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之骄子

  “爷爷,二爷爷似乎不待见我们爷孙俩啊!”秦帝瓮声道。

  两世为人的秦帝有着成年人的心里年龄,秦仲彪冷淡的态度,自然看的分明。

  “大人的事,小孩不要多问。准备一下,到你庙选了。”秦仲离摸着秦帝的脑袋道。

  “知道了。”见爷爷不想多说,秦帝也就不在追问。

  眼下,他更感兴趣的是这所谓的庙选。

  在众人的注视下,秦帝走到一张书桌前站定。

  文房四宝,秦帝并不陌生。前世的爷爷爱好书法,没事就练几手。自小在他身边长大的秦帝受其熏陶,毛笔字写的也不错。尤其是一手瘦金体,写的极为漂亮。

  当然在练字的过程中,秦帝也知道了爷爷喜欢练字的原因。

  原来,练字就是练武。

  书法与武术,两者追求的境界都是神采与气韵。所行驶的都是起、承、转、合。都讲究阴阳互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快慢交替,开合收放,刚柔兼施。

  秦帝静心凝神,全身自然放松,右手执笔沾墨,开始写字。

  “咦。”

  看到秦帝写字,包括秦仲离,秦季狸在内的几个懂书法的人全都惊讶了起来。

  “十三弟这姿态架势,我不如也!”秦季狸。

  “长生,哎,可惜了!”秦仲酒。

  “长生这孩子,这写字的姿态,什么时候这么自然,这么大气了,真是奇怪。”秦仲离。

  “哼,姿态架势好有什么用,智慧轮如果点不亮,还不是废物一个!”秦仲彪面无表情,心中冷哼。

  秦帝写的是一个永字。

  第一个字落下,一丝丝肉眼可见的浩然正气就从前方高台上飘了下来。

  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

  秦帝心无旁骛,专心写字。随着挥毫,秦帝身边浩然正气越聚越多,一缕缕烟状的浩然正气,透过毛孔,开始在他体内穿进穿出。

  不愧是最浩大,最刚正的浩然正气。这刚一进入身体,气血就被刺激带动活络了起来。

  刚才还有点冷的身子一下子变的暖洋洋的,很舒服,像是在泡温泉。

  眯眼享受了一会儿,秦帝重新定下心神,继续写字。同时仔细感受那些在体内穿进穿出的浩然正气。

  没多久,秦帝就有所发现了。

  虽然全身毛孔都在吞吸吐纳着浩然正气,但这些浩然正气的去向却是一定的。进入身体的浩然正气除了少数游离在其他部位,九成都往人体的脊柱里钻。

  秦帝懂点医理知识,知道人的脊柱是与人的大脑,心脏一样重要的所在。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柱。由33块椎骨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

  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

  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些浩然正气又全都往脊柱里钻。

  莫非,那啥智慧轮就藏在脊柱上?

  应该是了。

  像浩然正气这种与天地灵气一样的存在,不会无缘无故往一个地方钻。

  灵气进入人体,藏于丹田,藏于经脉窍穴,四肢百骸。

  那么在人体中浩然正气必然也有它待的地方。

  而这个地方应该就是脊柱。

  人正是因为有了脊柱的支撑,才站得直,走姿,坐姿才会端正。

  可以说,脊柱就是人体中最为刚正的存在。也只有这样,才能藏的住同样浩大而刚正的浩然正气。

  秦帝继续写永字,同时细细感应在脊柱间游走穿梭的浩然正气。

  脊柱上有33块椎骨,其中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

  那啥智慧轮应该就在这些椎骨,或者椎骨的间的什么地方。

  秦帝心中想着,一一感应下来。最后发现脊柱底部最后两块尾骨中间的部位,穿进穿出的浩然正气最多,也最为活跃。

  两块尾骨正中心,秦帝清晰的感觉到了一点远胜其他部位的灼热。能感觉到一丝丝的浩然正气被灼热处捕捉吸纳了进去。

  这里,应该就是智慧轮的所在了。

  不过应该怎样点亮智慧轮呢?

