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槐树村诡事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我来到这个地方并非是没有原因的,这里称为槐树村,道师生前的一本笔记里提到过,他来过这里,并且遇到了传说中的赶尸人,记得不是很详尽,但槐树村就在那附近的村子,提到过那里槐树遍地的事,好像是因为什么事道师最终没有去那里。

  经过那坡县,很快就到了目的地,说来这个县很特别,因为这是毛主席亲自拟定县名的县之一,辖属百色市,我是从市里到这边来的,一路上听到了几个年轻黑黑壮壮的年轻人说着槐树村的灵异,听的前面好几个女孩子蹙着眉头。

  这里的山脉是云贵高原延伸过来的余脉,主要种植玉米跟稻米,经济作物也很出名。不过槐树村却是一个意外,因为那个村子很隐秘,几乎是生活在槐树林里,其他村子的人一般都不敢去,简直比踏足苗人的地盘还危险。

  由于壮族人的丧葬习俗,每个住房附近都有瓦片覆盖的坟墓,远远望去十分突显,他们认为祖宗的坟不能迁走,要跟后代一直在一起,我也是心中暗暗惊叹,如果没来过这地方听到这都感觉浑身不舒服,虽然是自己祖宗的坟,但是房子跟坟在一块怎么说都有些让人害怕,因为毕竟阴阳相隔啊。

  听一位小伙子说那个村子的人一般白天都不干活,反而是到了晚上才去干活,从他们这里翻过去一个山坡就能到,但是没人敢白天去,因为那个山坡有很多陷阱,另外槐树林里白天瘴气遮挡,很容易迷路,那个村子的人也很少出来,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我决定晚上再过去,于是休息了一天,当夜幕来临的时候便动身,穿过稻田,便看到了槐树林,刚到那里我就兴奋了起来,里面与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原本我以为里面肯定阴气森森,但是里面竟然除了一些迷雾之外却是清气旺盛,明显是个好地方,一点也不像是人们传言的一样,不过走着走着我却碰见了几座坟,坟边坐着一个人。

  周围的槐树安安静静的,那人坐在那里抽着烟,见到我很惊讶,然后招了招手,我走了过去,是一个中年人,脸上黝黑,一身布衣,穿着一双草鞋,问我从哪里来,是不是迷路了。

  “我是从外地来的,是一名阴阳先生,听说这里有人晚上会吊死在槐树上,于是便来看看”我如实道。

  中年人脸上露出惊容,多看了我两眼,好像是在怀疑我是不是阴阳先生,毕竟看上去这么年轻。

  “原来是先生啊,我们村子的事你是管不了的,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吧”说完那人就抽起了烟。

  我一听皱起了眉头,开口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那人也不排斥生人,指了指坟边让我坐下来,开始说起了这村子的传奇诡异之事。

  原来这村子里的槐树是很久以前就种下了的,族谱记载这里风水太好,阳气太盛,根本不适合人居住,后来种上了槐树,阴阳一调和便和谐了起来,但是每当月圆之夜阴气却会压过阳气,会发生不详之事,每当月圆之时村子就闭户,特别是晚上任何人都不能出门,但是依旧有人犯了忌讳。

  他说那是一个胆子很大的年轻人,晚上起来上厕所,当头月正圆,他看到了槐树林里有声音凑近一看却是在唱戏,而他本人也被那些听戏的人拉了过去看戏,那戏叫做师公戏,说到师公戏就要提到民间的跳神,因为这师公戏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名为驱鬼酬神,现如今是一种祭祀内容。

  师公戏的起源民间说法各异,有的说起源于周代,唱本里有这么一句:“三元三圣号真君,周兴幽厉作谏臣,辞职参师为正教,究竟五行秘密文”。另一种说是起源于黄帝时期,传说黄帝战胜蚩尤便是运用梅山教秘文战胜的,又说是起源于汉代,诸葛亮南征十洞蛮王时有梅山教徒随征,后流落十万大山传教,由此出现师公。历史不可考,但可以知道这戏本身与宗教有渊源。

  广西这边除了信奉道、佛两教之外,还普遍盛行一种叫做“梅山教”的原始宗教,梅山教又被称作三元教、师教。壮族人天旱求雨,丰收酬神,驱鬼逐疫或是丧事都会请“梅山教”的师公主持祭祀仪式。

  扯得有些远,再说那年轻人被那些听戏的人请去,然后脸色就难看到了极点,因为那些听戏的人都是死去的人,好几个他都认识,惊恐之下年轻人吓的动也不敢动,然后被强行戴上面具,最后浑浑噩噩昏死了过去,第二天有人找到的时候就疯了,下午就吊死在槐树上。

  那人看了我一眼,指了指旁边的坟,说这就是那年轻人的坟,我感觉心里毛毛的,不由得打了个寒噤,问这年轻人死了多久,那人说三个月,我看了看这坟,的确是一座新坟,不过我却看到这坟怨气很重,明显死者死的很不甘。

  “我能进村子去吗?”我问。

  那人说带我去,另外还有一些事想要请教我。

  于是我跟这人开始朝村子去,一路上遇到了很多人,都很淡淡的看了我一眼,然后各自干活,稻田里到处都是灯火,如果没有提前了解真以为这是鬼火。带我进村子的人叫阮天灿,一路上很少说话,只不过一直在抽烟,冷冰冰的看着前方的路,基本上是我问什么他回答什么,有的时候不回答。

  这里都是瓦房,依旧保留着传统的耕作方式,我走在田埂上,模糊中能看到这里四面环山,不时有微风吹来暖暖的,稻谷随着风偏去然后又弯着腰,路上碰到的人不是很多,最后我才知道这村子只有八十多户人家,晚上干活是传下来的传统,因为白天所有的人都会无精打采,这让我很惊讶。

  阮天灿带我到了村长也就是族长的家里,但是没有碰到族长,一个小孩立刻跑了出去去叫族长,大约二十分钟后一位裤管卷很高,胡子头发全白的老人走进屋子,一声不响的走进屋子换了衣服才出来,期间没有跟我说一句话,更没有看我一眼。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