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首次拍摄(二)

  我把钱智商介绍给朱参军,说这位就是我邦的“钱驸马”,这位参军还深感荣幸,连说“久仰”、“幸会”的,钱智商也以驸马的身份和他寒暄了几句。【】</p>

  其实,今天他本不必到现场来的,因为知道了最新的拍摄计划后,他马上“运筹于帷幄之中”,分派好了人员,确定了各守一摊,包干负责,连作为“预备部队”的机动人员都留好了。</p>

  不过,大概是为了万无一失吧,他还是过来了,也坐到陈导那个屋里去了。的确,要总揽全局,坐在这上边可是最好的位置。</p>

  地面三个大帐篷里,堆放着技术部复制的各种物品,据技术部的人说,剧组并未完全按当时的历史真实设计,陈导的要求是,一定要视觉效果好,反正现在的观众也搞不明白当年的东西究竟是怎么样的。</p>

  所以技术部根据剧组美术人员所提供的图样来虚拟这些铠甲,有革甲、铁甲等三四种,样式相当美观,分为大中小三个号,供兵士根据身材情况穿用。</p>

  武器有刀、剑、弓箭、矛这种长期通用武器,还有一度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很流行、到明清时已被淘汰的戈,拍摄完后,所有武器就白送给官军,大概戈是唯一对他们无用的东西,只能重新回炉了。</p>

  这时,我们的飞车已飞上了空中,就在“背水”的“汉军”的斜上方,高度有六十多米,看得挺清楚的。</p>

  我还不得不说,陈导那个“人海战术”确实是有道理的,这七千人的队伍,即使目前还是整整齐齐列队站立,从空中看已是黑压压一大片,如果成战斗队形,再与对方搅在一起,肯定会更壮观。</p>

  公司的人和剧组的人沟通得不错,兵士井然有序朝大帐篷行进,在那里领了一应装备便走到原来站队的地方更换,而换好装后,又拿着原来的装备再朝大帐篷行进,将东西交给我们的人,按位置放好。这样,也就走了两个来回,就变成了一支秦末汉初的部队。</p>

  连更换装备都搞得如此井然有序,忙而不乱,连陈导也对公司的组织能力颇为欣赏,我听见他向钱智商说:“钱总——驸马(可能是钱智商跟他示意隔壁有外人他急忙改口),你的人组织得不错,有效率。”</p>

  不料这边的朱参军耳朵挺好使,听到了,便问我:“刚才钱驸马言,他叫钱智商,何以这位却叫他钱总驸马?想是贵邦驸马也有尊卑之别了,钱大人大约是管别的驸马的驸马了?”</p>

  我心想,电脑虚拟角色就这点比较讨厌,太抠这些个细节了,记性还特好。</p>

  我随口回道:“钱驸马姓钱名总,字智商。”</p>

  “原来如此。”</p>

  这可倒好,关于钱驸马以后又得多一个统一口径,得提醒相关人员注意更新这一点。</p>

  这时,我听到陈导正在跟另外两个集结地的人通话,询问换装进行情况。</p>

  “都已完毕?好,现在听我的口令,每队兵士原地集中不动,也可以坐下休息片刻,各导演助理讲解行军路线及姿态,具体要求,必要时要以身做示范,务让他们记住要点。八分之一个时辰后,开始按预定路线走,记住,普通的速度。检查效果。”</p>

  当进行了一番行进路线的演练后,终于开始了一轮真刀真枪的试拍摄,当男主角韩信率领的部分“汉军”假装败退后,将旗帜、武器等扔在地上,一万多名“赵军”从营寨中陆续冲出来,向列阵在河边的“汉军”进行猛烈攻击。</p>

  我跟雨村协商时说过,参加拍电影能锻炼和平时期军人的素质,这话应该没错。</p>

  我在飞车上往下看,刚才步行时还算整齐的队列,在这次试拍摄时就完全露馅了,有不少兵士才跑到半道上,明显就慢了不少,紧密的队形变得稀疏了。</p>

  我虽不太懂军事,但也知道在冷兵器时代保持密集的队形才是有利的。</p>

  看来一直做“太平军”,打仗时真要吃亏,现在也真是在帮他们练练兵。</p>

  一个来钟头后,属“比划”一下的试拍摄结束了。</p>

  我心里寻思,与其在这里也照样能听到那边说话不得安静,那还不如干脆过去,陈导看到有里边的虚拟角色,说话还会注意些。</p>

  于是,我邀请朱参军到隔壁看导演的指挥拍摄,他欣然应允。</p>

  我们进门时,我从送话器里听到剧组助理在说:“他们这些兵说现在饿了,所以跑也跑不动,打也打不动。他们是早晨就吃了一点干粮就行军到这里了,怎么办?接着干肯定效果不好的。”</p>

