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黛玉新诗(一)

  回到客栈,我还在琢磨今天这两件有些出乎意料的事,衡量着这里的利弊。【】</p>

  这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成奋清,他一本正经地说:“公主殿下已驾到,请夫子过去议事。”</p>

  我探头一看,走廊上有伙计在。这个小成现在办事牢靠多了,懂得了“秘密工作”绝对要小心谨慎。我笑着向他点点头表示鼓励、赞许,便起身向那间公主屋走。</p>

  小苍果然按照昨天的约定进来商量事了,正好,宝玉这个最新动态我也要跟她通报,好让她心中有数。</p>

  苍井溢正坐在一张很精致的红木椅子上翻看着手中一打纸。我进来,她只向我点了下头,说:“夫子来了,请坐。”</p>

  等房门完全关上了,她才笑着说:“好了,晨老师,让你看看好东西,包你目瞪口呆。”</p>

  我随口说:“什么东西那么厉害啊?我在里边可见得多了。知道么,连当年装秦可卿那口一千两的所谓樯木棺材,我都偷偷混到那个现场,等政老、薛蟠他们走后,到跟前看了看呢。倒是不错,造个大餐桌什么的才好呢,埋到土里白瞎了。”</p>

  成奋清哈哈笑起来,说:“晨老师,怪不得大家都说你对这里着迷了呢,连个棺材板你都要亲眼看看。那石呆子收藏的扇子,你也一定看过了?”</p>

  “那当然了,当年噙先生和钟老他们做什么都是一丝不苟的,雪芹先生当年写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咱们这两位老先生也是如此啊,算上筹备时间,十几年都不止啊。”</p>

  苍井溢笑着说:“书中写到的东西你特意去看,那不稀奇,可书中没写到,你要看到了,那就更稀奇,对不对?”</p>

  “哦,你要给我看书中没写到的东西,真的吗?那确实稀奇。到底是什么?”</p>

  “黛玉的诗,我一个多星期前新抄的。”</p>

  “哦,我已听说了。不过,这可是书中都写到的啊,你干嘛还费劲抄呢?嗯,我知道了,你是要让黛玉看到你对她的一片情义。不错,难怪她感动极了。”</p>

  “你说的有一半是对的,我是想让她知道,我是那么喜欢她的诗。”</p>

  “那另一半呢?”</p>

  “另一半是因为我必须抄,不抄就可能错过了,因为那些诗是原书上没有的。我前边说过了。”</p>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马上就惊疑地问:“等等——你刚才是说,黛玉给你看的诗,有原著根本没写到的?怎么会呢?”</p>

  “开始我也不敢相信,但那些诗就摆在那里,这不,你自己看吧。我先声明,这些诗我是一个字一个字照着抄的,生怕错了,对了又对,最后还让黛玉妹妹又看了下呢。”</p>

  她把手中那沓纸向我递过来,我也不顾什么礼貌了,一伸手就把纸抢过来,急切地一张张看起来。</p>

  这些纸其实是印得很精致的笺纸,左下角有淡彩的花草图案,诗是用最小号毛笔抄的,字迹工整,我觉得比上次她抄的《葬花吟》更有章法了。看来她一直在练字啊,是的,这间屋中就有不少的字帖、笔墨纸砚什么的,桌子上也摆放着写过的字纸。这精神真叫敬业,对虚拟世界中的一个临时角色,也那么下工夫。</p>

  这些诗有二十来首,仔细一看,何止一两首,甚至可以说一小半都是原作中没有提到的诗,足有八首呢。三首,是黛玉早年的作品,最早的一篇是八岁时所做。还有两首应是在搬入大观园前写的,另外三首是在园中写的。</p>

  其余的诗,倒是原书中有的,但那首最有名的《葬花吟》反倒没有,不过我马上就猜到,上次小苍已抄回来了,这次当然不必再重抄了。其中有几首诗,同我看过的小苍抄本的《葬花吟》一样,稍有字句上的改变。</p>

  我又一次看了下这八首“新诗”,早年的一篇《咏石》,是她八岁时写的,还有一篇《琴吟》,记叙慈母教她抚琴的事,一篇是《雪中探梅》,还有一篇是《读史》,此外还有《月下》《从金陵至大都途中》《忆往》等这样一些题目。</p>

  我掩卷思索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当然知道,这个林黛玉,可不是历史上曾有过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完全是雪芹先生创造出来的人物,所谓她写的那些诗,当然也是作者按她的思想性格,模仿她的口吻创作出来的。当然,也可能是真有这么个人物模特,确实也写过一些诗,甚至这些诗也可能直接被雪芹先生抄到书中了,不过,角色总归应该算是虚构的,她的诗当然也不会载于史籍中。</p>