  这些浩然正气穿进又穿出,只有极少极少的一部分被捕捉吸纳。就那么一点点量,怕是点亮不了智慧轮。

  就在秦帝皱眉的时候,脑海里一段文字信息冒了出来。

  是前任留下的记忆碎片,记载的正是如何观想点亮智慧轮的法门。

  秦帝将那段文字信息在脑海里过了一遍。

  按那法门上所说,智慧轮又名根轮。是一仲类似人体穴巧的存在,形状像轮盘,所以才叫轮而不是窍,穴。

  武道内功修炼的是真气,打通的是经脉,是窍穴。而文道修炼的就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需要点亮一个个轮。

  依次是智慧轮,腹轮,脐轮,书山轮,心轮,喉轮,学海轮,眉间轮,顶轮等九个轮。

  九个轮对应文道九个境界,依次为:秀才,举人,进士,学士,大学士,太学士,儒士,中儒,大儒。

  大儒之上就是圣人三境,半圣,亚圣,圣人。可惜圣人之法好像已经消失,千百年来,大陆连一个半圣都不曾出现。

  九个境界中每个境界又分九品,一品最高,九品最低。

  九轮中,智慧轮是最最基础的根轮,只有点亮智慧轮才能修炼浩然正气,踏上文道。

  法门上说点亮后的智慧轮像一个一品莲台,智慧轮盘为底座,三花九瓣置其上。

  所以,只要一边挥毫写字,一边在最末两块脊椎尾骨间观想一个一品莲台的形状。智慧轮就会自动捕捉浩然正气,凝成三花九瓣的形状。

  确认已经完全理解吃透法门后。

  秦帝依照法门开始一边写字,一边观想。

  用心写字,字写的正才能引动圣人塑像,亚圣,半圣牌位中的浩然正气。

  而观想莲台却要分心,一心二用下还要保证字写的端正,对于十五岁的小孩来说委实有点困难,极耗精神。保持这种状态,十五岁大的小孩大概只能坚持三炷香左右。

  而点亮智慧轮又必须一气呵成,所以才有了三炷香的规定时间。三炷香时间内如果点亮不了智慧轮,那多半就没有修炼浩然正气,走文道的资质了。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十五岁是一个分水岭。如果能点亮智慧轮,就专心修炼浩然正气,走文道。如不能,就只能专心走武道,修炼内功真气了。

  虽然年岁大了,点亮智慧轮的概率会提高。但那时在起跑线上你就落后人家一大步了,还不如将重心放在武道上。

  就地位而言,文道修炼者可能要高一筹,但只要武道修炼到了一定境界,地位实力未必就比文道差。

  秦帝前世也算一个天才,内家拳小有所成的同时,还兼顾学业。曾就读于水木大学并且顺利的拿到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硕士学位。

  称得上文武双全,一心二用对他来说并没难度。

  将莲台观想出来后,秦帝能感觉到智慧轮捕捉浩然正气的速度变快了。

  同时,那些在秦帝体内穿进穿出的浩然正气,速度也明显加快了。

  就像无家可归的孩子突然找到了亲人一般,非常活跃。

  “少尤,你说今年十三叔能点亮智慧轮吗?”秦少痴看着被浩然正气环绕的秦帝道。

  “没多大希望。”秦少尤看向秦帝的眸光有点同情。

  他们这个十三叔文道天赋不差,按道理早两年就该点亮智慧轮了。

  然而,十三叔从小就体弱多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大半都是在床上度过的。比之正常的小孩,身子骨,精神头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半月前一场大病差点没死掉。

  前两年庙选都没能点亮智慧轮,今年这种状态就更不要说了。

  大厅里的小孩与大人都不看好秦帝,对秦仲离爷俩不待见的秦仲彪更是懒得看,直接眯眼小憩了起来。

  即便是身为亲爷爷的秦仲离,对秦帝也没抱什么希望,之所以让他试,只不过是遵循族规罢了。

  智慧轮吸收浩然正气的速度很快,没多久,第一个花瓣凝成,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随着花瓣增多,体外的浩然正气开始疯狂绕着秦帝盘旋,直到整个人被浓郁的浩然正气笼罩。

  第五瓣,第六瓣……

  当开始凝聚第五瓣时,秦帝发现,精气神损耗开始加速,观想出来的一品莲台开始有崩碎的征兆。

  秦帝大惊,终于想起自己是一个病号,精气神弱的一逼。

  怎么办,就这样放弃?