  这时陈导就说,“那,先让各队休息下,我跟钱——驸马商量下,看现在午饭准没准备好,等会再跟你们说。”</p>

  钱智商当然听到这话了,马上说:“马上开饭没问题,我现在就跟我们的人打招呼。”</p>

  这时我正好带朱参军进来了,向他和陈导做了个手势,意思是说话要注意了。</p>

  钱智商点了下头,开始联络了:“后边的,注意,调整下,现在开饭时间提前。多准备两台车,每个就餐的地方派一辆。”</p>

  我听见里面是甄工答应的声音:“明白。马上就去。先copy台飞车。”</p>

  供餐计划我是知道的,现在看来方元已采办好东西,但当时准备的是用马车运过来,现在要提前,也只能用飞车了,不过,原来没准备好,不过现复制也就几秒钟的事。</p>

  五分钟后,一辆同样的飞车从天而降,落在了“汉军”队伍不远的地方。我听钱智商这时跟甄工说:“可以开始了么?”我知道,这又是老伎俩,要复制了。</p>

  甄工回答道:“已经开始了。现在就可以让兵士领饭了。”</p>

  钱智商便跟陈导说:“让咱们的人通知军士们领饭吧,顺便也让他们帮助发放,按单位——哦,官兵的编制,十个人算一伙,每伙去两个人端饭菜。”</p>

  陈小谋赞叹地说:“厉害,你们的保障工作真是做到家了。”接着,他就通过送话器喊道:“全体注意,全体注意,现在拍摄工作全部停止,所有人员开始午餐。”</p>

  钱智商又跟他补充说:“让各队在原地等候就行,飞车发完一处,就会飞到下一片。”陈小谋马上把这话又复述了一遍。</p>

  这时,我和朱参军就站在窗子旁向下望,看见一个个领饭的兵士在飞车的窗口前排好了队,然后端着东西往回走。</p>

  我好奇地问钱智商:“今天中午准备的是什么呀?”</p>

  他笑笑说:“就是实惠的大众餐。每伙一筐馒头,一锅子米饭,一锅红烧肉,一锅大炖菜,有荤有素,随便吃管够。”</p>

  大约有半个来钟头,就看见飞车又腾空而起飞起来了。</p>

  下边的助理高兴地在喊:“真快呀,我们这伙的发完了,还都是热气腾腾的呢!我们这几个人也分了,这上哪吃得了啊?”</p>

  “吃不了,那就送给那帮大兵啊!”陈小谋看来心情很好,笑着说。</p>

  “哎呀,他们的我看也够呛吃完,这回可真是东北人讲话了,可劲儿造吧!”</p>

  陈小谋笑着对钱智商说:“好好,我这还是头一回拍摄时看到后勤保障这么强的,两万来人,还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往常几百人的拍摄,就把后勤的愁够呛,盒饭能及时吃上就算不错了。”</p>

  钱智商笑笑,说:“这就是我们这里的优势啊。好吧,现在咱们也落下去吃饭吧。”</p>

  我们刚降到地面,另一辆飞车就落到我们这辆的旁边。</p>

  门开了,方元领着纪念品销售部的一位女售货员古装打扮登上车来,一人拎着一个大食盒,恭敬地说:“请大人们用餐。”说着,打开食盒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p>

  我一看,这可不是大众实惠餐了,每盒六样精致的菜,还有小碗的米饭,包子等,总共十二个菜还有一大碗鸡汤和一大碗蛋花火腿汤。</p>

  看来我们这里由于身份尊贵加之有客人,另外做了安排。</p>

  这样,剧组三个人、钱智商、朱参军,还有一直为车子导航的纪书强加上我坐到了桌旁。</p>

  飞车上东西不缺,什么杯子、酒、碗筷都有,餐桌上又放上了两坛小酒,不过陈导和两个助理都表示下午有活,不喝了。</p>

  朱参军倒是兴奋异常,欣然接受邀请,说今天大开眼界,很高兴喝几杯。</p>

  他还客气地询问刚见面的纪书强的尊姓大名、任职何处。</p>

  纪书强显然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面,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就把求救的目光投向钱智商,而钱智商则向我一努嘴,又把这种事推给我了。</p>

  我不假思索,随便就给纪书强封了个头衔:“这位是我邦工部建造司的员——内郞,姓纪名工字书强。”我本打算说员外郎了,一想贾政那么老了才混上这个头衔,现在小纪还这么年轻,朱参军恐怕不信,就临时改“外”成“内”。</p>

  朱参军要是问,我就回他说这员内郎只能管管内事,比员外郎要小两品。</p>

  不过朱参军根本没问,可能想当然地认为既有员外郎,怎么就不能有“员内郎”呢,何况我们还是海外的“番邦”。</p>

  小纪这才轻轻向朱参军点头致意,有了身份确实就能融合进官场里了。</p>

  钱智商笑笑,又向我轻摇了下头,那意思我明白,显然是“你又在乱给别人安官衔,小心再整出事”。</p>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p>

  ...</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