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介绍

  一个少年,他仿佛身负原罪,一出世就遭灭门惨案,父母双亡,兄弟姐妹都死了。他从小到大,总有仇家追杀,东躲西藏,凄凉万状。唯一给了他温暖的,是邂逅的良家好女。这女子或玉雪可爱,或冰雪聪明;有时会女扮男装,有时还会耍点刁钻的小性儿。青涩爱意,朦胧思念,缠绵深情。他们一路相伴同行。少年也因缘奇遇,有高人指点,得异人传授,学绝世武功,结海内同心,建万代功业。扬眉振衣,报仇雪恨,当此时,英雄钦服,天下共仰,昔日的少年挂剑拂袖,携美隐退山林,留下一段传奇佳话。或者好事不谐,劳燕分飞。甚至美人命薄,幽冥隔路,只剩苍老的少年孤身一人,黯然归去。武侠是关于成长的小说。

  星盟月誓,高山流水鼓琴;波诡云谲,白首相知按剑。摔琴割襟,恩怨分明。一边是江湖险恶,人心叵测,反目成仇,翻脸无情;一边是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边是“太行岭上二尺雪,崔涯袖中三尺铁。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门便与妻儿别。”一边是“昔年以前家未贫,苦将钱物结交亲。如今失路寻知己,行尽关山无一人。”道德、阴谋、友谊、背叛,希望与失望,诺言和谎言。背信弃义卑鄙人性的泥淖上,建不起好汉的梁山、英雄的瓦岗和兄弟般的桃园。武侠是关于真心的小说。

  秦晋恩,吴越仇,荆棘铜驼,乌衣斜阳,起六十四路烟尘,历史风云激荡。国家命运,个人前程;民族大义,儿女私情。曾经秣陵王气,转眼石头降幡。盛唐豪吟,吞声在渔阳鼙鼓;晚明残照,照亮了八旗披甲聚如山。也曾提兵百万,也曾立马吴山,也曾未完一局棋,小儿辈已大破贼。也曾中流击楫,也曾大刀记环,最终还是挑灯看剑,铁马冰河入梦来。芸芸众生,本来是历史的主角,却被推到了舞台的远景。于是高祖还乡,歌风大起;后主辞庙,恨水东流。确乎白发渔樵,经惯治乱兴衰,看破得失成败,才会觉得青山依旧,夕阳正红。武侠是关于沧桑的小说。

  踏雪无痕,挂壁似画,弹指破空,驭气成剑。抚琴吹箫能夺命,飞花摘叶可伤人。僧道儒墨,三教九流;医卜星相,七十二行。奇人多异事,行行出怪客。市井细氓,说不定就是辣手杀星;衰朽老翁、木讷愚汉、jiāo羞少女,摇身一变而成黑道魔头。甘如胆,癞如玉,花非花,雾非雾,赶尸易容,变性移魂,千妖百魅,千变万化,扑朔迷离。还有乌白马角,燕丹回国;天元星目,中土扶余;高瓒烹双子,诸葛昂食美人肉。林林总总,纷至沓来,如行山上,目不暇接。武侠是关于好奇的小说。

  武侠还是关于名言隽语的小说,金庸有“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古龙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武侠还是关于诗情画意的小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都是经武侠小说流布而广为人知的名句。武侠小说还是关于拜物教的小说,藏宝、夺宝往往成为戏剧冲突的主线,名剑、秘笈和各种各样毒药暗器在武侠小说中司空见惯。武侠小说还是关于招式的小说,从实打实的“泰山压顶”、“枯树盘根”、“shuang峰贯耳”、“野马分鬃”到空灵无迹的“小李飞刀,例无虚发”。武侠小说渐成套路。于是明珠蒙垢,宝剑生尘,出现了武侠的低潮。多少武侠迷挥笔上阵,欲再创辉煌,却力不从心。自古龙大声疾呼之后,武侠小说又到了该变的时候!苍天当死,黄天当立。旧武侠已死,新武侠未生,方生未死之际,每一个热爱武侠的人都能感觉到垂死的挣扎和分娩的阵痛。