  不管怎样,一个爱写诗的人应该不会只创作出书中那有限的十来首诗,肯定会更多。但小说不是出版某人的诗全集,也没必要把她所有的诗都罗列出来,那可能反让读者厌烦。不过,也许黛玉是个例外,她是个绝世美人和才女,目前放在她名下的这些诗,都很为人们喜爱,我看就算雪芹先生把她名下的所有诗作,都想法穿插在书中各处,读者大概也不会厌烦,觉得出格,只会高兴。</p>

  没想到,这种事竟会在虚拟的红楼梦世界中得以实现。</p>

  我曾经询问过钟老和甄工,大致了解这些虚拟角色的模拟原理。书中的重要人物,将会被输入来自原著的很详尽的角色信息,如身世、经历、知识积累等。像黛玉,就会有大量的古诗词记忆,拥有很强的诗词创作能力。这其实并不需要太高深莫测的人工智能。近些时候,就有人搞出过所谓“宋词密码”的东西,将宋词中高频词汇提取出来用数字编码,然后什么手机号、生日,甚至圆周率这些包含一串数字的东西,都可轻易凑成一首颇为像样的词来呢。</p>

  而噙先生的程序,当然就更不知厉害多少倍了,能创作出更高水平的作品。这些黛玉的诗,自然是程序创作出来的,并打上了很鲜明的黛玉性格烙印。</p>

  不管怎样,这些诗应该会引起人们强烈兴趣的。当然,红学家们不会承认它,但却很可能会大大吸引大众的眼球,这样就会给商业化经营带来莫大好处。现在的媒体,也会出于迎合潮流的考虑,对此予以报道,出现诸如《穿越红楼梦幻游发现黛玉新诗作》这样的新闻稿子。无论从哪方面看,小苍有心抄回来的诗,都是太珍贵了。</p>

  事实证明我的估计是对的,后来有不少媒体确实做了报道,全部或选登过这些新诗。如果是很关心红楼梦研究的读者,你当然已经见过;如果你对此事一无所知,那么,我会在这里抄录一两首,让你了解一个大概。若还想进一步了解,不妨就认真翻阅下近些年的报刊,兴许还会找到全部这些诗呢。</p>

  下面就是八首新诗中的一首,是最早之作《咏石》:</p>

  大千却见小世界,顽石细观亦美景。</p>

  既是嶙峋显傲骨,何须玲珑媚众睛。</p>

  静倚青山思今古,长卧黄土看世情。</p>

  此身愿化相思木,伴尔寂寞红尘行。</p>

  杜甫是“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黛玉也是八岁时就颇有诗才了,也不受什么格律平仄的束缚。而且,这诗似乎也是前世那段木石因缘的残存记忆吧。</p>

  再看一首诗,《雪中探梅》:</p>

  云聚小园暗,花绽枝头满。</p>

  骤然白絮飞,嫣红渐消减。</p>

  忍踏轻毡径,树树犹似挽。</p>

  白里透红腮,睡中犹醒眼。</p>

  瓣冷涩松鬓,蕊僵难伸展。</p>

  纱遮娇羞颜,絮裹干枝暖。</p>

  徘徊香沾衣,肺腑犹如染。</p>

  徜徉看不够,悠忽天已晚。</p>

  小婢催三番,寻路似觉远。</p>

  银辉月色寒,反照绯红浅。</p>

  翌日急赴约,欣然语侃侃。</p>

  这诗写的是江南极难一见的落雪,原书也有《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这一章,却原来黛玉早就有过诗作。</p>

  苍井溢看我一直不出声地看着,也有点不安,最后到底忍不住,着急地问了句:“晨老师,你怎么看?”</p>

  我刚才看诗时,已对她满怀敬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她就和虚拟角色建立了那么亲密的关系,赢得了全部信任,所以人家才会把所写的诗,全部无保留地拿出来给她看,包括少时之作,可能对宝玉,她都没有这样。</p>

  而小苍要不是有心,随便翻翻完事,没有抄录下来,口头跟别人说一下,或者干脆给忘了不提,那可就把这事彻底错过了。而这些诗,不论是从研究的角度还是商业的角度,可都有极大的价值啊。充分显示了这个虚拟世界的丰厚文化底蕰。</p>

  我将文稿还给苍井溢,说:“太好了,真是个大惊喜啊,我看这是我们进入大观园以来又一个大收获。多亏你有心,把它们全抄录回来了。唉,你可真不是刚来公司时那个小苍了。哎,你怎么想到要看她的全部诗作的呢?”</p>

  看到我如此高度评价她发现的这些诗,她也掩饰不住从心底涌上来的兴奋之情,说:“我是出于一个想法。你知道,咱们按金姐的那个提示,从黛玉的经济基础上做文章,把她的费用全包下来了,不再由贾府承担,这确实会大大减轻她精神上的压力。不过,我感到她这个女孩儿家,有很强的自尊心,也是很清高的。虽然由于姐妹之情,她没有拒绝我们的好意,但我想,长期这样,她心里可能也会有负担,觉得不过是从被这家养,转为让另一家养而已。”</p>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p>

  ...</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