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的寓意

  从前的从前,有座山,山里面还有座小山,小山里面有座庙,庙里有三个和尚:一个老和尚,一个大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三个和尚每天都在庙里念经,敲木鱼,念经,敲木鱼,日复一日,日日如此......

  当小和尚还没有来庙里之前,大和尚每天都在睡觉之前吵着老和尚,要老和尚给他讲故事。老和尚无奈,便给大和尚每天都讲同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老和尚的师傅,也就是老老和尚讲给他听的。

  老和尚对大和尚讲的故事是:从前有座山,山里面有座庙,庙里面有个和尚,和尚每天都在庙里念经和敲木鱼……

  一天,小和尚来到了庙里,成为了这座庙里的新成员。于是,大和尚不再整天缠着老和尚了,也很少再和老和尚说话了。因为,他知道老和尚肯定只会对他讲同一个故事,而且是那个已经听了N年N多遍的和尚故事了。他更是十二分确定,他与老和尚之间有严重的代沟,这条沟不是有多深的问题、而是有多宽的问题,以致宽得他与老和尚再也无法相交汇集于一处。所以,大和尚从此开始就成天只和小和尚说话。他还觉得,他与小和尚之间的代沟不是那么的宽。可是,小和尚却吵着他,要他讲故事给他听。于是,大和尚便对小和尚将讲道:

  “从前的从前,有座山,山里面还有座小山,小山里面有座庙,庙里面有三个和尚,一个老和尚,一个大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和尚们每天都在庙里念经,敲木鱼,念经,敲木鱼……”

  这个故事也不知道被和尚们传了多少年,也不知道在传的过程中有多少个“山寨”版本,总之,它给传到了今天。传到今天后,我们也不知道,究竟从前的从前有多久、有多前?更加不知道庙里面的和尚是一个,三个,还是三十个?还有,和尚们每天除了念经,敲木鱼外,难道就不用干一些其它什么事吗?这些我们都不知道,准确地说,是不确定,不确定故事的事实究竟怎样。因为它有太多版本,以致于我们分不清哪个版本是正版、哪个是翻版、盗版甚至假版?所以,我们不知道该信哪个,实在没有办法,我们就把这以上所有版本都认为是“山寨”的。

  在黄光军很小的时候,哥哥黄光辉就给他讲过这个和尚故事中的一个“山寨”版本。开始,他一直觉得哥哥讲的才是正确的,也是唯一的一个版本。可是突然有一天,也就是他在开始接受教育的那一年,老师在课堂上给全班人讲故事道: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和尚……”

  黄光军突地站起来,纠正道:“老师,是三个和尚:一个老和尚,一个大和尚和一个小和尚。”

  老师硬是愣愣地站立在讲堂前,长达三分钟之久。因为,她也被搞糊涂了,这个故事里究竟是一个和尚,还是三个和尚?她开始不确定了,开始怀疑了,甚至严重到开始怀疑人生了。

  小同学们见到他们日夜崇拜的老师,竟然不能马上反驳黄光军的观点,他们偶像的形象顿时就在他们心里毁了一半。这对于在那个几乎每天都在某种争辩的场合,动不动就以“我们老师说了的——”作为最有力的权威论据,以只有他的老师说的才是正确的作为金科玉律般,遵从的儿童时代里,黄光军因此出名了。他的盛名在整个班上甚至年级和学校内传开了。

  “黄光军驳倒了我们老师啦!老师也回答不上来,黄光军真是了不起啊!”这种言论如风般以最快速度进行传播,其速度远比后来出现的SARS病毒要快得多,以至于越传越远和越传越离谱了,从而导致它开始背离其原来的面貌。从此,多个不同的黄光军驳倒老师的“山寨”版本也由此开始诞生了。

  以下,就有个最经典的“山寨”版本,是这样描述的:老师在课堂上给大家讲故事,同学们都十分认真地听着。突然,黄光军跳起来,说老师讲错了。老师被惊得老半天也回答不上来,过了好久,老师开始与他理论。结果,二人因此互相谩骂起来,骂声不绝于耳,有绕梁三日之甚。最后,老师骂不过,便开始动起手来。自然,黄光军小小年纪不是老师的对手,被狠狠揍了一顿。黄光军哭着鼻子闹到校长那,校长觉得老师有辱“为人师表”之形象,便把老师给开除了,这才了事。

  这件事被人们广泛议论着,以致使人不确定其事实究竟怎样。反正黄光军成了当时年纪最小的大名人。他从驳倒老师,再到借助校长力量开除老师等一系列的“英雄”事迹,在当时实在是一大壮举,亦是非一般人所能够为之的。

  经此往后,黄光军成为了那个时代里,第一个实践及体验了那位叫做张爱玲的女作家所提出“出名要趁早”的理论。

  可是,叫幼小的黄光军奇怪与不解的是,自从在课堂上指出老师那个为“三个和尚”的错误后,周遭人们便经常在哥哥黄光辉面前夸奖他有个了不起的弟弟。他们羡慕的神情溢于言表之外。黄光军心里却觉得很郁闷,自己也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啊!为什么别人总这样称赞自己呢?自己不过是将哥哥讲给自己听的故事与老师所讲的不同之处给指了出来,仅此而已嘛!这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更让他感觉疑惑的是,老师为什么说是一个和尚呢?可哥哥说的却是三个和尚,真的是老师说错了吗?——可老师怎么会错呢?——难道是哥哥说错了?真是奇怪啊!小小的黄光军第一次开始对世间现象进行了思考,而且这思考之中夹杂着可贵的怀疑精神。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的与众不同之处。看来,后来人们对他的议论一点没错,他自小就有点特别。这种特别与其他同龄孩子十分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就像在一堆沙子里突然出现了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般,格外地叫人为之眼前一亮。

