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巧合?

  蜀王府。

  正沏茶的朱椿,莫名打了几个喷嚏。

  心想,这宋怿咋又骂我。

  宋怿此刻倒是与汤昱一块,大眼瞪着小眼,朱椿也没嘱咐几句,汤和同样是如此。

  看着眼前尴尬的气氛,汤昱先忍不了了,开口问道:“你昨日,为何会知晓,是不是有人卖了消息给你。”

  这是他一直想不明白的。

  宋怿没说话,一脸懵逼的挠着头,大脑飞速运转想着,算是吗?

  锦衣卫是刘大同喊的,但刘大同是被他喊走的,四舍五入,等于他通知了锦衣卫,倒也没毛病。

  “我说,是个巧合,你信吗?”宋怿郑重其事的解释道。

  汤昱脸上莫名多出几分不解与恼怒。

  “真是巧合,我没有痛打落水狗的习惯。”宋怿是一脸平静的说道。

  汤昱有些崩溃,貌似宋怿真没理由纠缠自己不放。

  毕竟,次次吃亏的都是他自己。

  “那锦衣卫为何会在那?”汤昱仍是不解的问道。

  宋怿没有言语,毕竟他也不清楚,刘大同是如何招呼来的,甚至吕鸿朗也未曾跟他提及过半句。

  汤昱自顾自的明白了些什么。

  所以一路也只是,他在跟空气斗智斗勇?

  “你想不明白,为何你会对我有如此大的敌意。”宋怿疑惑的问道。

  “若是您信国公嫡长孙的气量,真只有这般小,那我也没什么可问的了。”

  宋怿觉得,事情有些蹊跷。

  他每次同汤昱相遇,总会发生冲突。

  而大多数时候,他们的初衷都并非此,甚至双方都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了避让对方。

  汤昱却是一脸愤懑的回怼道:“是你朱家,不肯放过我们,我祖父已经告老还乡了,为何他朱椿还要如此。”

  “此言何意?”宋怿若有所思的说道。

  “椿哥儿,可从来没有想过,要针对信国公,甚至,你信国公府一直与朱椿交好,不信你大可问你祖父。”

  汤昱闻言,却是愣在了原地。

  “莫不是有人从中作梗?”汤昱也立马清醒了过来,问道。

  脑海里渐渐回想起了一些事,无论是秋水楼那回,还是贤集楼时。

  冲突爆发的有些意想不到的顺利,更像是有人在他俩间供火似的。

  他对朱椿的这般成见,都来自一人——李修明。

  “李修明。”两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宋怿是明白了,这便是汤和的用意吧。

  要借他之手,把事实摊在汤昱面前。

  只有汤昱自己不想求死,那汤和多少还能保下他的命。

  汤昱也想起了与李修明初见时,他不经意说出的那句话,“陛下对功臣当真是关切,离了应天,还不忘让蜀王“照料”一番信国公呐。”

  ……

  而楼上,朱椿也耐心的沏好了茶,给汤和倒上。

  汤和茗了一口,说道:“谢过殿下,茶不错。”

  “汤伯,非要走这一趟吗,会惹得父王不高兴的。”朱椿却是岔开了话题,提醒道。

  汤和没回应,他自己也知道。

  只是指着宋怿,平静的问道:“这便宋大哥的孙子吧,精盐也是他弄出的吧,那刘姓小子看着就不像。”

  朱椿刚要解释,便被打断。

  汤和淡然说道:“那篇文书,大抵也是他写的吧,心思太多了,也不好,陛下不会喜欢的。”

  “真不是,汤叔,怎么可能呢。”朱椿连忙辩解道。

  汤和却是没听见似的:“那诗更是一绝,年轻人就该这样的心气。”

  “但不得不说,是个妖才,汤昱输给他,不冤。”

  “这样的妖才,我只见过一个,便是陛下。”

  朱椿讪笑道,“言过了,汤叔。”

  “告诉他,我汤家不会再插手凤阳府的所有事,包括他心心念念的走私路。”汤和思索了一番,郑重其事的说着。

  接着便饮尽茶,倒杯。

  朱椿看着缓步离去的汤和,轻声问道,“那您要他做什么?”

