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首相人选

  明末逐鹿天下揭竿而起第513章首相人选皇帝苏河看着递上辞呈的王仲策。</p>

  王仲策即将前往非洲建国,无法继续担任内阁首相,他要卸下内阁首相这个职位。</p>

  皇帝苏河看着他的左膀右臂即将离开。</p>

  王仲策管理内阁六部,协助他治理国家,他的手腕很强。</p>

  这么多年,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p>

  但他必须离开,开国勋贵的势力太大。</p>

  皇帝为了今后统治的稳定,必然会对这群人出手。</p>

  苏河觉得自己对待这些兄弟很仁义,他比刘邦朱元璋强百倍。</p>

  他这个方式,轻松解决国内的问题,还让这些人积极主动为大华抵挡敌人。</p>

  这简直是双赢,勋贵们赢一次,苏河赢了两次。</p>

  皇帝苏河看了看王仲策的辞呈,把它放在一边,询问道:</p>

  “仲策,对于新任首相人选,你有什么建议。”</p>

  皇帝苏河心中已经有人选,他想听一听,王仲策的建议。</p>

  王仲策听到皇帝苏河这个问话,他不再像之前那样稳健。</p>

  他已经准备脱离大华朝堂,他也就不必遵守官场上的规则,更不怕得罪人。</p>

  他语气犀利的点评道:“陛下,内阁大臣李志升性格有缺陷,遇到大事总是瞻前顾后。</p>

  他做首相,小事可以处置的井井有条,遇到重大事情,他不敢担责。</p>

  李志升只适合管理精细的业务,他不适合担任首相。</p>

  魏时鸣更擅长管理工业方面的事务,他缺少统筹全局的能力。</p>

  内阁中资历较老的大臣,只有这两位。</p>

  臣认为他们都不适合当首相,建议选择各地巡抚。</p>

  中枢的衙门设置与地方的衙门设置基本类似。</p>

  能在一地当好巡抚,臣认为他们担任首相,完全没有问题。</p>

  我比较看好广东巡抚钱明义,他担任内阁大臣时,做事很有条理。</p>

  各地巡抚和六部尚书的表现,陛下看得很清楚,不用询问臣的意见。”</p>

  皇帝苏河听着王仲策的意见,他的决心更加坚定。</p>

  王仲策推荐的人才钱明义,他不会选择。</p>

  钱明义被贬广州已经快一年,这人还需要锻炼。</p>

  他能破而后立,能力更进一步,皇帝苏河很欣慰。</p>

  他即使这么颓废下去,大华王朝不缺少官员,也不是非他莫属。</p>

  皇帝苏河批准王仲策的辞呈,他与王仲策聊起海外建国的相关事情。</p>

  “仲策,你们选择建国的地点,都已经确定。</p>

  很多人准备的很充分,例如苏虎、张瑜亮等人,他们指挥过数十万人作战。</p>

  他们已经见惯生死,也有实力与当地势力硬碰硬。</p>

  你和李凤鸣的切入点很好,前期共同协作,扬长避短。</p>

  你们选择的位置相对集中,这也有利于国内船队运输物资。</p>

  对于选择非洲的人,朕从内帑里拿出一部分银币,支援你们度过前期的困难。</p>

  朕同时会给你们提供一定的帮助。”</p>

  王仲策面露惊喜,拜谢道:“臣谢陛下的支持,臣一定能在非洲打下坚实的基础。”</p>

  皇帝苏河支援张瑜亮、李凤鸣、王仲策几人,主要目的就是让这几个藩属国,在非洲发展壮大。</p>

  他们发展壮大,必然会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生冲突,趁机拖住奥斯曼土耳其帝国。</p>

  大华王朝从中亚和印度两个方向向西扩张,必然会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生冲突。</p>

