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绝对意外的会面(上)

  日子一天天飞速度过,两个月的时间,如同一瞬。</p>

  对于我有着刻骨铭心记忆的那个日子,就要到了。</p>

  时间已是2012年的三月。南方已是春暖花开,可以开始土建施工的季节。</p>

  寄托着公司员工重大期望的“穿越游”扩建工程终于破土动工,这意味着,员工们“被自愿”拿出的集资款已转化成诸如建筑物资施工队工人工资等形式,不可能再回到员工手里了。</p>

  他们所盼望的回报,只能是工程完工后迎来新游客带来的效益。</p>

  而这一点看来还很遥远,不知是一年后两年后或是更长的时间点。</p>

  至于景区门票涨价,则正如苍井溢所预料的,在听证会上得到一致同意。景区将从当年的五月一日起,正式实行新价格。</p>

  由于我们实行的是ic卡的门票,价格的变动可说是毫不费力,因此也并不需要很多的前期准备工作。</p>

  这次景区涨价成功,算是柴菲执政以来乏善可陈的成绩单中最“亮丽”的一项了。</p>

  比较而言,他所极力推行的“豪车穿越游”的经济效益几乎根本没有显现出来,参加的人纷纷反映体验不好:最多的抱怨就是穿古装开车实在不便,再就是路况太差,把人的骨头架子都快颠散了不说,灰尘也让人很难受,原本靓丽的豪车在里面开上一个小时,就脏污不堪。</p>

  金喜莱此前早已提出过一个办法:雇里面孩子来擦车,这样可以给他们增加一笔收入,可惜,由于那次醉酒驾车事故,里面一个孩子偏偏就是“擦车族”。由于柴菲坚持不能交人,我用作弊方式以驾车者“意外死亡”草草结了此案,里面的人非常不满。再后来,由于一些驾豪车者态度恶劣天旱水缺乏等等原因,金喜莱这个很好的提议最后只能无疾而终。</p>

  不得已,技术部只好利用起系统的更新功能,在深夜里“作弊”,给值夜班的操作员增加了工作量,这才保证了每天早晨的车况如新。</p>

  总的看,来参加“豪车穿越游”的游客不多,效益也很不明显。但弊端,倒是不断显现,也许到了某一个临界点,会终于取消。</p>

  但是,惟一值得高兴的那件事终于来了:宝黛的定婚仪式大典即将举行。</p>

  这天早上,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柴菲敲定出席来宾中特殊的两位——总公司戚副总,本公司前老总钱智商。</p>

  那位戚副总得知这个消息后,不知是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决定也去凑个热闹,喝把祝贺酒。这对柴菲来说,当然是给面子的事,可谓求之不得,马上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他召集相关人员研究,很快便决定给戚副总一个很显赫的身份——“和谐国”的丞相,大家都要尊称他“戚相爷”,让他到里面感到比在外面更受到尊崇。</p>

  不过,他毕竟是总公司的老总,工作繁忙,数天前决定的事,不知到时候会不会有变化,所以,作为活动召集人,我还是要在最后时刻核实一下,结果从柴菲口中得到了他确定会出席的保证。</p>

  至于钱智商,自然就是另一回事了,从总公司领导到柴菲,则又是捏着鼻子不得不同意。所以,我也要和柴菲再确定一下,保证他已经被通知到了,并做好了准备,到时候能准时来。</p>

  应该说,柴菲自从得知这个大喜讯后,态度倒是难得的积极,显然看出了这是个拣现成业绩的好机会,不管怎样,这都是他任上难得的“亮点”。所以,这次组团出席盛会,成了他近一段常向上下高调宣讲的重点话题。</p>

  由于他的重视,后面大家将会看见,我们组成了一个规模超前的“代表团”,去贾府庆贺道喜,以便开创一个新的友好关系新局面。</p>

  在柴菲办公室,我又汇报了整个活动参加人员的落实情况,他表示满意,最后顺便又交给我一个任务:景区有几位贵宾,是上面总公司冷总交代下来的,说他们想到景区一些寺庙走走,烧烧香。由于我的所谓“身份”,去陪同一下就会他们带来很大方便。</p>

