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有余温的骨灰…

  “周浩太坏了…”“这便宜占的,都绝了。”台下的观众,一个个都表现的非常热情。他们的情绪,已经被完全调动起来了。二楼上,于老师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其实之前于老师就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周浩的表演,仿佛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现在,于老师肯定了自己之前的想法。周浩在表演的过程中,的确是比较容易调动观众的情绪。这一方面是他演的好,这个自然不用多说。现在参加节目的这些嘉宾们,都已经在小剧场摔打过几年,甚至十几年。再加上他们本来就有不错的天分。他们的表演,不敢说个个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了自己的特色。但是最起码,他们都是会说相声的。在舞台上的表演,让人挑不出太大的毛病。在这种情况下,演员本身有没有观众缘?以及演员们说的话,观众爱不爱听?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周浩毫无疑问就属于这种。他的表演,以及他说的话,仿佛带有某种魔力一般,让人情不自禁的就沉浸其中。这个天赋,可太要命了!观众愿意听他说话,周浩表演的节目,自然就更容易引发共鸣。而观众一旦有了共鸣,他们很快就会被带入到节目里面。周浩表演出来的包袱,只要表演到位,观众也就更容易笑。“跟您有什么关系?”老秦气急败坏的怼道。周浩一看老秦急了,也知道自己应该适可而止。不能为了节目的效果,就不去顾忌搭档的状态。老秦这个时候的状态已经很危险了,继续刺激下去,有可能让他暴走。如果是在小剧场,以他们两个丰富的小剧场经验,能玩得很开心。估计观众看了也高兴。但现在场合不一样,他们不仅要对现场的这些观众负责,还要考虑到看节目的网友。这是一个需要面对大众的节目。这样的话,有些话题就只能选择适可而止。“您到底什么意思?”周浩一句话就把问题,给重新拽回到了正轨。老秦脑海中已经想好了自己应该如何应变?毕竟他知道周浩习惯现场改词儿,喜欢现场砸挂。他就算不能回的很巧妙,最起码也不能丢人。没想到周浩自己就把话题给拽了回来,让老秦一时间都有些难以相信。他惊讶的抬起头,看了自家师哥一眼。周浩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让他按照之前的节奏,接着往下演。老秦心里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周浩跟饼哥一样,是一位捧逗俱佳的演员。捧哏的演员,为什么叫量活的?就是因为捧哏演员的水准如果足够高的话,是可以控制逗哏演员表演节奏的。尽管逗哏才是这场戏的主角。但捧哏演员如果捧的好,是可以让逗哏演员的状态,更上一个台阶的。打个比方来说,就好像于老师。除了演员们本来的搭档,双方配合很多年,可以做到1+1>2的效果。大多数临时凑起来的搭档,都很难奉献出经典的节目。他们合作的节目,也会在某种程度上被扣分。要么是配合不默契,要么是其他的什么原因。总而言之,临时搭档的捧哏很难给逗哏加分的。能够让逗哏维持他之前的分数,不给逗哏往下拉分,这实际上已经可以算是好捧哏了。于老师的捧哏功力,究竟好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即便是把他原本的搭档郭老师给排除,跟其他的逗哏搭档,于老师都能够做到锦上添花。能够帮助逗哏的演员发挥更出色。于老师能够让逗哏演员在自己原本的基础上,高那么一两个台阶。这种能力,简直匪夷所思。当然前提是,这个逗哏演员说的像模像样。如果逗哏演员压根儿就不会说相声,哪怕于老师能够凭借自己对幽默的理解,俏皮的语言,把台下的观众逗笑。这也不叫一个活。周浩捧逗俱佳。他不仅在逗哏的位置上发挥非常出色,在捧哏的位置上,表演的一样可圈可点。一方面周浩有自己的包袱,另一方面他还没有打乱逗哏演员的节奏。让逗哏演员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往下演。这让站在桌子外面的老秦,非常舒服。他可以尽情的发挥。“我的母亲,您熟悉吗?”“这倒是没怎么见过。”周浩说完转过头,冲着台下的观众眨了眨眼。台下的观众,立刻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主控室里的副导演,连忙提醒摄影师,截取镜头。副导演直觉的认为,这个镜头可以应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不仅仅是这段表演,以后很多情节都可以剪进去。甚至可以制作成表情包。“我的母亲是位女强人,一位出身北方的奇女子。”“哦!”周浩哦了一声,并没有过多的言语。在逗哏铺垫的过程中,捧哏最好不要打断。本来铺垫就没有包袱,捧哏给打乱以后,没有包袱的这段表演就被拉长了。所以这一段的内容越少越好。只要能够让观众听明白,让观众理解意思就行。老秦表演的非常顺畅,眼看周浩没有捣乱,他直接进入了正题。“那位可能要问了,怎么个奇女子?我这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儿。我就给大家举个小例子。有一年冬天,我生病了,正发烧呢…”故事到了哏节上,周浩立刻开口。“吆,多少度?”他的口气就好像朋友间拉家常一样,听说朋友生病了,主动开口关心了一句。老秦被问的愣了一下,不过还是非常老实的回答道。“烧的不高!”“那就好!”周浩做了一个放心的动作。“56度!”老秦这话一说完,台下观众的脑袋,就嗡的一下。两人之前聊的挺正常的,怎么突然就变风格了?周浩也是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老秦,“您这哪是发高烧,您这是整个烧着了吧?”听到周浩的调侃,台下的笑声此起彼伏。老秦被笑得一脸尴尬,他故意用手堵着嘴问周浩。“不对吗?”“当然不对了,一般高烧也就38,39。烧过42,人都没了。”“那要是56呢。”“那可能是殡仪馆给你烧的骨灰,还有点儿余温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