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献宝 炼钢<修>

  夏日炎炎的烈阳烘烤得人焦头烂额,树上的知了嘈杂的叫着让人心烦,咸阳王宫笼罩在一层令人烦躁的气氛中。

  此时此刻,咸阳章台宫偏殿一方大案后,始皇帝膝坐着手中拿着一份帛书,脸色阴晴不定,再加上大朝会那些学宫七十二博士的复辟言论:“这百家真是胆大妄为,真把朕的大秦当泥捏吗?!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是不行了。”

  此时距郡县制推行已有八年,淳于越在大朝会上却因指斥周青臣公然面谀而重新牵涉出郡县制与诸侯制之争,且又将自己在博士宫说过不知多少次的“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再次在大朝会喊将出来,若非偶然,则必有深意,这个儒家博士究竟意欲何为?一时间议论纷纷,扔下手中帛书,始皇帝下定决心

  嬴曦埋首与案上,身前堆着一堆竹简,手上拿着笔双眼不离帛书,写写画画这什么,不时的以衣袖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身旁立着一个月前回来的小瑶。

  看着公主伏在桌案上认真书写的模样,看在眼中很心疼,不住的为其扇风。

  对于这次史上的北击匈奴,还是有一点了解的。由于始皇帝求长生不死药心切便让身边的卢生出海寻找蓬莱仙山,以求得长生不死之药。卢生回来后,向秦始皇表示未能找到长生不死之药,却拿到了一本“仙书”,书上写着一则谶语:“亡秦者,胡也。”始皇帝看到后,认为谶语中的“胡”是指匈奴,乃命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以绝亡秦之患。

  虽不知这仙书谶语是否是假的,但嬴曦却知道大秦确实亡与“胡”者。

  不管真假作为后世之人对于这北击匈奴事情上很支持,纵观中国漫长的五千年历史,对中国祸害时间最长和最酷烈的国家(民族)则非古代的匈奴,他们生活在寒冷的北方戈壁沙漠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不论是气候和生存环境都和内地的温暖湿润的、物产丰富的中国差了不是一点半点,一旦遭遇暴风雪和其它不能抗拒的自然灾害牲畜大量死亡,就直接威胁到他们的生存,这个时候这些凶残的草原狼就显示出了畜生性的一面,根本不会讲什么仁义道德的,仗着体格强健骏马快刀疯狂的杀戮中国人、抢劫中国的财富,来满足他们生存的需要,中国丰富的物资成了他们家后院的仓库!长达数百年里都是如此循环的,虽有汉武帝毕生抗击他们把他们打残打烂分裂逃跑为止。但以后的五胡乱华,两宋的异族铁蹄,直至蒙古帝国肆略中原,满清鞑虏奴性统治,其身后都离不开匈奴的影子。

  来到这个世界后,嬴曦虽说还未曾切实的上过战场,也没有见过骑兵之间的厮杀,对于骑兵所用的武器装备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中原的骑兵无法与天生就长于马背上的北方游牧民族相比,直到发明了马鞍和马镫是全套马具,这个距离才得以改变。

  放下手中的笔看着自己的杰作嬴曦很满意的点点头:“小瑶让让人备车,去王宫面见父皇”收拾了一下对小瑶说道。

  小瑶放下羽扇:“诺,公主”去准备了

  来到王宫经通报直入章台宫。

  始皇帝坐于大案后,赵高立于身后。

  嬴政:“曦儿今日来此有何事啊?”

  嬴曦:“启禀父皇,曦儿今日来是为陛下分忧而来的。”

  嬴政:“呵呵真的好曦儿有心了,朕有何可忧的,不妨说出来听听。”

  父皇,曦儿是为了大秦北征匈奴一事而来,父皇说说我大秦骑兵和匈奴骑兵如果短兵相交平野,胜负几何

  嬴政沉吟片刻:“不足三成。”

  嬴曦:“那么我为父皇献上一宝,可拉近大秦骑兵与匈奴骑兵的距离,甚至于可以说完胜匈奴。”

  始皇帝一听立马站起身眼睛紧紧盯着嬴曦沉声:“曦儿你说的是真的吗?你可知君前无虚言。”

  嬴曦傲立于殿上朗声:“曦儿,敢立军令,句句属实,请父皇明见。”说着承上帛书。

  赵高走过来接过嬴曦手中的帛书承于始皇帝阅览。

  始皇帝接过,展开久久不语,但随着时间推移脸上的变化越来明显,到最后哈哈大笑:“好好好,赵高去宣蒙恬将军过来。”看着赵高吩咐道。

  “诺”赵高领命而去。

  嬴政:“曦儿你先下去吧,日后有事再来问你”

  嬴曦“诺,曦儿告退。”

  离开王宫正看见赵高领着一位将领身躯凛凛,相貌堂堂,这人就是蒙恬。互相礼节性的打了个照面,不再多言。

  回到公主府检查了一下众稚童的习武情况。

  大秦现在用的还是青铜制式武器,作为武器,铁自然应当比铜要结实一些但为何现在在战争中对于铜的使用反而比对铁的要多?其中一个原因自然是因不是所有人都认识到了铁的价值,但更重要的,恐怕是对于铁的冶炼技术不过关。

  回到咸阳后就着手秘密的建立炼铁坊,不单单的是炼铁,而是炼钢!但是想要得到钢,温度这一关是过不去的,华夏古时冶炼的高峰时期,也不过能使冶炼温度达到1200摄氏度,那时冶炼的铁器自然比此时要坚硬,可在嬴曦眼中,仍是不够看。要怎样将冶炼所需的温度提上去,嬴曦曾很是费了一番脑筋。最后只有采用后世土办法“高炉炼钢法”。

  张铁匠家历代打造铁质用具,是老秦人。就在一月前,张铁匠终于掌握了嬴曦所教的“高炉炼钢法”。紧接着,张铁匠又开始尝试着冶铁,今日正是因为出了成果,当来到那个逼仄而狭小的空间,看到那一柄雪亮崭新的长剑,嬴曦拿起来弹了一下剑身:“不错很好,现今一日可产多少”

  “回公主,像现在这样的话一天可造十柄,如果人手多的话,还可以更多。”看起来憨憨厚厚的张铁匠用袖子抹了把汗,脸上被烟火熏得黑乎乎的,唯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

  嬴曦:“嗯,不错,我知道了,还有把家人接过来。”说完又拿出几张帛书递给张铁匠。“要保守秘密什么都不能说,明白吗?”严肃地盯着张铁匠。

  “,谢公主,小人明白!”张铁匠难言激动。

  有了这些兵器绝对是一大助力,不管始皇帝是否发现,都要冒险一试,待那些孩子长大就是士兵,完全忠诚与自己的私人部队。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