  那里有着世界储量极其丰富的化石能源,大华王朝绝不能放过这片地盘。</p>

  皇帝苏河提供的物资很丰富,王仲策了解到相关物资,他激动的都准备回家,与手下商量,更改之前的计划。</p>

  皇帝苏河让太监带着王仲策离开乾清宫。</p>

  皇后王文君派宫女叫住王仲策。</p>

  她听闻二哥前往海外建立国家,实力又不如其他王爷。</p>

  王文君准备给她二哥一些物质和人才支援。</p>

  皇帝苏河在乾清宫拿出御笔,决定首相和其他内阁大臣的人选。</p>

  苏河身为开国皇帝,掌握着极大的权力,任命内阁首相,不需要听取大臣们的意见。</p>

  魏时鸣担任新一任内阁首相,辽东巡抚曲向阳和顺天郡巡抚王言虎,升任为内阁大臣。</p>

  皇帝苏河召来通政使赵文峰,让他书写圣旨,派遣通政司官员去颁布圣旨。</p>

  ………………………………</p>

  内阁大臣魏时鸣正在闽王张瑜亮的府邸,根据现有信息,帮助闽王张瑜亮,参谋海外建国的地点选择。</p>

  魏时鸣是张瑜亮父亲,前任工部尚书张德志的徒弟。</p>

  张瑜亮准备前往海外开国,他作为好友,当然要尽力帮忙。</p>

  魏家因为这层关系,他们也能在张瑜亮建立的国家身居高位。</p>

  魏时鸣看着地图,他皱着眉道:“闽王,你选择的地点,环境太差了。</p>

  那个名叫埃及的地方,处在大沙漠之中,只有几片绿洲。</p>

  境内只有一条尼罗河,提供着大量的水源。</p>

  除了这一小片绿洲,周围都是大沙漠,很难生存。</p>

  最关键的问题,那里不适合钢铁冶炼。</p>

  我不知道这个地方,是否有煤矿和铁矿。</p>

  哪怕是不缺煤矿和铁矿,只是缺水这一点,就不适合建造钢铁厂。</p>

  没有钢铁,就没有强国的底蕴。</p>

  我动用自己的关系,说服一些工匠,协助闽王建国。</p>

  但在这片地区,他们也没有用武之地。”</p>

  魏时鸣看着地图,他实在是想不明白,张瑜亮为什么选择在沙漠中建国。</p>

  有平原和丘陵,这种既能种田又可能埋藏有矿物的地方不选,选择沙漠。</p>

  沙漠中哪怕是有矿产,那也极难开采。</p>

  想在沙漠中发展工业,以魏时鸣的经验,这完全是空中楼阁,根本不可能实现。</p>

  张瑜亮拿出笔,直接在红海左岸画了一个圈。</p>

  “这一片地域,都是本王的地盘,可不仅仅是沙漠中的埃及。</p>

  这片现在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地。</p>

  皇帝陛下答应本王,只要我们能派兵攻下埃及,就会对本王大力支援。</p>

  本王会在红海与太平洋的交汇口南方登陆。</p>

  在那里建立前进基地,这样也方便接收国内运过来的物资。</p>

  本王会在沙漠南端的地区,建立工业城镇和农业城镇。</p>

  等到实力充足,本王再去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碰撞。</p>

  本王不会再立足未稳,与当地的大势力碰撞。</p>

  这么一大片区域,本王就不相信没有煤和铁。”</p>

  魏时鸣看到闽王张瑜亮准备充分,知道什么时候该稳重,什么时候该冒险。</p>

  张瑜亮作为百战名将,他对战局的把握,肯定比自己强许多。</p>

  魏时鸣答应张瑜亮,为他提供一些工业人才,帮助他建立初步的工业体系。</p>

  他正在与张瑜亮商量,选择哪一种蒸汽机作为工厂的动力。</p>

  魏时鸣看到自己府中的管家,匆忙走到客厅。</p>

  他鞠躬行礼后,语气焦急的说道:“魏大人,府中有通政司的官员来宣读圣旨。</p>

  夫人派来通知,让魏大人尽快回府。”</p>

  魏时鸣听到这个消息,他神色紧张,立刻站起身道:“闽王,皇帝陛下有召,我就失陪了。”</p>

  他离开闽王府,坐上汽车急匆匆赶回府里。</p>

  魏时鸣听着蒸汽机砰砰的响声,他心中在思虑,圣旨上会是什么内容。</p>

  他走进府中,看到通政司的官员,双手抱拳道:“久等了。”</p>

  这名官员客气的说道:“魏相事物繁忙,这也情有可原。</p>

  本官即将宣读圣旨,请魏相做好准备。”</p>

  魏时鸣让府中的长工抬来桌案,摆放好香烛,准备迎接圣旨。</p>

  他去房中沐浴更衣。</p>

  一切准备好后,魏时鸣跪在蒲团上,聆听圣旨。</p>

  他听到圣旨的内容,瞪大眼睛,简直不可置信。</p>

  通政司官员把圣旨交到魏时鸣手中,恭喜道:“恭喜魏大人成为内阁首相。</p>

  请魏大人入宫面圣,本官立刻返回通政司汇报。”</p>

  魏时鸣双手捧着圣旨,他都没有想到,自己能成为内阁首相。</p>

  他本以为内阁首相是李志升,自己想要成为内阁首相,要等到李志升调任。</p>

  他的年岁不大,只要不犯错误,应该能熬到李志升的任期结束。</p>

  魏时鸣把圣旨供奉在祠堂,他立刻前往皇宫,入宫面圣。</p>

