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助黛玉经济独立(上)

  在制订了努力促成宝、黛木石姻缘的决策后,作为主要执行人的苍井溢和我就在稳步推进这个计划,我觉得它像一出大戏,会很有看头的。</p>

  我在贾府公开表示了“挺”黛的姿态,算是拉开了大戏的序幕,初步展示了这个大戏的发展方向。接着,苍井溢到潇湘馆与黛玉初次相会,友情便爆炸式增长,结为姐妹,应该是大戏的第一幕了。接着,她又在红楼贵族大酒家开业式上表示了黛玉婚事的关切,应该算是开始上演第二幕戏了,主题已经初显。现在我们又不失时机,研究起下步行动了。</p>

  我还是到苍井溢的办公室谈,虽说她那里会有些干扰,有电话,也不时有客人,但影响并不大。而我那里则是个宿舍兼办公室,里面有张床,我觉得还是避嫌些稳妥,因为有些人愣是会把没影儿的事搞成件“路透社新闻”,大家懂的。</p>

  成奋清就在她的隔壁,和总务部柴菲的那个属下小徐合用一个办公室(公司的办公室一直还是紧张)。既然要研究下步行动,苍井溢把他也叫过来了。他又向我感谢那次硬顶翻译的事。</p>

  “哎,这不算啥。我真的挺佩服你翻新词汇的能力啊。以后,你这种精神还是该发扬光大,具体作法改进点就是了。”我不自觉地用钱智商的方式鼓励他一下。</p>

  我们研究了一会儿,还没找到很具体的努力方向。苍井溢想要再会会贾府老祖宗贾母,策略地向她点明下我们的意思。我听了,虽觉得这样可能会取得较大的进展,但又有些担心会不会造成“欲速则不达”的反效果。我们作为外邦客人,这么挺黛玉已经有点超常了,但目前还没有明显露出要玉成宝、黛婚事的意向,不过插手再深些,就可能会引起贾府人的警觉了。另外,我也知道贾母的意思,是宝玉年纪尚小,并不急于把婚事放定。</p>

  正说着,金喜莱来了。她和苍井溢关系很好,两人间走动挺多。苍井溢提出这个促成宝黛好事的计划,金喜莱也在里面起了重要作用呢。听我们正在研究此事,她大感兴趣,本来是为件小事来的,却索性坐下来不走,旁听起来了。</p>

  女人啊,好像天性中就有促成世上人家婚姻的基因,要不怎么有“媒婆”这个称呼和职业呢,从来可没有“媒公”一说。</p>

  苍井溢也觉得我说得有道理,找贾母,这是招险棋,搞得好,作用极大,甚至一锤定音,可找不准时机,又可能一下子搞砸了,得谨慎使用。</p>

  看我们暂时没什么说的了,在旁边听着的金喜莱慢悠悠地开口说:“你们没有从下边想一想路子吗?”</p>

  成奋清虽然在一边没怎么说话,但我看他关注的神情,好像比我们更急于促成此事,我和苍井溢还没对金喜莱的话做出反应,他就先问上了:“金姐,你是说先不要走上层路线了?但下边的路子,怎么能行呢,那些丫环小厮们,再怎么想也一点没用的。潇湘馆的紫鹃,她可是一心想着帮黛玉的,可她连这意思,都半点不敢跟别人吐露呢。”</p>

  说紫鹃一心想帮黛玉成全和宝玉的事,只要读过原著的人都会知道,不稀奇,可成奋清说她跟别人连这意思一点都不敢流露,这口气倒有点奇怪,好像紫鹃背地里和他说过一样。</p>

  金喜莱笑着说:“不是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吗,我说的这个下边的路子,就是指这个经济基础。其实,婚姻这东西,我也不很清楚能不能算纯粹的上层建筑,但我知道,它可是经常由经济基础来决定,尤其是在封建社会里,金钱最能左右婚姻的走向。”</p>