  像这样陪同一些特殊客人的事我以前也做过,所以也并没有太在意,便答应下来。</p>

  这时,有操作员打电话报告柴菲,客人已到了定好的五人单间稻香村,柴菲便领我去见他们。</p>

  客人有四个,两个五十多岁的年纪,两个三十来岁左右。岁数大的两个,一个姓关,一个姓桑,显然身份高,另两人对他们态度,明显是下属对上级的态度,十分恭敬。</p>

  柴菲则是对四个人都毕恭毕敬,明显把自己摆在更低的位置上。他可能是已经知道客人的具体身份,但却不想对我说明,用他自己的行动,已提示我一定要接待好他们。</p>

  的确,就连操作,都是部里的头头儿老兔亲自赶过来。</p>

  不管怎样,我还是按老规矩,在进入了客栈的进入点后,向他们大致介绍了下在里面注意的事项。他们很注意地听着,态度挺平和。</p>

  通过与他们的交谈以及他们之间的对话,凭着当记者时锻炼出的眼力,我很快大致清楚了他们的身份,年长的两位是官员商人,但彼此交往亲密,关系不一般。而那两个年轻的,则是他们的随员陪同。</p>

  老关和老桑虽然职业和身份有明显的不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两人相当信神佛这套。此次到我们景区,就是想“穿越”到古代拜佛许愿。</p>

  从他们交谈中,他们认为现在的寺庙也有些过于“商业”化了,想方设法赚香客的钱。听说这里的寺庙还比较“纯洁”,便特意从外地赶来,“穿越”去烧香拜佛。</p>

  他们的这个看法我还挺认可。</p>

  我早就知道游客中有相当数量的烧香拜佛者,所以把“寺庙游”列到了菜单项目中,不过并未很看重。但后来听金喜莱说,有不少游客所买的虚拟银子,就是用于烧香拜佛,这还是令我颇为感慨。</p>

  是的,当人们对过去的一些信仰已失去信心,他们总需要找到一个精神支柱。相信神佛,也总比**裸地信仰金钱好一些吧。至少不会像后者那样为了钱,常干出极端伤天害理的事来。</p>

  凭着过去在导游部时的经验,我给这伙贵宾提供了一个“路线图”——去大都城郊的铁槛寺,那是贾府的一处私家庙宇,由昔日的宁荣二公所修,是不向外面开放的。不过,大观园都能向我们敞开了大门,这个小寺庙当然更不在话下了。而且,香火钱没人会嫌弃,又不会打扰到府里什么人,所以,我们的游客到这里来,比上大观园更受欢迎。</p>

  接着的一处就是挺著名的清虚观,这里是道士们主持,正好和前面的铁槛寺相互配合,一僧一道,相得益彰,一网打尽,可得到双重保佑祝福。</p>

  若再有时间,则可去水月庵,那里是尼姑主持,可供游览参观,也可烧香拜佛。</p>

  其实,就是贾府中的栊翠庵,我要领人去当然也能被接待。不过,我知道那里妙玉的清高,我当然不想为这帮很俗的人去打扰她。</p>

  我这个“路线图”一提出,就获得他们——当然主要是两个长者的赞同。</p>

  老关说:“去这个铁槛寺好,瞧这个寺名吧,好。今年是我仕途的一道槛啊,跨过这个槛,神佛保佑,我前边就再没挡的了,能一路升上去。好好。”</p>

  老桑也说:“我的生意也面临一个槛啊。行,咱们就去那里好好拜拜,多烧它几柱高香!”</p>

  我心想,经商的信神佛倒情有可原,可做官员的居然也信这套,岂不是和你信仰的主义南辕北辙。</p>

  [,!]</p>

  ...</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