  “我希望他能放下恩怨,便够了,还有,让他小心些,走私路后头有刺的。”汤和不冷不热的说道。

  “谢过汤叔,父王那边我会替您解释一二。”朱椿拱着手,谦卑的说道。

  那汤和却是摆了摆手,讪笑道:“那便先谢过蜀王殿下了。”

  言罢,交代了一番,便离开了蜀王府。

  随后,朱椿也只是简单陈述了一遍,就转身离开了。

  宋怿听着朱椿的言语,霎时间,有些敬佩这汤和。

  恩怨,早就被扼杀在萌芽了。

  但汤和借着自己,来敲打汤昱的行为,他让很不爽。

  但宋怿也不愿意受人情,毕竟,一码归一码,他拉过吕鸿朗,嘱咐了一番。

  他是不会为汤昱说话的,如何处置汤昱,是锦衣卫的事情。

  他只会把自己知道的,和盘托出,包括刚刚同汤昱猜想的。

  提醒锦衣卫,才是他要做的。

  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如今王永年倒台了,他那后头的人,可能会愈发的针对自己。

  他们想拿信国公做挡箭牌,便顺了他们的意。

  一点一点把他们从暗处引出来,才能痛打落水狗。

  ……

  应天府,乾清殿。

  朱元璋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说道:“李学政,你先退下吧。”

  “今后便留在京都,替我办些琐事。”

  李学政愣了愣,情绪有些复杂的回道:“谢陛下赏识。”

  李学政有些无奈,但也习惯了,朱元璋谨慎多疑的很,不会轻易信任旁人,唯有在他朱元璋眼皮底下,才能让他安心。

  可打发走李学政没一会,外头便传来阵敲门声。

  咚咚咚。

  “陛下,是我。”

  闻言,这熟悉的声音,朱元璋立马便坐了起来,“进。”

  蒋瓛看着眼前生龙活虎的朱元璋,苦笑道:“陛下,何必呢?太子殿下也不是外人。”

  朱元璋意味深长的说道:“戏要做全套,骗不了自己人,便会有破绽。”

  杀大臣,也是门学问,杀得杀的顺理成章。

  “臣受教了。”蒋瓛躬身道。

  “好了,不谈此事,那汤和是怎么一回事。”朱元璋喃喃道。

  蒋瓛毕恭毕敬的回道:“汤和之事,微臣觉得不简单,据赵隆的汇报,他们原本只是调查那王永年是否与汤家勾结走私。”

  “结果误打误撞,碰见了汤昱,领着侍卫,不私军。”

  朱元璋冷冷的望着,目光像刀子似的直刺过去,沉声道:“碰巧?碰巧便能拿下的近百侍卫?碰巧就锦衣卫全出动了?还恰好赶上李百户抵达。”

  “莫不是认为我老朱好骗吧?你要当下一个詹徽吗?”朱元璋猛的拍桌,怒不可遏的呵斥道。

  “还私军,他汤和要养私军,对上你们这群饭桶,以一当十都不为过。”

  “臣罪该万死,臣办事不利,监察不当。”蒋瓛连忙叩首谢罪道。

  朱元璋却是微微眯起眼,平静的说道:“这赵隆有些意思,身后定然有人指点。”

  蒋瓛连忙应声道:“臣现在就去拿下他,这赵隆欺君罔上,身后之人定然也有问题。”

  朱元璋却是缓缓起身,撇了蒋瓛一眼,讪笑道:“抓了他?让你们这些饭桶能查出来什么?”

  “至于后头那人,为我大明除叛贼,何罪之有,这凤阳府的水,也该让人搅一搅了。”

  “升赵隆为百户,让他全权负责凤阳府事宜,彻查此案;你还是依旧跟着李学政,肃清这应天府。”

  蒋瓛缓缓上去,应道:“臣领命。”

  “退下吧。”

  “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