  不愧是学过财经的,我们研究的这个促成宝黛好事的计划,她也能给联系到经济上。不过,她说的还真是一针见血。</p>

  苍井溢是一点就通,马上就问:“你说的是从黛玉的经济地位上着手?先改善她的经济地位?嗯,真是个关键啊,太对了!我光想到了权,竟忘了钱的力量一点也不差。”</p>

  我的脑袋也马上转起来了,可不是,现在黛玉是寄人篱下,在经济上一点也没有影响力,甚至被贾府那帮人看成是吃白食的,所以她稍有那么点清高,就格外招人忌恨。如果是一个众人都要仰仗的大财东,就算天天骂人,又有哪个敢说个不字?</p>

  “对啊,咱们这样走下一步,可以迂回进取,不采用直线发展的方式推动剧情,还能让这个大戏更曲折更好看呢。”我说。</p>

  我这么一说,让他们几个一时有点不解,我这才想起,把这个事看成是一出大戏,这个想法还没有跟他们说呢。我赶紧解释了一下,又接着说:“嗯,眼下就有一个现成的机会,马上就能解决黛玉这个经济基础的问题,这算是雪里送炭吧,再长远的计划,那就是锦上添花了!”</p>

  “有什么现成的机会啊?”成奋清着急地问。</p>

  “咱们不是只用了举手之劳,就帮着凤姐建了那个大酒楼吗?金喜莱你说过,这个人情不能白送,所以我跟她当时议定折算成五万两银子,这对她也算拣个大便宜了。她那么精明,当然会算这个账。技术部一夜之间把楼起来后,她就表示把这银子付给咱们。我其实并不想要她这钱,咱们拿来其实啥用没有,远不如和她搞好关系,稳定大观园游更符合咱们的利益,所以我当时就说不用还了,这笔钱就算投资你这个酒楼,啥时候你赚了钱给我们分点红好了。当然啦,她这买卖哪能不赚呢。这三四个月过去了,看样子没少赚,她还约我去拿咱们分红的钱。别看她这个人很贪,不过知道得靠咱们,当然会讲信用,办起事来也是特响快。我现在想,就正式把那五万两银子以安定公主的名义做基金,在她那里投资,赚的钱就用在黛玉的身上,每月肯定应该远远超过她那二两的月例钱,足够各种花销了,府里的月例可以取消掉。以后,还可以再增加投入,让黛玉不但经济上彻底**,还能更富有。”</p>

  苍井溢高兴地说:“嗯,从这个经济方面迂回前进,在目前情况下可算是最佳路线了。是的,咱们要是让黛玉变得比宝钗更有钱,那在她婚姻这个天平上,就会增加一个重重的砝码。金姐呀,你这回来得可真是及时啊!”</p>

  成奋清的样子更高兴,马上说:“那我去找紫鹃姑娘,让她也放宽心。她对小姐,可是再忠心不过了。”说完,就急急忙忙地走了。</p>

  我笑着对苍井溢说:“真不愧是你的部下,也让你给感染得对这事真投入啊!”</p>

  我们又聊了一会儿。我说:“据有的红学家考证,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盐政官,就好比现在咱们管基建的官员,想要不富都不行。他应该给黛玉留下了一大笔可观的遗产,不至于让黛玉到贾家身无分文,寄人篱下,看别人的脸色。至于这笔遗产为什么一点没提到,就难说了。书中有曲笔,就是凤姐和贾琏有次谈话,说能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这笔钱应该就是黛玉的家产,被贾家给吞了。”</p>

  金喜莱挺感兴趣地问道:“这钱还能找回来吗?”</p>

  “要是钟老他们当初真按这个来设定,有那么一点可能找回来,就是进入那个时间点,看贾琏去给林如海办丧事时有没有处理遗产这回事,到底拿到多少。不过,就算真有这笔遗产,一些红学家认为修大观园就用的是这些钱,估计也花没了。”我半开玩笑地加了句:“要不,你去一下贾府,给审计审计,把这个账查个水落石出?”</p>

  苍井溢笑着说:“晨老师,你就别逗金姐了。要是都花掉了,就算查出来,他们还能给你吐出来?还搞坏了关系,有这个工夫,咱们虚拟出几百万银子给黛玉省事多了。”</p>

  金喜莱却很精明地说:“去审计肯定是不行的,到那里谁认识我大贵姓啊?虚拟几百万银子也不好,平白无故地送给黛玉这么多钱,会让人议论纷纷的,更可能让她招来忌恨。咱们还是慢慢想办法,让黛玉正当地富起来吧。”</p>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p>

  ...</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