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大鹏翼独闯潘美营 韩德让大战呼延赞

  大鹏翼领着五位猛士日夜兼程,一日一夜抵达南京,来不及休息,便闯入宋营。天色未明,宋军还未起床。大鹏翼闯入,搅醒了宋军的睡梦。宋营顿时大乱,高声叫嚷着,士兵来不及披上衣甲,拿着刀枪,被军官们赶着朝大鹏翼围过来。

  大鹏翼乘着宋军慌乱之际催动他的果下马迅速冲过几座营寨,遇上宋军就以手中的盾牌乱磕乱撞,力大势猛,宋军近身不得。他那盾牌下砸如锤,横扫如刀,如秋风卷落叶一般,一阵冲锋,杀开了一道血路,宋军见了都纷纷退避,远远呐喊作势。可惜一路同来的伙伴都做了刀下鬼。

  潘美昨夜睡得很晚,二十余日,昼夜不息狂攻燕京,没有撼动一角,赵光义很恼火。昨日攻城的宋军又被辽军偷袭,由运河运来的粮草被辽军付之一炬,涿郡也差一点丧失敌手,赵光义惊了一身冷汗,将潘美叫去,狠狠训斥了一顿,严令他三日之内拿下南京。

  潘美想了大半夜,苦无良计,辗转反侧,一直到天快亮才迷迷糊糊合上眼。不料,营中喧哗声大起,但他那双眼黏住了,睁不开,躺在床上不想动弹。

  不一会,中军来报:有几个辽军闯营。

  原来只几个辽军偷营,干什么这么大惊小怪的。潘美嗯了一声,又翻身睡着了。

  那喧哗声愈来愈近,杂乱的脚步声四面传来,怒骂声,呵斥声不绝于耳。潘美听得心烦。这时,中军慌慌张张又跑进寝帐,叫道:“元帅快走,大鹏翼杀来了。”

  交战了这么多时日,辽军的将领,宋军差不多都摸清了。听说大鹏翼杀来,潘美吃了一惊,忙跳起来,抓起衣甲来穿。突然,帐外扔进一个东西来,潘美低头一看,是他的一名贴身侍卫,仰面倒在地上,脑浆迸出,死了。潘美大吃一惊,来不及穿上衣甲,掀开帐帷的一角跑了出来,还未站稳脚跟,他的寝帐轰地倒了。大鹏翼催马直冲过来。潘美惊慌失措,赤手空拳,看着大鹏翼挥盾想自己扫过来,但潘美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武艺精湛,他见大鹏翼的盾牌横扫过来,躲避不及,便将双手向盾牌上一按,借力朝后一跃,一下子退出二三丈远,跌倒在地上,没有动弹,直到卫兵们围了上来,又将大鹏翼困在垓心,潘美才爬起来,喝令士卒围着大鹏翼不放,定要生擒活捉,然后,生吞活剥方才解恨。但宋军哪里抵得住大鹏翼两面铁盾,很快又被他杀开了一条血路。

  潘美老羞成怒,恨不得逮住大鹏翼剁成血泥,他令军士摆开阵势,无论如何,也要抓住这个令他颜面扫地的人。

  潘美摆出的阵势名叫三才阵,由唐将李靖所创,又叫三三阵。三人一组,三组一小队,三小队组成一中队,三中队组成一大队。三人之中,一人拼命,二人应援,一组拼命,二组应援,一队拼命,二队应援,反反复复,看似简单,却威力无穷,尤其是应对强大之敌,屡见奇效。

  大鹏翼立时被阵队包围,但见刀枪剑戟,如密林一般,层层叠叠杀气重重,而且大鹏翼觉得四处受到牵制,有力使不上,有武艺拿不出。他杀向东,宋军跟向东,他杀向西,宋军也向西。任他左冲右突,就是杀不出重围。幸亏他武艺精湛,双盾防护严密,不然早被宋军活捉去了。他的坐骑挨了几枪,自己的大腿也被刀划伤了。渐渐地,他觉得手中的铁盾沉重了,舞动起来不自如了。再缠斗下去,必定被宋军捉了去。他大吼一声,拼力向城下杀去。宋军被他用力一击,掀翻数人,露出一个豁口,未等宋军合围,他纵马冲了出去。但没跑多远,又陷入宋军的包围之中。

  韩德让站在城楼上,见晨光中宋营内旌旗错动,鼓角齐鸣,以为宋军又一轮攻城就要开始了,他立即让人做好准备,可是,等了许久,没有宋军杀过来。宋营内依然鼓声阵阵,号角呦呦,宋军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有人冲击宋军,难道援军到了,韩德让十分惊喜。但很快他镇定下来,他知道这阵势不是援军到来,顶多只是小股袭扰的辽军,也幸亏有辽军袭扰,不然,城早被攻破了。他站住城头上朝宋营瞭望,但见东北一角猬集了很多宋军,喊杀声就是从那儿传来的。有人闯入宋营。

