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骊州修仙界

  骊州东北方向

  一条木质飞舟在星夜下拖着淡淡光尾,疾驰在万里群山中。

  两名少年春风得意,脚踩船头扶肩御风,他们正是历经数月,一路南下的程玉和少年文华。

  他们一个月前便到了骊州,本想寻个仙山福地拜入宗门,一路上却连个修仙者的影子都没见到。

  无奈之下只得在凡俗间打听当地的神怪志异,寻找线索。

  不打听还好,一打听可不得了,骊州传闻的神怪事件有数百件之多。

  上到远古神话,下到动物成精,这些传言大都过于天马行空不可信,只有四条传闻的可信度高上一些。

  有人说,骊州西北方向的天柱山上有神仙显灵,赐福百姓。

  有人说,西南方接壤罗天国的边境上有一座吃人怪山,凡人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有人说,东南方有蜃楼山谷出现,山谷中星罗遍布,有仙人出入庄严宝殿。

  还有一条传闻听得最多,有不少柴夫、猎人、药农都看见各类神仙朝着猛兽盘踞的群山深处飞去。

  据说在群山深处有一座名为“灵泉山”的仙家福地,里面神仙众多,不可计数。

  这些神仙有的御剑,有的脚踩飞叶,有的乘风,有的坐画卷,甚至就连骑扫帚的都有。

  两人得到这些消息的第一反应便是去较近的东南方。

  那处山谷里有一个仙家大派“萤星谷”,程玉和文华二人兴致勃勃前往,却碰了一鼻子灰。

  据守山弟子所言

  骊州是泗国十三州之一,地处边境,西北两方接壤罗天,星都两国。

  而泗国境内有十一家修仙大派,其中骊州独占三家,又因接壤罗天、星都两国,此地往来修士众多,是名副其实的修仙圣地,又有小南淮之称。

  说到骊州三宗,他们分别是“萤星谷”“道衍府”“天珠峰”,三宗因特殊缘故,相互约定不允许私自招收弟子,于是便有远近闻名的两大盛会,“仙斗魁星会”“灵根降仙会”

  “灵根降仙会”两年后便在灵泉山举行,主要是为了检测修士灵根优劣。

  灵根优秀的修仙者自会成为三宗的储备人才,得到三宗栽培,一朝成仙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三宗也不是没有给那些灵根低劣的修仙者机会,这便有了“仙斗魁星会”。

  相比降仙会的和睦融洽互不侵犯,这个魁星会则是充满腥风血雨,无数人为了仅有的几十个名额争得头破血流。

  参与之人的本事不小,往往都胜过那些通过降仙会加入宗门的修士数倍,他们天生灵根低劣,只能以命相搏换取仙家垂怜,可谓是道尽了修仙一途的凄凉。

  不过这些并不是程玉和文华考虑的,他们知道,只要假以时日,正觉功大成,同阶之下难有敌手。

  何况,他们也不打算参加七年后的魁星会,因为两年后的降仙会就要如期而至了。

  程玉迎风笑道:“我仅仅三个月时间便突破炼气二层,想来灵根不差,降仙大会应该不在话下!”

  “我突破到二层时用了近一年时间。”少年文华羡慕的看向程玉,神情失落。

  有人欢喜有人愁,程玉意识到说错了话,宽慰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你方方面面都强过我,就连才智也不输我,若是再让你灵根优于我,那我如何想得开!咦?”

  地面有月光回照

  程玉细眼眺望,远处群山之间有一汪灵湖出现,灵湖在月光映照下波光粼粼。

  “莫非这就是泉山湖?”

  “走近就知道了,现在夜下四黑,看不清地面情况,若真是泉山湖,那它的源头便是灵泉山了!”

  二人欣喜的同时,程玉也慷慨解囊,取出一块视若珍宝的灵石嵌在渡风舟的飞行阵法凹槽内。

  文华见状也不含糊,丹田内大日转动,法力蒸腾而出,渡风舟底红色灵光与蓝色灵光相融,拖着淡淡紫光激射而出,显然是将渡风舟催动到了极限。

  渡风舟全力飞行,直到大半个时辰后,终于接近了灵湖。

  近观之下,灵湖浩瀚无比,怕是有百里万丈之宽,如此大的湖地里,不知是否藏有危险。

  就在他二人感慨之际,一条五丈大小的怪鱼破开水面,在湖里奔窜,没一会便有四道光柱显现,将那怪鱼困住,显然是有人在捕杀它。

  程玉和文华虽觉得神奇,但不敢近前观望,万一被这些人误以为自己有什么想法那就得不偿失了。

  四下望去,周围天空已有熙熙攘攘的各色华光掠过,显然也是与渡风舟一样的飞行法器。

  它们不论正反,方向大都一致,那便是泉山湖的尽头,一座有星光点缀,半山探入云层的庞然大物。

  极目望去,那座磅礴大山与此地相距甚远,但依旧难掩它的巍峨雄伟之气。

  它便是程玉二人苦寻月许时间的“灵泉山”。

  这一刻,二人心情难以言喻,他们在百里之外依然感受到了灵泉山的威严,它孕育着无数修士,称得上是一方母地。

  两人不在湖上停留,成为众华光的一员,向灵泉母地疾驰。

  他们大约疾行三百余里地,终于将灵泉山近况一览无余。

  灵泉山雄壮无比、灵气氤氲,常年被云雾笼罩,看不清真实面目。无数分支山脉向外延伸扩展,说是绵延千里也并不为过。

  此刻程玉二人才知道先前极目远望的并不是星光,而是难以计数的修仙者的遁光。

  大多修仙者都御器而行,只有极少数的修仙者并无使用任何法器。

  程玉知道这些并未使用法器的还能产生遁光的便是文华口中的传闻之一,筑基修士。

  他们才是真正的修仙者,寿命高达两百余年,而像他这种炼气修士顶多算是给“修仙者”这个名头添数的伪军罢了。

  一朝成仙,说的便是他们,这也是无数修仙者挤破头也想加入宗门的原因,因为只有这些宗门才掌握了升仙之力。

  普通散修若是想要一朝成仙,除非有莫大机缘,否则一生只能困居炼气,百年之后化作一堆黄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