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孙董的故事

  两个女人惊讶的瞪大眼睛,过了两秒才笑起来。

  符薇还说:“真搞笑!你编的吧?还有这种人?”

  陈莺和孙董接触的多一些,但是也说道:“我也觉得古巨伟不至于这样。”

  张良道:“还有后来呢,听不听?”

  “听。听。”两个女人立刻答话。

  张良自己先笑了,才说:“吃完肉,结完账。

  孙董对另一个朋友说:我欠你十块不还了。

  朋友一脸便秘。小丑竟是我自己!

  可是,怎么讲道理孙董就是不还钱了。”

  “咯!哈哈!”陈莺和符薇再次觉得诡异,又觉得搞笑。

  张良接着道:“朋友气的都想打孙董,可是毕竟是孙董生日。

  孙董也怕过了今天人家找他要钱。

  我就劝了劝,最后说好了,孙董把十块钱还给朋友,但是朋友掏回去的打车钱。”

  符薇想了想,说道:“你处理的还挺成熟的,你这么早熟吗?”

  陈莺却道:“和稀泥!”

  张良笑道:“你们猜还有没有后续?”

  符薇先嗔道:“快讲!”

  陈莺也嗔道:“别卖关子!讲完。”

  张良道:“好吧,本来还能分七段呢!

  坐出租车回去,计价器显示六块,司机找了四块,孙董接过去直接装兜了。

  这不合适吧?

  所以,下车以后,我和朋友把孙董摁地上了,抢走钱包拿走了十块。

  本来我以为这就结束了。

  后来得知,孙董跟着朋友走到朋友家,路上不停的磨:我把四块给你,你把十块还我。

  朋友当然不给了,还把事情告诉了我?”

  “咯咯咯……”陈莺和符薇笑连续的笑,前一个还没笑完,后面一个又逗笑了,直接笑的的肚子疼。

  这一瞬间,陈莺在想:见了弟弟总能被逗笑的。这次太有意思了。

  符薇也在想:弟弟太逗了,比陈莺的男朋友强。她男朋友只会让她生气,张良最起码能让她笑。可惜年龄有点小。

  张良才不管会不会扫兴呢,突然就问陈莺:“你为啥心情不好?”

  出于义气,符薇接话了:“十一都旅游呢,她男朋友没钱,她又被黑了四十万佣金,最后因为钱吵了。”

  符薇没说透,实际上是,陈莺没钱,陈莺男朋友就说:“我也没钱,咱不玩了。”陈莺就生气了。

  本来只是小吵,因为陈莺就提张良赚钱,让她男朋友也去应聘卖房。

  她男朋友听了也膈应,就说:“我正跟朋友筹备开公司呢?”

  然后就越吵越厉害。

  此刻,张良还继续细问呢。

  这是他的风格,喜欢拿成绩说话。现在自己已经是月入十万的人了,不管再年轻,说话的也分量都不一样了。

  后来,陈莺心情越来越差,只想喝酒。

  符薇喝的少一些,但也吐槽男朋友了。

  她的问题小一些,男朋友跟父母妹妹出去旅游了,把她剩下了。

  看来她和男朋友也是刚交往不久。

  张良这才适可而止,不讲不开心的了,只喝酒、聊天、讲故事、讲笑话、讲荤段子。

  最后,陈莺喝的有点高了,当着张良和符薇的面骂自己男朋友。

  有点遗憾的是,陈莺喝的不够多,到家时就清醒了,自己拿钥匙开的门,悄悄进去了。

  还好,陈莺母亲已经睡了,没发现。

  相对应的,张良没有太多表现的机会,也就搂着她送一送。

  ……

  一号,早会上,领导宣布:冯琴和高民正式上岗,可以进入轮排接客户了。

  这样一来,有十二个人接客户了。

  值班也要重排,冯琴主动要求和师傅一组。

  销售秘书答应了。

  不到一个小时,有个小道消息传遍了,于志今天不是休假,而是被末位淘汰了。

  冯琴后知后觉才想到,自己是最有可能下次被末位淘汰的人。

  中午,刚吃完饭,几分钟内来了三波客户。

  冯琴接的是第三波,意向很一般。

  送走客户,巡查的督导给她开了一张二十元的罚单,理由是谈客户时嚼口香糖。

  督导是关系户,不经常来,存在感很低。可是,这位督导挺精的,知道今天有新人上岗,所以…

  其实督导每个月都会开出几张罚单的,不然工作总结怎么写?

  张良过去安慰了冯琴几句,又说道:“理一理刚才那个客户的情况,今天晚上就给他打电话,再约过来,我和你一起谈。”

  冯琴一下子回血了,说道:“好。这客户能行吗?他没钱。是真的钱不够。”

  张良严厉的说:“你还有别的客户吗?不乐意算了。有那时间我坐着喝茶不香吗?”

  过了一会儿,冯琴找张良讲了客户情况。

  然后,她又讲了对末尾淘汰的担忧。

  张良道:“后面我再有按揭客户就挂你名下,你来跟,放款了咱俩对半分。每个客户分钱比例不一样,咱提前说好,免得以后引起矛盾。”

  冯琴高兴的道:“好。哎!愁死我了,早上还看见有人应聘呢。这下不担心了。”

  张良想了想,说道:一般都是连着两个月垫底才淘汰的。咱俩多配合就行。

  你发现没,很多时候两个人配合谈一组客户效果更好,但是会更累,但是肯定赚的更多。”

  挂客户到同事名下其实有风险,分单是公司直接按比例把钱打到各自账户上,挂客户是私下行为,会把一整套的佣金先发在一个人卡上。

  冯琴这次还聪明了一下,反问道:“师傅,这么一操作,高民是不是就成倒数第一了?”

  张良笑道:“看破不说破。”

  ?

  转天,冯琴把之前那组客户约来了,二十多岁的儿子和四五十岁的母亲。

  这种组合需要留意的是,谁能拍板?两个人都有可能的。

  打过招呼后,张良直接就问:“两位主要给谁看房子?到时候一起住,还是投资?预算多少?”

  年轻人说:“主要为了我工作方便,我妈偶尔住一下。上次来我也说了,钱不太够,是你们同事非要打电话让我再来看看。”

  不方便再细问母子俩各出多少钱了,张良直接聊起了房子一定会涨价。

  这会儿就这一组客户,大家有意无意的听张良怎么谈。就发现,张良的气势突然涨了,表现的又很自然,态度真诚,说话很有底气。

  关键是,他给人营造出一种你不买就吃亏了的感觉。

  大家都知道这种境界厉害,简直是教科书般的示范,但是普通人再努力也达不到。

  张良要不是重生前亲身经历过没买房的痛,也不可能讲的这么动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