  韩德让立即点了几十名精壮的士卒待在城门边。这时,他已经能看见一群宋军围着一个人厮杀,那人已经不支,他笨拙地舞动一对盾牌。

  “大鹏翼。”韩德让惊叫一声。立即打开城门,带着数十名辽军冲杀出去。宋军没料到,辽军到今天还敢开城冲杀出来,一时没反应过来,被杀了个措手不及,等潘美纠集兵马杀过来时,韩德让已杀散围攻大鹏翼的宋军,救了大鹏翼回到城里去了。

  大鹏翼从怀里掏出书信,就昏过去了。

  这封信给韩德让带来了极大鼓舞,他一整天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即使在反击宋军激烈的进攻之中,在同攀上城墙的宋军拼杀之中,在城墙几乎易手的危急之中,他都信心百倍,满怀欢喜。唯一让他焦虑的是大鹏翼的伤情,他昏了整整一天了。韩德让将他安放在城墙边的小屋里,在击退宋军的间隙,他立即跑下城墙去看他,巴望他早点醒来,他有好多问题要问他,诸如:兵力布置,联络信号,主攻方向,何人指挥,皇上来了没有,皇后来了没有,她现在怎么样,是不是寝食难安,一定容颜焦损了,难道她没捎封信给他?

  但是,大鹏翼还没醒来。

  大鹏翼冲破潘美营的消息很快传到赵光义那里。赵光义非常恼火,他让人把潘美叫来,人还没有走出宝光寺的门,潘美不请自到了。他一路小跑,进了赵光义的行宫,不等赵光义开口,便诉说自己的不是,请赵光义降罪,撤了他这个兵马大元帅,他说大宋人才济济,让他这个德才不孚的人当大元帅重任,实在小才大用了,尽管皇上宠爱优渥,亲自押阵,但他潘美实在智术短浅,难当此任。自己日夜担心,有负圣望,愿皇上另择良将,一举拿下燕京,早日凯旋。

  赵光义本来想向潘美发一顿脾气,没料到潘美一番自我批评,赵光义想说的话他都说了,不想说的他也说了。仗打到这份上,他想撂摊子,把一摊子都扔给别人,自己好置身事外,为逃脱罪责留条退路。这老滑头是不是已看到这场仗败局已定?

  赵光义心里不悦,但也不能说什么,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他只得好言安抚道:“潘爱卿不要苛责自己,燕京城墙坚固,辽人又准备充足,城外又有辽军游骑骚扰,一时受挫也不意外,只要我军齐心协力,克日必能攻下幽都。”

  潘美说:“非臣不尽心尽力,无奈士卒懈怠,加之天气暑热,非战减员者众多,将领又多不听调遣,所以,幽都久攻不下。”

  潘美的一番话激怒了铁骑军指挥使呼延赞,他高声说:“潘美欺君,理当问斩。”

  赵光义说:“爱卿不要胡说。”

  呼延赞说:“皇上亲自督战,将士奋不顾身,潘美竟说士卒懈怠,分明是混淆黑白,委过于人。”

  赵光义却说:“潘爱卿也是情急之言。”

  潘美忙说:“皇上圣明,但确有一些将领顾身惜命,临阵退缩,仗着是先朝老臣,皇上宠爱,不把臣放在眼里。”

  呼延赞说:“你不要狂犬吠影,乱咬人,我呼延赞岂是贪生怕死之辈。”说罢,脱下上衣,但见伤痕遍体,背上刺着“赤心杀贼”四个青色大字,他问潘美:“我呼延赞就是这样贪生怕死吗?”

  赵光义忙将衣服给呼延赞披上,说:“爱卿不要恼怒,寡人哪里不知道卿一颗赤胆忠心呢,哪一次打仗,卿不是舍生忘死,身先士卒?你可能误会潘元帅了。”

  呼延赞受不了潘美的窝囊气,高叫:“臣愿率五百士兵今夜拿下燕京城。”

  赵光义忙劝道:“爱卿不要赌气,几万大军接连攻了二十余日,没能攻下,卿五百人怎能攻下?”

  呼延赞大喊:“拿不下燕京,愿纳项上人头。”

  潘美忙说:“军中无戏言。”

  “愿立军令状。”呼延赞大声说。

  潘美便索来纸笔,赵光义制止不住,且心中也想借此激将呼延赞而起的怒气去攻一下燕京,也许他一怒之下拿下燕京也未可知。呼延赞签了军令状,掷笔而去。

  潘美踹了军令状,赵光义说:“潘爱卿还把此事当真?”