  ………………………………</p>

  工部尚书金银花在内阁大臣李志升的府邸品茶。</p>

  金银花敬茶之后,道:“老领导,郑王王仲策前往海外建国,必定会卸下首相职位。</p>

  纵观朝堂的文官,哪一位有老领导资历高,哪一位有老领导处事圆滑。</p>

  朝中局势稳定,已经度过波澜壮阔的建国初期。</p>

  近几年,朝廷对外不会掀起像今年这种规模宏大的战争。</p>

  朝廷接下来肯定要休养生息,消化这次战争取得的成果。</p>

  老领导擅长休养生息,非常契合这些政策,首相是非您莫属。”</p>

  李志升听着金银花的夸赞,他嘴上很谦虚,心中却沾沾自喜。</p>

  纵观朝堂,除了王仲策能稳压他一头,还有谁能作为他的对手。</p>

  当年那么多小吏跟随皇帝陛下,只有他脱颖而出,成为国之重臣,这就是能力不同。</p>

  李志升喝了一口茶,谦虚的说道:“我不在乎首相的职位,我只想把国家治理好。</p>

  皇帝陛下看到我兢兢业业,带领文武百官治理好国家。</p>

  一定会选择我担任首相,该承担的责任,我也要承担起来。”</p>

  李志升还想继续说,他的舅父直接走进书房。</p>

  “你还在做什么春秋大梦,外面已经传来消息,新任首相是魏时鸣。</p>

  皇帝陛下已经下达圣旨,消息真实无误,没有更改的可能。”</p>

  李志升听到这个消息,宛如晴天霹雳。</p>

  他端着茶杯,手都忘记放下。</p>

  他嘴里不断呢喃道:“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p>

  魏时鸣这个铁匠,怎么有资历成为内阁首相。”</p>

  金银花看到朝廷任命首相不讲资历,眼中的欣喜一闪而过。</p>

  他看到李志升失落的神情,立刻归劝道:“老领导,官场上哪有常青之树。</p>

  魏时鸣取得一时的胜利,他不可能一直胜利下去。</p>

  我们应该等待时机,一举扳倒魏时鸣。</p>

  如果您现在倒下,获利的只有魏时鸣,您不能让他如愿。”</p>

  李志升眼神发亮,他把茶杯重重摔在桌子上,大声喝道:“我没有输,我不能输。</p>

  我一定能当上首相,我们走着瞧。”</p>

  文官的消息极为灵通,通政司官员刚出门,各地就获得魏时鸣成为首相的消息。</p>

  文官们立刻前往魏府拜会,魏府门前排起了长队。</p>

  ………………………………</p>

  魏时鸣走近乾清宫,他多次来到乾清宫,但这一次的心情完全不同。</p>

  他见到皇帝苏河,立刻鞠躬行礼道:“臣内阁首相魏时鸣,拜见陛下。”</p>

  苏河笑着说道:“给魏爱卿赐座。”</p>

  他选择魏时鸣担任首相,就是让他在位时,多扶持工业发展。</p>

  大华王朝今后,很少有大规模的对外战争,进入到休养生息的状态。</p>

  趁着这个黄金时间,要大力发展工业。</p>

  李志升一直处理农业相关工作,他已经与农业相关利益绑定。</p>

  他成为首相,肯定会大力发展农业。</p>

  这与皇帝苏河的安排发生冲突,才是李志升落选首相的重要原因。</p>

  皇帝苏河看向魏时鸣,询问道:“魏爱卿,你担任首相,要快速整顿好各个衙门。”</p>

  魏时鸣听到皇帝的话,他立刻站起身,挺起胸膛,自信的回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能处理好内阁和六部的相关事务。</p>

  不会因为内阁更换首相,影响到朝局的稳定。”</p>

  魏时鸣很疑惑,皇帝苏河任命他为内阁首相,那就是相信他的能力。</p>

  怎么突然会问这个问题。</p>

  皇帝苏河看到魏时鸣充满自信的回答。</p>

  “朕只给你一个月时间,能做好吗?”</p>

  魏时鸣听到这个期限,他心里一惊,这个时间太短了,不够他平滑的度过。</p>

  只能新官上任三把火,以雷霆手段掌握内阁和六部,让大量官员配合他行动。</p>

  魏时鸣再次挺起胸膛道:“陛下,一个月时间,完全没有问题。</p>

  臣有信心保证内阁和六部不混乱,能认真执行陛下的圣旨。”</p>

  皇帝苏河满意的点点头,好似漫不经心的说道:“朕准备下个月南巡鲁豫,参观黄河改造工程。</p>

  魏爱卿安排好相关的行程。”</p>

  魏时鸣知道,这件事才是皇帝苏河交给他去办的事。</p>

  这也是他成为首相,办理的第一件事。</p>

  这件事处理好,他的首相职位,才算是真正的稳固。</p>

  魏时鸣离开皇宫,感觉命运的离奇。</p>

  他因为调查黄河豆腐渣工程,一鸣惊人。</p>

  现在又需要借助黄河工程,稳固自己的地位。</p>

  这也是苏河登基称帝后,第一次远离顺天郡。</p>

  魏时鸣必须要保证,南巡途中不出现差错。</p>

  </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