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大热门(中)

  “他们剧组招聘群众演员,只招女演员,这事晨老师知道不知道?”</p>

  我心想,这个小凌说话也太谨慎了,这么半天还没把事儿说到关键点。【】</p>

  “知道,不是因为要演军妓么,当然招不到里面的虚拟角色来演了。不过,我听说他们在里边拍一些小场面,倒是就地招人的,男女都有,报酬一把一利索。战争场面一些近景单独拍摄的士兵,也给了另外的报酬。不过,这其实都是咱们出的钱,他们剧组哪有铜钱啊。再说,他们认为已经一次性地付给了全部费用。”</p>

  “是这个样子的,原来你也知道。那,你知道钱总的女朋友也来应聘的事么?”他小声地说,似乎还挺紧张。</p>

  这下子我的神经也高度集中起来了。</p>

  这事我当然知道,她报名时我就在跟前,后来在基地也见过一回,当时还奇怪,她不是不想演那么个角色么,怎么还跟到里面来了,而且还是混在那帮正式演员堆里呢,难道说——“我见过她报名,还跟她说了角色的事,没想到她还会来。你是说,她被‘潜规则’了?”我忍不住,急切地脱口而出。</p>

  “不知道,应该没有吧,”他很谨慎地说,“你知道,我那回照了张相,就是钱总、公关部苍主任和凤姐在一起那张,给钱总惹来了麻烦。我总觉得有点对不住他,正好苍主任又让我再找下田小姐,把当时情况解释下,说这完全是误会(我心想,小苍做事可真细致啊,怪不得能把这事给挽回了)。所以,我也算认识田小姐。</p>

  她那天来了,看到我在剧组里忙活,就跟我说能不能介绍她见见导演。</p>

  我想这有什么呀,反正她又不是演员,可能就是想认识下大导,要个签名什么的,脸上光彩光彩。她是老板的女朋友,我能不帮忙么,就领她去见了陈导,不过没介绍说她和钱总的关系,人家自己还不会说么。其实也就是引见一下。我觉得已完成了任务,就先走了。</p>

  过了一天,进到系统这边,我见她到了演员堆里,还挺奇怪的,就问助理们,谁知几个人都笑,说这不是你给介绍来的么,怎么还问我们。</p>

  接着就是那些——让人挺不舒服的‘潜规则’玩笑。</p>

  我一听,我这成了什么人了,赶紧联系钱总,告诉她小田的事。</p>

  第二天,我就再没见她来。</p>

  我策略地打听了下,原来她已不辞而别了。这时,剧组的人好像才知道她和钱总的关系。有一个助理说听到了她和导演的几句谈话,那个陈导是向她暗示了潜规则那些事,可能她不在圈里,根本不明白,大概还以为就是亲吻搂抱这些事,就算为艺术献身了,就答应了,说到时肯定没问题。</p>

  陈导就答应让她演个虞姬的侍女什么的,还有几句台词呢。陈导肯定也不知道她和钱总的关系,要不再怎么‘色’,也不至于把手伸到合作伙伴女朋友的身上吧。”</p>

  这个小凌,到底还是缺乏点社会经验,不如我那么“狡猾”,又不知道钱、苍、田三人的“复杂关系”,所以轻率地就引见了她,不过最后还算机灵,赶紧补救,否则差点又大大得罪老板,远超上次呢。</p>

  我这才恍然想起白天的事,钱智商虽然来了,可是连陈导的那个房间都没进,是啊,现在两人心知肚明,见面可就尴尬了。</p>

  当然,现在有公事维系着,两人不至于来一场决斗,现在毕竟不是中世纪,又身在最讲究和谐的中国。</p>

  “嗯,看样子没做成‘潜规则’的事实,要不不会这么平静的。行,我也知道这个事了,以后我跟陈导和钱总说话,得小心点,不能让他们联想到这个事。真得谢谢你。”</p>

  “这没什么,晨老师客气了。哎,你说,他们这些人,在人前讲起话,一套一套的,什么电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引导人民群众提高道德水准。背地里,就搞这些名堂,这算什么事呀?”</p>