  潘美说:“皇上,军中无戏言。”

  赵光义说:“呼延赞一时愤激,爱卿不能太当真。”

  “臣知道。”

  “爱卿速点人马预备接应。”

  “好,臣这就去。”

  黄昏,太阳终于收起它的炙热的毒针,但天地间仍充塞着沉闷滞郁的热气。微风不动,所有的旌旗都低垂着头。淡青的天空中有一只苍鹰伸张着翅膀,浮在云霞之间。它轻盈得如一片云彩,又似乎沉重得如一块铁石。

  燕京才如一块铁石,黑楞楞地横着,在一抹夕照里,显得如此悲壮凄惨,简直如一具巨大的棺材。

  呼延赞呼地一下跳出掩体,奔向城下,身后五百壮士也纷纷跳出来,呼哨一声,风一般卷向燕京城头,架起梯子就往城上攀登。

  城上的辽军吃了一惊,忙吹响警号。一时间杀声四起,韩德让飞快地跑过来。辽军放下擂石,火瓶,发起撞杆,乱箭齐发。宋军纷纷坠地,架梯被打折无数,伤亡颇多。但这批宋军却与前不同,皆不顾性命往上冲,疯了一般,只要能站起来,哪怕折腿断臂,也奋力往上爬。架梯打折了,他们就抛上抓钩,攀着绳索往上爬。

  呼延赞已坠下三次了,头上鲜血迷糊了双眼,他索性扯下战袍,将头一裹,挥着双鞭又冲上去,蹬着梯子,挥舞双鞭击落飞来的箭石,辽军的撞杆几次砸过来,都被他格开。虽然,他身材魁梧,但手脚敏捷如猿猴。最后,一撞杆击中了他的架梯,梯子折了,他身子一歪,随着梯子往下坠,突然,他飞身一跃,一把抓住旁边的钩索,借势一跃,纵上了城头,挥手一鞭将扑过来的辽军头打了个粉碎。接着双足一蹬,跳入辽军之中,挥鞭就打,转眼间,几个辽军命丧鞭下。宋军乘势而上。

  潘美大喜,忙引军前来。这时韩德让也率军赶到,令军射住城下的宋军,无奈先登上来的宋军已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宋军源源而上。韩德让挺枪来战呼延赞,二人一交上手便觉得遇上了对手,转瞬之间,他们十余回合。韩德让见涌上城墙的宋军越来越多,心中焦急恨不得一下子将呼延赞拿下;呼延赞立了军令状,又胜利在望。信心倍增。二人都狠命相搏,拿出浑身解数,巴不得一招制胜。

  此时天色已晚,城上杀声阵阵,人影幢幢,城下的宋军抬着梯子成群结队跑过来,一批批宋军攀缘而上,形势万分危急。别处的宋军也在呐喊攻城。城中的辽军本就兵力单薄,现在就更没有援兵相救了。

  见大势将去,韩德让长啸一声,舍命来斗呼延赞。他抱着与城共存亡的决心,南京守不住,他也无颜活在世上,更无颜去面对那双眼睛。呼延赞被他逼退数步,才稳住晃荡的身躯,重新摆开双鞭来缠韩德让的铁枪。

  潘美见大批宋军涌上城头,喜不自禁,驱军大进,亲擂战鼓助威。宋军眼看破城就在眉际,皆来争功,蜂拥而上。城上的辽军抵敌不住,大多丧命。蓟州知州刘守恩弃械投降,大批辽军也纷纷投降。

  韩德让见局势已无挽回之望,荡开呼延赞的双鞭,掉转枪头欲行自尽。呼延赞却怜惜其才,欲要活捉,劝她归顺,他的双鞭缠住韩德让的铁枪不放,一边劝其投降。韩德让哪里肯听,二人又狠斗起来。

  就在这时,城墙边冒出一队辽军,手持火把,飞快奔向城头。城头立即又响起惊天动地的喊杀声。顿时,城墙之上刀光剑影,碧血飞溅,城上的辽军见援军到来,勇气陡增,呐喊着反击宋军。宋军突遭如此变故,惊骇不已,弄不清辽军从何而来。就在这一刹那,战场形势陡变,正在攀城的宋军畏缩不前了,正在搏杀的宋军胆气丧了。辽军乘势一阵乱箭射退城下的宋军。

  潘美见城上突然冒出了大批辽军,知道辽军的援军到了,见登城的士兵纷纷坠落,城头上的宋军也陷入苦斗,被辽军斩杀殆尽。潘美便令鸣金收兵。

  韩德让与呼延赞还在酣斗,呼延赞没想到已到手的胜利,顷刻间,化为乌有。他更没想到潘美一遇到辽军的反击就鸣金收兵,给他来个釜底抽薪,巴望他吃败仗,希望他命丧城头,呼延赞恨得牙痒,气得火冒。韩德让此时心中大快,这呼延赞真是一身好武艺,二人交手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若能收为己用,胜似千军万马。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