵以及南方河网密集地区西北沙漠等复杂地形。</p>

  曾经有人说过</p>

  “如果艾布拉姆斯来了中国怎么办?”</p>

  懂坦克的兄弟们可以笑着告诉他。</p>

  “你小子别瞎操心了,他们过不来。”</p>

  这是真的。</p>

  因为坦克运动从来不是自己走,而是靠铁路运输。</p>

  极少数情况靠平板车拉着走。(因为平板车的价格贵的要死而且很容易坏连以色列也仅仅是四辆坦克配一个平板车。)</p>

  而中国的铁路是窄轨,中国的铁路上拉坦克的列车只能够96式勉强上车,如果换了玩宽轨的俄罗斯坦克、美国坦克,他们的坦克根本连我们的列车都上不去。</p>

  就算从本国来来都不可能。</p>

  因为铁路岔轨间的那些信号灯等东东就是干这个用的。</p>

  我国的铁路线从设计之初开始就考虑到了战争爆发时敌人的坦克会利用我国铁轨攻击我国。</p>

  所以……哈哈哈~</p>

  从中国坐火车去俄罗斯,列车要从一个车跪拉到另一个车轨上去。</p>

  如果是我们的坦克也没问题。但是如果反过来……</p>

  俄国的坦克会直接从我们的列车上掉下来的~美国的也一样。</p>

  俄国拉到中国的坦克列车拖车都是特质的。死贵死贵的~不可能大批量生产的。</p>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俄军演罕见俄国坦克,一个是为了‘保密’,一个是拉不过来呀~连我们先让他们过来都过不来~</p>

  要是我们不想让他们过来就更过不来了~</p>

  扯远了,总而言之一句话。</p>

  96坦克是基于我国国土安全防御设计的坦克。</p>

  从西藏高原到吐鲁低地,从南方的合川网到北方的戈壁沙漠。从漠河零下四十度的寒冬到南方五十多度的炎炎夏日,从北方平原到南方丘陵山地。</p>

  我们的伊尔76可以空中运输96坦克,我们的气垫船可以载着她沿海登陆。</p>

  她几乎适用于我国所有地区。</p>

  她的发动机马力不是很大,但是却足够使用。</p>

  最值得骄傲的是那门125毫米主炮。</p>

  操作瞄准极其简单。</p>

  坦克兵开玩笑说,从连炊事班拉个人出来都能打好。</p>

  那可是一门连炊事班长都打出10环的神炮。</p>

  威力更是没的说。祖国的的骄傲</p>

  这种设计十分傻瓜化,因为自动瞄准系统的辅助,可以大大缩短炮手的培训时间,缩短射击反应时间。</p>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坦克在射击比赛时一惊群雄的原因。</p>

  实在是我们的那门炮的火控系统太厉害了。</p>

  因为所有的计算都是电脑给搞定了,炮手只需要‘套环’就好了。</p>

  而生存能力也很强,96式易修理,在新一代坦克中也算是很抗造的。</p>

  唯一需要指出的问题是他的传动轴齿轮有些太平了。这样在高速行进中履带容易从卡槽中脱离出来。</p>

  但是这个设计是为了为了给坦克‘穿胶鞋’设计的。</p>

  因为一辆全副武装的96坦克用战斗履带过公路时会给公路造成很大的破坏。</p>

  为了保护公路坦克履带要‘穿胶鞋’。</p>

  这也就是96传动轮上空隙大的原因。</p>

  但是对于这个问题并不是不能克服的。</p>

  北方四大军区因为要在平原作战,地面大多时候又很干很硬,需要快速推进,为了让96跑快又不‘掉鞋’。会把履带绷紧。</p>

  而南方军区的96坦克因为经常过泥潭和水网履带上会有大量的泥水,为了防止履带板间摩擦力太大会把履带调松一些。</p>

  也同样是因为南方坦克兵训练时以复杂地形为主,不提倡高速运动,造成南方坦克兵开坦克‘秀气’的特点。</p>

  这其实很正常。如果开快了总是蹦断履带驾驶员和修理员都是会被骂的。</p>

  而这也就是我说选错部队的造成的‘水土不服问题’</p>

  南京军区的坦克训练主要针对河网密布的地区,雨量大,地面基本上都很湿漉。</p>

  所以南京军区的坦克一般情况下习惯于把坦克履带调松。</p>

  这已经是习惯了。</p>

  而当这些南京军区的坦克兵到了俄罗斯问题就来了。</p>

  俄罗斯的地形基本上全都是大平原。</p>

  除了部分沼泽地外大多数地区都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下的旱地。</p>

  在这里的坦克训练不注重复杂地形下的操作性,而是注重高速推进下的运动能力。</p>

  而俄罗斯的坦克训练场也完全是为了这套‘高速飙车’训练而设计的。</p>

  从南方湿地复杂地形过来的中国南方坦克兵完全不适应这种‘飙坦克’式的训练。</p>

  依然把履带调的很松,鞋带不系紧就高速跑步,于是……</p>

  坦克掉鞋了。</p>

  请有心者仔细观察第一场和第二场比赛时的96坦克的履带。</p>

  有很多照片,仔细观察即使不靠近也能看出来。</p>

  主要观察主动轮后方一小节履带的绷紧程度。</p>

  在第一场比赛时,南方坦克兵没有适应俄罗斯干燥硬地面下的‘飙车比赛’掉了鞋之后。</p>

  在第二场比赛时将履带蹦紧了。</p>

  这是坦克兵总结了失败经验的结果,虽然就比赛来看有些晚了……</p>

  在下一章节我们说一下几个被坑的地方和几个误区。</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