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切都是为了北境将士

  大乾败家子正文第二百六十九章一切都是为了北境将士“董家剑南道制衣行能不能解封,全看我这次猜没猜中杀手的身份。”

  董必达阴险一笑,出了户部大门上了马车。

  马车朝司将军府而去。

  隔着老远,董必达便看到司府全府挂起白幡。

  比昨晚经过这里时,白布挂得更多。

  不仅如此。

  由于有天子的封赏,司府不再大门紧闭,不再待客。

  董必达报了名讳,便被小厮客客气气地引到了灵堂前面。

  司府穿丧服的人很多。

  但董必达一眼便看到请了丧假的司将军。

  昔日风光无限的司将军,此时两鬓白发如雪,眼神空洞地站在当场。

  让人一下子,便感受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董必达不由想到了董继祥的死。

  尽管董继祥闯了祸,但也是他的亲侄子。

  听到丧报,他优先考虑董家的得失,却也暗恨秦小满。

  更别提司将军。

  “董必达董大人前来吊唁!”

  董必达应声上前。

  行完礼节后,他看了一眼砖缝里未清洗干净的血渍,心中一悸,快步走到司将军的面前。

  “还请司将军节哀。”

  司将军沉默地点了点头,似乎不想多言。

  董必达知道,司府从不涉商,与他也无交情。

  堂堂大将军是瞧不起自己一介商贾的。

  司将军不想说话,只能由他开口。

  “司将军,知道您家出了白事,还前来打扰您,实在是冒犯了。”

  “只是事关北境二十万将士,我不得不来。”

  提到正事。

  司将军终于正眼瞧了一眼董必达。

  不等董必达再说话,无声冷笑。

  “你是指北境军服的事?”

  皇商董家,哪怕冠以皇商,能与北境将士有关联的事不多。

  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莫过于每年军服供应。

  “司将军一语中的,在下确实是为此而来。”

  董必达摆出一脸为难之色。

  “今年各地灾情不断,突厥方面更是青黄不接,因此北境将士新增十万余众,冬衣新增二十万套……”

  “说重点!”

  司将军不耐烦地低喝一声。

  引来前来吊唁的人们,好奇地看了过来。

  见是董必达被训斥,都是一瞥而过,不以为然。

  董必达感受到众人的轻视,脸上的苦笑更浓。

  “司将军可能不知,董家的麻布与丝帛,大多数来自于剑南道一带,可如今由于秦家在天子和长公主面前搬弄是非,董家店铺与制行全部停工闭店,在下担心交货日期会较往年晚一些。”

  “董家无能,便早日将冬衣之事交由其他制衣行做,你大可以去向天子奏明实情,向我诉什么苦?”

  司将军不以为然地出着馊主意。

  “……”

  董必达一噎。

  见司将军根本不上道,心中不免狐疑。

  难道自己猜错了?

  在秦家别院刺杀秦小满的,不是司垚?

  杀了司垚的,不是秦小满?

  否则,为何他提到秦家,司将军像个没事人似的?

  “董大人,你到底想说何事?”

  就在他沉默不语时,司将军忽地眉眼一凛,神色肃然。

  “冬服不能及时交付,是关乎北境将军御寒的大事,若你真有苦衷,我必定禀明圣上。”

  “在下是认为,距离冬衣交付的时间有限,近十年没有别人承制过军服,比如江南李家,荣州秦家……他们自然不敢接这件差事,再加上今年灾情不断,也要提防严寒雪灾发生。”

  董必达说了一通。

  见司将军直勾勾地盯着他,一脸警惕。

  明显看穿了他想拿此事做文章。

  他干脆说穿了。

  “在下想请司将军为北境数十万将军着想,让董家提前交付冬衣,以防灾变。”

  “提前交付?”

  司将军大感意外。

  “董大人方才还说,董家在剑南道的制衣行被查封,我让陛下请你们提前交付冬衣,不是给董家找麻烦?”

  闻言,董必达会心一笑。

  此事成了!

  司云雷以前可从不把董家放在眼里。

  在他提及与秦家之争后,司云雷故作淡定,可依然与他周旋。

  说明对此事上了心。

  司家与董家并无交情。

  司云雷如此关心董家的原因,只有可能是不想看到因为董家有麻烦,秦家更出风头。

  “时间紧急,自然要特事特办,提前交付,便能让董家制衣行解除查封令。”

  董必达知道自己不说清楚,司云雷不会帮他。

  但在话尾还是给司云雷找了一个恰当的理由。

  “这一切都是为了北境的将士御寒,还请司将军成全!”

  “一切都是为了北境将士……”

  司云雷脸上的表情转变不定,眼中有犹豫,有纠结。

  最终。

  他还是点了头。

  “我马上进宫面见陛下,禀明北境今冬或有严寒雪灾,请陛下提前防范。”

  秦家在剑南道所作何事与司家无关。

  可若因商行之争,连累到军中将士的话,他身为北境将士的统领,不能视而不见。

  “将军不问一下长公主的意见吗?”

  董必达见司云雷说着,脱下丧服便要走,出声试探。

  司云雷脚步一顿,也仅一顿,便阔步前行。

  “军情紧急,等我稍后再禀报。”

  猜中了!

  董必达见到司云雷越过长公主,也要与他联手,表面风轻云淡,心里窃喜不已。

  这批冬衣可是去年就制好的,其中不少布匹厚度参差不齐,装的飘絮配的皮革也都是董继祥经手的,因此疏忽了一些。

  有了司将军的催促,到时候兵部审查起来,也会宽松许多。

  “秦小满啊秦小满,你可真倒霉,随手一杀就杀死了司府的小公子,司将军此次助阵,绝对在你的意料之外。”

  董必达在心里默默地感激了一把司垚之死的始作俑者董继祥,不紧不慢地跟着出了司府。

  坐在马车上慢慢往皇宫方向走,等着天子召见。

  ……

  半山腰。

  谢小九看到秦小满一脸沉思的模样,傲娇地轻哼一声:“秦公子,今日任凭你说破天,我也不去京城,要去七哥去,他比我年纪大,二十多了还是一个没品级的小吏,我都替他寒碜。”

  “小九,别胡闹,这份功劳咱俩都有份儿,可我口齿不如你伶俐,面见天子时,万一有何差错,我应付不来,还是你去。”

  谢七极力推脱。

  能够在天子面前露脸,只要让天子开心,直接封个七品官都有可能。

  可若是一言不合,最多只是一个九品小吏,那么另一个不去的,很可能有功劳没品级。

  秦小满知道他们兄弟二人的担忧与谦让的心情。

  可有些事不是谦让能够解决的。

  他上次已经使用过话术,成功让谢七接受“成为大官掌握了话语权,和兴修水利的理想不冲突”的兼得想法。

  如今谢七和谢小九谁也不想带着水转筒车去京城演示的原因,与理想无关。

  单纯是兄弟情义。

  这样一来,话术和套路没用,只能用真情实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