  “搞艺术的,可能就这样吧,据说能刺激起他们的艺术灵感,世界都这样。那个毕加索,搞的女人好几百都不止吧,大家还都得承认他是世界顶尖的大画家。对了,陈导自己不也说,男女恩怨情仇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么,当然也是推动他的艺术动力了。”我说。</p>

  “那,像荷兰的梵高,据说一个女人也没有,不也是世界公认的第一流的大画家,那又是怎么回事呢?他的艺术推动力是哪来的?”凌吉怀疑地问,“像我这样到现在连个对象也没有的人,是不是搞摄影艺术就彻底没戏了?”</p>

  我安慰他:“怀疑精神也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对探索精神世界、艺术世界都很重要,你当然有戏。陈导说的,只是他个人的见解,‘仰视’的新闻联播,给他正面报道过么?你别把这帮所谓专家太当回事。”</p>

  在第二次大场面拍摄之后的第四天,终于到了《夜宴无极英雄》最**的一幕,这也将是电影拍摄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场面。</p>

  计划有八万官军参加拍摄的垓下之战,是韩信征战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又被人们习惯称为十面埋伏。而且这次由于拍摄场面多,参拍官军将用两天时间,要在现场露营一夜。</p>

  当然,这也意味着对他们有更多的好处,更多次的会餐,更多的饷银(已讲好按三天算,在拍摄完的第二天下午发放)。这次拍摄完成后,大规模的拍摄场面就宣告结束了,剩下的就是相对较小的战斗场面及所谓的“文戏”了。这也意味着,我们就完成了预定合同的大头。</p>

  不过,这场拍摄刚一进入程序就出人意料。</p>

  负责联络官军的朱参军一早过来,就报告了一件意外事:京城的禁军部队共有十二万人,分为前军和后军,算是两支“集团军”吧,前两次共有六万人参加了拍摄,按照当初订下来的默认规则,这一次自然是用那些未轮上的部队了,让大家利益共沾。</p>

  六万没参加过拍摄的理所当然要去,但其余两万人的名额,可就成了难题了。</p>

  已经轮上一回的这六万人,全都还想要再去一回。</p>

  朱参军衡量了一下,觉得既然正好差两万,不如就要第一次参加的前军两万人好了,总比从四万人里面选矛盾要少点。</p>

  不料一咬牙这么决定后,那四万所在的后军说什么也不干了,领兵的将领说他是偏心眼,甚至说他拿了前军的钱才这么决定的。</p>

  他实在无奈,经请求大司马贾雨村后,决定再从后军中也调两万人,才算勉强平衡了矛盾——结果,没选上的那两万人又相当不乐意,不过,京城中毕竟要有守军,他们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去了,他们自己也知道,否则真要闹起来呢。</p>

  这样一来,就有整整十万人来参加拍摄了,比新计划多出了两万人,比最早的计划要多四万人呢。</p>

  我们还以为出了什么很棘手的意外呢,原来如此。</p>

  只见陈导手一挥,说:“‘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有什么?我们拍大场面的戏,多出了两万人,这是大好事,求之不得呢。行,来了就来了,晨——使臣,只要你们负责接待那方面能吃得消,我们剧组拍摄肯定是没事的,只会让拍摄效果更好!”</p>

  当我将他这个态度传达给又一次进来坐镇指挥接待活动的钱智商时,他也是冷笑一声说:“我们差啥呀,不就多出两万人么,就是复制时多按几下鼠标罢了,小意思!你去转告那个陈导,我们这边什么问题也没有,我倒怕他掰不开镊子呢!”</p>

  我一听,他这态度里还真有点对陈导的另外一层意思,看来凌吉说的那个“潜规则”事件确实不假,给两个人之间弄出了别一番滋味。</p>

  于是,我又将钱总这个意思回馈给陈导,告诉他接待方面什么问题也没有,但没敢把最后那句话说给他,我总不能在中间给“烧火”吧。</p>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p>

  ...</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