  武侠是什么,其实这是个很明显的问题,譬如诗是什么、散文是什么,在概念上是很简单的问题,查查百科就了事。但是说到本质,就玄了。

  其实在我看来,一切文学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即【表达】。差别的,只是体的不同。武侠从其发轫到如今,最开始是一种类型文学,特征很明显,写侠客的故事就叫武侠。侠客们快意恩仇,行走在世界的规矩之外,有人杀人了,我就要伸张正义,朝廷算个屁,大侠武功高本事大,出入大内取个把东西杀个把人不算事儿。这样的武侠,就是最纯粹的类型文学,是可以让男人们xióng性激素飙升的文学,是热血的,快意的,看着大侠从一个屌丝成长起来,灭了邪道总舵扛把子,然后抱得美人归。一路上虽然有波折,中了毒,掉了悬崖,喜欢的妹子是邪道老大的闺女,这都不是事儿,是为了故事提供波折罢了。所以后来武侠有了一个别名,叫:成人童话。正义总是战胜邪恶,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所谓童话者,大抵也就是虚的东西,除了提供肾上腺素,愉悦读者的感官,说的不好听一点是不入流的东西。所以,一个写武侠的作家到了一定程度,必然就不满意这种现状,我为什么不能借着侠客的故事传达一些理念,一些思考?

  于是金庸借着郭靖大侠点出来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杨过抱着杀他的心,最后都为他的崇高人格感动下不去手。这是金庸借着典型的侠客故事传达了他的理念,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侠。然而这样的输出毕竟是说不下去的,大侠为国为民,按照武侠的原生逻辑,应该和公主过着幸福生活,保卫襄阳,北灭蒙元。多么的热血,但是金庸偏偏把郭靖放在了襄阳。襄阳如何破城,郭靖如何就死。金庸没有写,想必也不忍写,不愿写。一旦开始表达,武侠原生逻辑的弱点就开始暴露了。既然成了大侠,为什么还是无奈的看着城破家亡,一腔孤愤,死不瞑目?侠客无法逆势,个人英雄主义也注定要为大势低头。这是金庸到了后期作品,所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天龙八部》,人人皆苦,萧峰可称大侠中的极致,忠义双全,武功盖世,却亲手杀死了心上人,天下虽大却无容身之地,死于雁门关。虚竹是个好和尚,用心持戒,却被命运逼迫,破了色戒,莫名其妙就拥有了西夏公主的身体,一般人觉得太TM爽了,可是对于虚竹这个好和尚呢?只此两例,至于慕容复,阿朱,阿紫……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什么,还有射雕中那股子昂扬的劲头么?《笑傲江湖》,令狐冲本身就不是一个大侠了。他的性格和之前的大侠们相比,是玩世不恭的,是偏向隐逸的。当然这本书里充满了隐喻和挪揄,孩童天天读东方教主宝训,一天不读吃不下饭,真是其心可诛。《笑傲江湖之曲》的作者二人一开始就惨死了,不能不说是一个精神的总括。《鹿鼎记》,干脆就成了反侠的典范。侠客是个屁。你陈近南英雄了得,还不得跟着台湾郑氏那一门龟孙子转?最后死的恶心,也算是死得其所。我韦小宝,爹都不知道是谁jì女野种,在天地会是香主,朝廷当上了鹿鼎公,神龙教还做了白龙使,娶了七个老婆,有公主,有人妻,有萌萝莉,有高冷女神,还有女仆!干了鳌拜,打了毛子,功业彪炳……这传达的是侠客的原生精神么?大侠?大侠都去死吧,这个世界上没有大侠的位置。