  经过口碑式的“传诵”,黄光军的名声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小小的学校范围之内了。而是已经传遍了方圆百里,甚至几百里都有。就连当时的县长也知道了。县长在给乡镇一级领导们开会的时候,专门提到这个叫黄光军的“神童”,甚至下令要好好保护好这个“天才神童”,还说这个叫做百年一遇,千年难得一见,甚至可以将他写入县志。

  那么,我们这个被县长称作“神童”的黄光军,是否会成为又一个“方仲永”呢?有人或许会问,这个方仲永何许人也?那么,你就不知道他初中是怎么混过来的。如果,实在不知道,那么,我就不厌其烦地再讲讲:初中的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类有篇文章叫《伤仲永》,作者是宋朝的王安石。文章讲一个世代耕田为主业的家庭出了一个天才神童,叫做方仲永,他几岁就会写字作诗,全家便依靠他的这点天赋赚钱养家,因此耽误了他后天学习,所以,他长大了后却变成一个平常人。

  故事很简单。首先,我们不去管王安石写的这篇《伤仲永》是否确有其事。虽然,这个故事说得有点邪乎,而且原文还使用的是第一人称,这就更加使人很容易相信这个故事好像就是他王安石亲身经历的。不过,从文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点可疑行迹的,因为文中的“我”也只是道听途说而已,证据在这里:“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作者果真见到过方仲永本人,可也是在方已经十二三岁时候,那时候,方已经差不多是个平常人了。那么,由此说明方之前的神奇与天赋之举,他是并未亲眼所见和亲耳所听的。即使为亲耳所听,那也是从别人嘴里听来的。从而,我们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用现在的话说,方仲永之前的“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和“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可能是某个“山寨”版中其中一个版本。至于真相,年代久远,我们已无从考证。因为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去。如果,这以上的推测是正确的,那么,可喜又可悲于我们的祖宗们:可喜的是,他们比我们还强;可悲的是,他们比我们还要会忽悠人,还要雷人。

  所以说,我们要好好学习他们留下的那些经典啊!由此一来,这篇王子(对王安石的尊称)的文章,教育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如果有谁没能记住,我看他可能是在老师上课时刚好请假或者睡觉去了。正是如此,黄光军有幸或许不会成为下一个“方仲永”。因为,至少他在继续接受教育的时候看到了这篇王安石的《伤仲永》。既然有了前车之鉴,那又何必去行那个鉴呢?如果去行这个鉴,那不是脑子进水造成“秀逗”了,那还能是什么呢?按照正常人的做法是绝不会如此的。

  但是,十分可惜的是,正当党中央与政府决定正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之百年育人政策时,黄光军还是因为家境贫困而不得不辍学了。从而,他的学历是:初中(证明学力低下),专业:无(证明没有一技之长),政治面貌:少先队员(证明没有啥背景),还加上要命的太嫩、太年轻,和没有工作经验,所以,十五六岁的他就成为了那个时候的一个流行叫法的,待业青年。

  黄光军的哥哥,也就是黄光辉,此时已经成家了,正准备立业中,看着弟弟每天就这样窝在家里也不是个办法,便提议说:

  “我们俩兄弟一起出去闯闯,怎样,敢吗?”

  黄光军回答说:“有什么不敢!?现在就行动!只是不知道我们去哪里闯荡呢?”

  “就去北边吧!”黄光辉对弟弟说道。

  于是,兄弟二人选择一条与众多北方人相反的创业路线。别人是南下或者东上,是十分符合逻辑的,也是符合党中央邓爷爷提出的经济发展之路线——先沿海,沿江,后内地。可是,黄氏兄弟偏偏逆向而为之。大家都知道,炒股票就经常讲究逆向思维,而且被一些专家说得神乎玄乎地!结果却是一样的:输钱。于是,专家便又对输家说,是你的心态不好,你要再跟着我们学习如何在股市里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结果,输家们又纷纷去用心地学习心态篇,但是结果会怎样我们是不难得知!

  兄弟二人原本就是南方人,况且南方因为政策活加上地理优势一直是全国发展最快的区域,使许多北方人都羡慕地直咬牙,这一咬牙就使他们的羡慕变成了嫉妒。可是,黄氏兄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去,一直向北,往京城出发。他们这个实在不怎么科学的决定,在此时看来实在令人费解。

  他们一路上坐了许多车,有客车,火车,公共汽车,三轮车,还有最奢侈的出租车,最后终于达到目的地——首都北京。总共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可是这仅仅的四十八小时却让他们离家千万里,一下子很难回去。不过,当他们的第一只脚刚踏上北京这块土地时,他们就暗暗下定决心:如果闯不出一点名堂来,那么,就绝不回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