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喜大惊(上)

  第二天上午,一个从“穿越游”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代表团”按时出发——进系统,出席在贾府举行的皇家赐婚定婚大典仪式。</p>

  这一次,“代表团”的组成规格也是空前的,第一次有了从“邦内”特意乘飞车飞来的——当然只是对外这么宣传而已——的朝内高官相爷戚大人,就是总公司的戚副总。</p>

  公司在困难时期,我们是看不到总公司的身影的,但当好事来临,他们就会出现了。</p>

  由于戚副总的出席,历来占据最尊贵位置的苍井溢也只能退居次要位置了,毕竟丞相是朝内最有实权的官员,而公主只是一个象征符号。</p>

  不过,她的排场倒是加强了,这回有了四个陪伴的侍女,都从接待部出,这让极少能到里面的她们欣喜若狂,更何况这回又是大场面。</p>

  早就打过招呼要参加大仪式的金喜莱,当然也在我们的名单上。还有一位女性角色,则是现在的财务主管胡秀珊,现给她的身份是宫中女尚书,类似于元春那种官衔。其实,我们当初根本没有考虑她,是柴菲指定安排进来的。</p>

  至于其他人,有钱智商继续“角色扮演”的驸马爷,也是我一再向上面关照务必出席的重要宾客。方元,也是不可少的,还是继续担任他的大国师角色。成奋清则还是公主府参事的老身份。这一段时间,他走贾府如平地,充当了两方面的联络人角色,忙得不亦乐乎,但却兴奋不已。他自然是必须出席的,我也同样如此。</p>

  此外,就是为了壮场面,这一回又从保安部抽调了四个年轻人,充当护卫的角色。</p>

  这种场合一直不可少的摄影师——不,现在已进步到摄像师了——凌吉,以及为他打下手的助理摄影师“标准答案”,也会同行。</p>

  大家懂的,由于我们的“时间纵深”现在已根本不深甚至极浅了,当然要把这次盛典记录下来,让以后大概再也无法进到这个时刻的游客观赏,同时也是公司极重要的资料。</p>

  这样算起来,这个“代表团”共有十七人之多,这已经远超上次参见皇上的规模,按理,那一次,无论从重要程度重大意义等方面讲,都可说是远超今天,本应该是最高规格的,但由于行前张英报告有风险,所以极大压缩了规模,减少涉险人数,反倒成了史上最精简的外事“代表团”。</p>

  那么,读者自然也会问,噙先生不也是已经警告过这次活动有很大风险么,为什么公司依然这么高调高规格呢?</p>

  事情很简单:总经理柴菲认为我的情报根本不可信,仍然决定一切按计划进行。</p>

  我在见过噙先生后,送关桑这拨贵宾出来后就马上找到柴菲,转达了噙先生的“预警”。</p>

  在我看来,噙先生这样的权威人物,对他的意见当然问都不必问,照他说的去做决不会错。但问题是,柴菲根本不这么看。其实,他连噙先生还生存在系统中,都根本不相信。</p>

  “你真的认准那是噙先生?”</p>

  从一开始他这样问我,我就基本预料到我的报告不会让他信服的。但我也并不太怪他,这件事也确实太诡异,让人难以置信。</p>

  “那噙先生说没说哪里有危险呢?”</p>

  我有点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因为我当时确实也没问,也根本没转过问他的念头,这有点像宗教信徒,你会追问上帝说,你怎么知道世界末日就在今天,从什么地方开始么?</p>

  其实,在我心中,噙先生在系统中的地位也如同上帝。</p>

  见我对他的问题回答不了,他就用一种更自信的口气说:“这么一件大喜事,会有什么危险?难不成皇上要挑这个日子到贾府追杀咱们?上回去见皇上,咱们也是如临大敌,结果不是轻轻松松回来了?现在,我看他们更不会干什么了。卜思潇这小子搞的那个政变,是件坏事,但一分为二地说,也确实显示了咱们的强大力量,他们在做什么事之前,能不好好考虑考虑?晨老师,你在这里面这么长时间了,我们还是挺信任你的,但你还是要注意,不能因为领导层换了,就连心态也变了。”</p>

  我听出了他话里隐含的意思:他怀疑我是在编造个情报,好破坏他脸上出彩的时刻,故意搅乱这个大典。</p>

  这样一来,我也确实无法再坚持下去了,说得越多,他的误解也就越多。</p>

  “好吧,我也确实没有充分的根据,不过,为了安全,以防万一,能不能把人数减少些,像总公司戚老总能不能就别来了,还有,把安全措施再到位一下。”</p>

  他还是否决了。“不,人员都已定了,还是不要改了,大家都想去,你不让谁去?当然,安全也要重视,让接待部多注意下吧。”</p>

  也只能说到这个程度了。我也意识到,他后面关于安全的话也只是敷衍我一下,不会认真去布置实行的。</p>

  我起身离开了。</p>

  他高度的自信也多少感染到了我。在系统中突然见到噙先生,当时感受到的震撼和深信,时过境迁,现在也有些动摇了。也许,我真的是多虑了吧。我们和里面的官场有很强的依存度,维持现在的局面,对双方都大有好处,皇上也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吧?</p>

