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初学认字

  周玉第一次来到藏书阁。听说这是山庄保存重要书册典籍的地方,未经庄主允许是不能进入这里的。他跟着庄主指派的一名仆妇,顺利地通过守门。

  藏书阁不是很大,里排列着好几排的书架,各种书籍成册堆在一起,每本书的封面都干干净净的,一尘不染。看来是经常有人打理,阁中散发着香樟的气味,书架的木头应该是用驱虫的香樟木所做。阁中摆放着一张长方形木桌,桌上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具在。

  墙上挂着不知作家的墨宝和画作,高处凿空了几个方形凹壁,抬头能看到也堆放着书籍。角落没发现有小梯,周玉心中暗自比划高度,以自己现在的轻功,可能够不着高处的书。

  仆妇引他来到一处靠近桌边的书架,从醒目的位置伸手拿起一本外封蓝绿色的薄册,书面从上到下写着四个字,可惜周玉一个也不认识。他抓了抓头,尴尬地对仆妇说:“呃......”

  仆妇这才介绍自己:“你可以叫我黄姨,庄主知道你不识字,特意让我过来,一边教你一边把书的内容说给你听。”

  “那就有劳黄姨。”周玉拱手拜谢。

  “这本书是今年最新的《江湖新记》,我先念给你听。另外还有多册旧本,等你学会读书识字,自己再慢慢看。先到桌子那里坐下,我从头讲给你听。听说你悟性非凡,习武既然能几天掌握,想必这读书也难不倒你,只要能学会几千个常用字,日常的阅读,也就无碍了。”黄姨好像对周玉很有信心。

  “这本书记录了江湖上的各种信息,其中还有不为人知的秘闻。你听了以后,别到处宣扬。”黄姨嘱咐他,江湖隐秘最忌讳路人皆知,很多江湖新人都是倒在祸从口出这道坎上。

  周玉十分听话的点头,事关自己性命,什么话能不能说,当然得有数。随即黄姨开始对书讲述,周玉认真倾听,偶尔讲道某个江湖门派,他就感兴趣地询问,这几个字是不是念作武当派,然后手指在空中模拟划动,好像画画一样把文字的结构记下。黄姨不仅没有纠正他与常规不符合的学习方式,反倒顺着他的想法和动作,从书桌上拿起毛笔宣纸,研墨提笔,告诉他哪里画得不够完整,这个字要怎么记。

  虽然十分另类,但确实因材施教,效果好得出奇。周玉和黄姨如同良师益友,互相配合,一天结束后,周玉已经能认写几百个文字。

  这样下去,不出三天,周玉应该能从七窍不通学通六窍。

  不过认字只是基础,要想看懂武功秘籍,那还得把文字连贯起来的意思搞懂。

  ......

  接下来的几天,听黄姨说书,心中已经对江湖有了初步的认识,大感畅怀于心,江湖豪客之间的恩怨情仇,武林大会的异彩纷呈,江湖势力的明争暗斗......

  周玉心潮澎湃:“江湖如此豪迈,我又如何能偏安一处?”

  黄姨彻底开发了周玉的天赋,短短三天,周玉已经能够认识千把个字,平时写阅书信有余。周玉十分感激,隆重地给黄姨跪拜磕头,感谢她的授业之恩。

  ......

  周玉没什么行李,他把黑布包袱带上,里面是一套夜行衣,一套换洗的衣服,几本《江湖新记》的手抄副本,一瓶软骨散。他的那把铁剑在与老虎搏斗时断裂遗落在树林,已经无法找回。他和庄上照顾过他的阿月和杜鹃告别,两人都说了类似的话:“万事小心,一路平安。”

  庄主在前几日已经把该说的话都说了,几个江湖后辈初出江湖,对大佬来说不过一件小事。王教头倒是亲自送他们到山庄门口。没有说啥煽情的话,只是对武功最好的大师兄说:“路上小心。照顾好你的两个师弟。”

  徒弟三人拜别师傅。

  二师兄领他们先回自己家,周玉说要去钱庄和药铺拿行走江湖的盘缠和药品,二师兄豪气地说派家丁去就行。他已经提前让家里准备好一桌酒席,吃完就上路。

  至于为什么不去铁匠铺找铁匠拿精铁新剑,那还用说吗?周玉又没有成功降伏老虎,最后还是躺着回来的。他哪里还好意思去见铁匠。

  三人来到小镇中心,这里家家户户高墙大院,周玉还记得初到这里时,有家大宅栽种的红杏探出了墙头。二师兄回到镇上,整个人看起来更加放纵不羁,走起路来大摇大摆。

  一个仆从隔着老远就看到三人,小跑过来,站到二师兄面前:“大公子,您回来了。家宴已经备好。”二师兄面上露出周玉不曾见过的威严态度:“嗯,还有一件事,你去药铺和票号取回......”

  周玉看到仆从听命跑腿,有些疑惑:“二师兄,我本人不去真的能行吗?”

  二师兄一副地头蛇的表情,仰起头:“我堂堂朱家,此地盘踞百余年,小镇的商铺哪个不得卖我家面子,更何况你寄放在两家的东西都不算什么值钱物什。”周玉见他这样说,还能怎么办?

  走到一户挂着气派门匾的门前,周玉恰好认识,念到:“福禄祯祥。”两侧贴着门联:“五福萃华门,玉堂浮瑞气。”二师兄夸赞他:“师弟没想到你仅仅学了几天,我家门口的上写的字全都认识,怎么样?能品鉴一番吗?”周玉哪里敢卖弄他浅薄的学识,只是道:“二师兄别开我玩笑了,我能认全这些字,已经不容易。要问我写的啥意思,我都不知道,还品鉴?”

  大师兄也是半个文盲,对门联的含义一无所解。

  二师兄喊门:“福伯,我回来了。快把门打开!”然后在等开门的时间,和两人讲解到:“五福萃华门的五福,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福居的地方漂浮着满满的祥瑞之气。这就是门联的含义了。”

  大师兄和周玉连连点头。

  一个年长的老伯从门内拉开门,满脸笑容地对二师兄道:“启山回来了,怎么不见小瑞子?”然后让开身子,请周玉和大师兄进门:“这就是大公子的师兄弟吧,快请进。”二师兄和福伯解释:“我让他去办其他事了,一会就回来。”

  家里的其他主人现都住在扬州大城,这处宅子严格来说是祖宅。院落房间的布局和山庄建筑相比,明显风格差了几十年。一旧一新,倒也让周玉倍感新鲜。进入会客厅,大圆桌上已经摆好了各种菜肴。烹饪方式多样,烧、炒、炸、蒸。菜品有桃花虾仁,凤凰鱼翅,鸳鸯鸡,一品豆腐,八仙过海闹罗汉等,三人关系本就熟络,也没客气,坐下就吃,吃的热热闹闹,酒足饭饱。

  名叫小瑞子的仆从在三人吃饭途中就已经拿着东西回来了,无事安静地站在一旁,有事就倒酒端菜。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