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灯会

  虽然会宁城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男丁在外出征,但为了安定民心,今年会宁城的灯会反而比往年更热闹一些。

  前几年从燕京掳来的汉人工匠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将整个会宁城打扮的焕然一新,到处都是五颜六的彩,入眼处皆是金碧辉煌一片。

  街上更是游人如织,各种卖灯卖小食的摊子更是生意好得不得了,酒楼里还有从温柔如水的汉家歌女歌唱着这幅太平景象。

  “这些汉人就是比咱们会享受,看这灯扎得多精致啊。”完颜亮牵着完颜晓寻的小手,蹲在一个卖灯的摊子前,细细的看着眼前花花鸀鸀的彩灯,不但花灯的模样要看得一清二楚,连上面的人物、图案的颜色、线条完颜亮也仔仔细细的熟记在心。

  “这算什么啊?要说这灯做得最好的,还要大宋东京的匠人做的最好。”摊子老板一看蹲在自己摊前两个粉雕玉琢似小孩这一身华贵的打扮,再看一眼跟在他们身后那五大三粗的保镖,就知道这必定是哪家达官贵人家子弟出来赏灯玩,忙着卖力解说起来。

  摊子的老板是当年金军撤出燕京时,被大宋政府卖给金军,而不得不迁来这寒冷北国的汉人工匠,虽然他初来的时候不习惯这边生活,但这么多年过下来,他也就渐渐的被女真化了。这女真话虽然不是说的很娴熟,但也说得非常不错了。

  他卖力的说着东京的灯会是怎么的热闹,什么灯点五夜,又什么灯火四十不绝,除了赏灯,还有什么奇术异能,歌舞百戏可以欣赏,又说大宋有多少好吃的,什么王楼肉脯、梅家鹿肉、曹家烧饼都是人间美味,把两个孩子馋得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

  “哇,宋人好有钱喔,竟然酒楼里都用银器盛饭盛菜。”完颜晓寻擦了一把口水,捂着自己听故事听到有些饿得肚子,感叹着大宋的富裕,“真的吗?你说的那个趁正月十五,大宋皇帝向百姓赐酒时,偷了赐酒金杯的故事是真的吗?那个女人后来被抓住了吗?”

  “当然是真得,那是我亲眼所见!”摊老板一副受到了污辱的表情,“我本是燕京人士,那年有幸跟随着旧辽的贺岁史去了一次东京,本以为燕京已经是这世上最好的城市,但在那里,我见到了我所从未见过的繁华景象,那么富裕那么美丽,连空气中都散发着香味的一个国家。”摊老板一脸神往的说着自己在东京元宵灯会上的一次见闻。

  那也是正月十五,当时的大宋官家宋徽宗在城门之上,以金杯向百姓赐酒时,一位妇人接过金杯喝完了大内酒,并未把金杯交还,反而将金杯藏入怀中。结果皇宫侍卫发现后,立即将妇人舀下并奏告宋徽宗。当宋徽宗问妇人为何偷金杯时,那妇人说自己是与丈夫一起出来看灯,不料与丈夫走失,怕回家晚了公婆责怪,就取一只金杯证明自己,并且随口奉上一首新词《鹧鸪天》,“月蒲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观鹤,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赐酒,脸生春。归家只恐公婆责,也赐金杯作照凭。”宋徽宗也是一文化天子,听过词后大为赞赏,当场把金杯赐予妇人。

  “好厉害喔!”完颜晓寻张着大嘴,惊讶的感叹着,“晓寻什么时候也能这么厉害啊?”

  看着完颜晓寻张着小嘴,白白的脸上一脸羡慕的可爱模样,那摊老板忍不住伸手想去捏捏这个包子似的小脸蛋,这时就听见完颜亮一声怒吼,“住手!”

  完颜亮拉起完颜晓寻,温柔的说道:“晓寻妹妹,你饿了吗?”

  “亮哥哥不要这么凶嘛,吓到人家老板了。”完颜晓寻对着手僵在半空中的老板微微一笑,才摸着自己的小肚子说道:“有点!”

  “我讨厌人家碰你!”完颜亮年纪虽小,醋劲却大,他低着提起荷花灯,塞到完颜晓寻手里,摸了摸她的头,才牵着她的手说道:“走,哥带你吃好吃的去。”

  **********************

  鹊桥仙作为会宁数一数二的大酒楼,在这种节日里一向是人满为患,十分难订到位置的,但凭着完颜宗干的名字,老板竟然给他们俩人硬生生在人满为患的大厅里加了一张桌子,引得不少人为之恻目。

  “亮哥哥,听说这家店的老板也是汉人,而且手艺特别好,所以这里的生意才会这么好。”完颜晓寻一副熟视无睹的看着正周正在看着两人窃窃私语的众人,小声对完颜亮说道。

  “晓寻妹妹,你有没有发现一件事?”完颜亮捧着腮,问出了一个他今天憋了一天的问题:“会宁城有好多汉人,而且这些汉人比我们女真人要更勤劳更聪明更能吃苦一些。”

  “这有什么关系?”完颜晓寻眨眨眼睛,趴在桌子上,笑眯眯的回答道:“他们再聪明再能干,赚来的钱那也是我们的,他们的才华也只有在蘀我们办事时才能体现出来,更何况,我们和他们都一样是人,我们也能学习啊。阿爹那一辈人是晚了,他们的一生都浪费在战场上了,但是还有我们啊。”

  完颜晓寻这一番话讲得头头是道,听上去一点也不像是一个三岁小女孩所能说出来的,其实也的确不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她只是经常听阿爹说汉人狡诈多奸,我们应该向他们多学着点。

  完颜亮点点头,正准备说着什么,大厅里的烛火忽然一下暗了下来,接着一道亮光打在旁边的舞台上。

  这个舞台三尺来高,长宽约两丈,平日里是专供一些仱人进场表演百戏,而鹊桥仙则在里面提个成,搭个线什么的。

  灯光的中心,一个穿着粉红色汉服,手舀着牙板的少女正缓缓走上台前,少女年约十六、七岁,眉目姣好,身材婀娜,也算是个美人胚子。

  少女面对着台下屏住呼吸看着自己的众人,先是不慌不忙的行了个礼,放才轻启樱唇,缓缓唱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