  读者可能都期待我接下来的纪实会详细描写这次盛大的庆典,但恐怕要让读者失望了,因为——还是让我慢慢讲下去吧。</p>

  这个庆典当然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比起当年的元妃省亲也不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切确实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甚至超过了原书的若干场景。</p>

  比如那一对金童玉女,由于实现了他们的心愿,又盛装打扮,黛玉美若天仙下凡,宝玉恍如神童再世,让出席的宾客无不羡慕不已,交口称赞天子这个媒做得好,确实无愧于“天作之合”。</p>

  再比如宾客规格之高,就盛于元妃省亲。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的北静王,鸿胪寺卿董大人,还有曾传过圣旨的太监,都是座上客。</p>

  如果再算上我们这边一群“冒牌”的王公贵族,那就更为排场。</p>

  由于黛玉娘家那边已根本没什么直系亲属了,安定公主甚至还以娘家人身份出场,也给黛玉这个孤女大大提高了身份。我们这边一众林家的“娘家客”,从人数上看,也显得并不差于贾家这个豪门望族。</p>

  刚进贾府之初,我是一个人挺她,现在则有一大群人。显赫者除公主驸马之外,还有所谓“专程”赶来的“特使”相爷戚大人,曾此前露过面的国师方元,绝对都是重量级的。</p>

  方元更是被贾母贾政专门请到身边谈了一会话,盛赞他当时的预言终于得以实现,可确保宝玉一生平安,收获了一大车感激的话。</p>

  是的,这些都让人极其难忘,对我这个可以说已经见过一些大场面的记者出身的人来说,也算是难得了。至于那些保安女操作员,更是被这眼花缭乱的场面弄得差点晕头转向。</p>

  然而,由于后面发生的事情更为意外,让这些繁华富贵高雅的场面,转眼都成了浮云。</p>

  毕竟,人的死生远比这些浮华场面更震撼人心。</p>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经过大半天的热闹场景,终于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p>

  我们告别了贾府的当家人,贾母贾政凤姐等人,告别了那一对最幸福的未婚夫妻,许下了大婚时一定会再来的诺言。</p>

  还有,公主许诺将陪送价值四百万两银子的陪嫁,这次先兑现一半,用作前期置办物品布置新房等方面的费用。</p>

  这笔钱还是交由凤姐来操办,感到大有面子的她也保证一切会让公主满意的。</p>

  场面已经过去了,可是人还沉浸在兴奋的状态中。苍井溢是最高兴的一个人。从钱智商被撤后,这么长时间,是她最开怀欢乐的一次了,也许是她最初提议的方案终于接近最后的实现吧,她当然有理由高兴。</p>

  再一点可能就是,她现在和钱智商都成了完全的单身无朋友状态,双方扮夫妻没有了心理障碍吧?我也确实觉得他们两人之间有些微妙的变化,是关系有所进展么?</p>

  总之,我们这庞大的“代表团”告别贾府的人又坐上轿子,准备回程时,人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我想至少每个人都会觉得不虚此行吧。</p>

  连我发现原来的两个轿夫不在,换了两个抬轿人,我都没往心里去。至于别的轿夫,我就更没有注意到有什么不同,当然,别人也一样吧,反正都是坐上轿子就由人抬着了,并没有一个人说什么。</p>

  还是我首先发现轿子走的方向有点不对,并没有沿原路返回,不过,当那个轿夫回答我,那边的路有官军行进,已被封路,我也就再没说什么。</p>

  是的,封路在里面并不是什么很稀罕的事,我那时被游街示众时,就注意到路被封了。</p>

  就算在咱们的现实世界中,封路也是常事,高层领导来视察,封路差不多已经成了标准程式了,还有警车开道呢,比里面衙役举牌吆喝什么“肃静”“回避”,可有效率也威风得多呢。</p>

  我们那几个保安组成的护卫队,到里面的时间极少,当然更不清楚这些路的事,可能潘学早“培训”过他们,现在他们姿势还是挺威武的,跟在轿子两旁步行,还保持着“紧张”“严肃”的态度,跟着队伍前行。</p>

  不过,一长排的轿子很快便来到一个很大的院子前,并进了院子,我从轿子里探头出去一看,这才不由得大吃一惊,怎么搞的,居然到了神机府!</p>

  [,!]</p>

  ...</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