  所以金庸封笔了。为何封笔,从他后面作品的思路想一下,很明显的。他写尽了他所能写的武侠而已,再写,也是自我重复了。之后的武侠们,高阶一点的作家,都会走上这条路,即在武侠中表达严肃内核,而侠客精神和世界的碰撞和无可奈何往往更是其爆点。温瑞安《刀丛里的诗》是典范。大侠龚侠怀蒙冤入狱,不过是朝廷想要找只猴子杀来给鸡看,龚侠怀真可谓大侠,武功俱废,受尽酷刑,然而所思所想依旧是让他的兄弟们可以保全,不要来救他。所以他往外面传的字条只有四个字:请背弃我。

  然而他哪里知道,他本身就是被自己的兄弟坑害入狱的,他们不用说就早已背弃了我们的大侠。武林中为了营救大侠的豪杰们流够了血,求够了人,丢够了脸,终于等到一纸公文,公文上说其实也没什么大事,放了吧。出狱前的那个晚上,龚侠怀死掉了。于是侠的精神给狠狠的踩了一脚,到此永世不得翻身。童话?所以,到了后期的武侠,其实无论怎么说,都是借着侠客的无奈,侠客的没落,来传达承载在故事情节之上的精神和思索。

  《挥戈》是一本看起来朴实无华,但是内蕴却很丰富的武侠小说。五个故事中我最爱的是《风神镇》,作者做了一个很强悍的设定,在他设的这个局里,无论怎么运行,都是颠覆传统善恶观的。恶人风神在故事的结尾死掉了,但是更多的恶人因为他的死失去了约束,小镇最先崩溃于束缚的消失中迸发的恶。

  这是一个类似于英雄志饿鬼围京城的死局。我看到最后的时候,内心被深深震撼到了。那是我看英书之前,在武侠中得到的最深的触动。作者通过五个故事,通过主人公在不同年龄段的经历,不断重复传达着他对这个世界的绝望,故事越来越灰色,辞去公职后的主角隐于俗世,以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形象出现,我觉得和十年后归来的卢云在某一层面上是相似的,而且或许挥戈的写法所让人能体会得更切肤。但是该怎么办?在这一点上,两书走向不同的方向,作者不相信什么圣光,卢云能救王一通么?能救得让人心服口服不再质疑这个世界么?我觉得野狗很难做到。所以就目前为止,野狗很难写出结局,而我的内心,则更倾向于挥戈。

  不可为而为之,主人公的做法和结局或许也正传达着作者对世界的无能为力和对每个个体的期许,而后者,是我们的希望。吴戈的丹玛嘉玛就在彼岸,而丹玛嘉玛又是什么呢?再至于《英雄志》,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孙野狗第一本书还不能写得好,说教味浓,但是他的路子,正好是走在了武侠继续发展的节点上。武侠作为小说中的一个类型,它的开始是明烈热血的,它的现在却是灰暗绝望的,这是一个良性的发展,因为承载的多,所以刻骨,因为刻骨,所以才值得继续走下去。武侠是什么,这个问题我的确有过一些思考。武,是纯粹的学术概念。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头,达摩院和孤悬海外的桃花岛,还有咱们的武老师,都是武。穷一生之光阴,求武学之巅峰,这是武者所追求的目标。

  侠,则是一种生活理念。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与襄阳城共死的丐帮弟子,乃至高谭市的黑暗骑士,这些是侠。侠者追求的,是自己心中的美好世界,并不惜为之献出生命。兼具武和侠这两个特点的,才是武侠。所以呢,不狭隘地说,日本的武士道,也是一种武侠。欧洲的骑士,勉强也沾边。但是科学家托尼斯塔克就不是了,他侠是侠了,跟武就没关系,只能叫科侠。(咦我为什么想到了那个谁?)至于《鹿鼎记》,配角们个个武侠,偏偏主角既不武也不侠。这不是武侠,而是反武侠。假如狭隘一点,则必须得把“武”之一字,限定在招式和内力的世界里。那才是我们常说的武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