  不行,半途而废不是我秦帝的作风。

  三花九瓣,只差最后三瓣就成功了,不能放弃。

  秦帝猛地一咬牙,集中精神,全力观想,想一口气将最后三个花瓣凝聚出来。

  第七瓣,秦帝全身开始冒汗。

  第八瓣,耳朵嗡鸣,身体开始打摆。

  第九瓣,眼看着第九瓣渐渐成形,就要完全凝聚出来。

  秦帝忽然感觉脑海中一阵轰鸣,还没反应过来,眼前便是一黑,彻底失去了知觉。

  当秦帝再次睁开眼睛,已经是第三天。

  “啊,十三少爷醒了,夫人,族长,十三少爷醒了。”见到秦帝睁眼,丫鬟小珠边喊边跑了出去。

  “谢天谢地,长生,你可算醒来了。”秦婉青红着眼睛走了进来。

  “小珠,快,将煮好的参茶端进来。”

  “是,夫人。”

  喝过参茶,吃了点流食。秦帝的气色终于好了点。他看向端坐在一旁的秦仲离,急切道:“爷爷,庙选最后,我好像昏过去了,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长生,不要想太多,这段时间,你就在爷爷这里好好养身子,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千叮万嘱了一番,秦仲离便离开了。身为一族之长,秦仲离事务繁多,一年四季几乎很难有闲的时候。

  “哎,到底还是失败了!”秦帝躺在床上,两眼无神望着屋顶。

  “好了,长生,庙选年年有,今年不行,明年可以再参加,眼下最重要的是养好身子。”秦婉青道。

  她早就没了望子成龙的念头,只希望自己这可怜的孩子能活的长久,活的平平安安。

  秦帝不想让母亲担心,点了点头。心中却是知道,如果不能把这具身体得的“病”完全治好,无论参加多少次庙选,结果都一样。

  此后几天,秦帝安心养身。如此五天后,秦帝终于能下地。本想出去透透气,可惜秦婉青看的紧,数次偷溜出去被抓回来后。秦帝没法,只能天天呆在秦仲离的书房练字打发时间。

  “十三少爷,该喝参茶了!”丫鬟小珠端着一碗参茶走了进来。

  秦帝停笔,接过参茶一口喝干。怔怔的看着宣纸上骨骼俊秀,锋芒显露的瘦金体大字,突然问道:“小珠,你说我是不是一个混吃等死的废物?”

  “啊,十三少爷,你怎么会这么问,废物可写不了你这么好看的字。”小珠笑道。

  “字写的好有什么用,不能武不能文,不是废物是什么!”秦帝叹气。

  “哎呀,十三少爷,你怎么还想着庙选的事呢。要想走文道,又不是只有庙选一途。你字写的这么好看,才学怕也不差。只要能写首入品的诗,区区一个智慧轮还不是手到擒来。”小珠道。

  秦帝愣了愣,惊讶道:“你是说,点亮智慧轮不一定要通过庙选,只要写首诗,嗯,入品的诗?”

  “是啊,你不知道么?”

  “哦,我忘记了,你得了失魂症,很多事都不记得了。”

  “别废话,快说,怎么回事?”秦帝催促道。

  “哦,哦。点亮智慧轮有两种方式,庙选只是其中一种,还有一种就是天选。也就是上天选择的意思……

  不过这种方式对才学要求极高,只有所写诗词入品,也就是九品以上,才会引发异象,引浩然上苍降下精纯的浩然正气,助创作诗词的人点亮智慧轮。

  而这种由上苍降下浩然正气点亮智慧轮的人,就是传说中的天之骄子。”

  “写诗!异象!天子骄子!”

  听完后,秦帝震惊了。他没想到还能这样玩?

  如果是这样,他还纠结个屁。

  前世练字时写的那些唐诗宋词等等,随便摘写一首出来,不就什么都解决了。

  想到就做,当下秦帝兴奋的铺开一张白纸,提笔沾墨。

  嗯,写什么诗好呢。

  不能太出格的。

  有了。

  秦帝眼睛一亮,下笔落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初唐四杰骆宾王七岁写的咏鹅被秦帝一气呵成摘写了下来。

  波字最后一个笔画完成时,秦帝只觉眼前陡然亮起了光。

  接着就看见一个个墨迹未干的字从白纸上飘了起来,在半空舞动。一丝丝浩然正气从虚空溢出,构成了一副天鹅游水似真似幻的画面。

  丫鬟小珠直接看呆了,“字生毫芒,绽放宝光。跃然纸上,虚空起舞。浩然正气,幻化成像。”

  “天,天啊,这是七品诗。十三少爷竟然写出了一首七品诗,天之骄子,天之骄子啊!”

  在天生异象的时候,从秦帝头顶虚空,降下一股精纯的浩然正气。

  如水带一般的浩然正气直接灌顶而入,顺着脊柱蔓延而下,一头钻进了智慧轮。

  精纯的浩然正气涌入,将智慧轮层层包裹。

  恍惚间,秦帝只觉得身体一震。

  轰的一声,体内白芒绽放,所有浩然正气瞬间消散。

  一洁白无瑕的一品莲台缓缓出现在智慧轮盘上。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