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萧燕燕初显治理才 韩德让暗恋意中人

  韩德让醒来时,但见四周漆黑一片,烛台的灯还奄奄一息的亮着,豆粒大,已经萎得挨着烛台了。一束亮光从窗格泻进来,在地上画出极规矩的方块。这是哪儿?我为什么睡在这儿?韩德让想起昨晚喝酒的事,不禁脸红耳臊,难道我醉了。他想抬头看看四周,头痛得厉害,他翻过身,一股刺鼻的酸馊味直冲上来,腹内一把扫帚搅动起来,一股气流猛地从肚子里涌向喉咙。韩德让想强忍着,那里由得了自己,嘴一张,大团大团的秽物喷得满地都是,连床上的被褥都沾上了。韩德让慌忙下床找东西清扫,哪里有扫帚?他的头晕得厉害,口也渴得很。蓦地,塔尖烛台旁边放着一大瓮水,他端起来“咕咚咕咚”喝了个罄尽。这时,他平静多了,环视屋内,唬了一大跳,但见门垂珠帘,户挂茜帷,床铺锦被,几陈脂粉,明镜高悬,纱帐低垂,纤尘不染,幽香扑鼻。这分明是小姐的闺房。韩德让不禁耳热心跳,浑身燥热,汗涔涔下流,慌慌张张溜了出来,迎头碰见留守府的巡夜的侍卫,认出他来,恭恭敬敬道了声“将军早。”他却窘的发抖,说不出一句话,只“啊啊”的应着,他想那巡夜的侍卫一定知道他的丑事,他疾步走开了。他来到假山下池塘边洗了一把脸,觉得清醒多了,他就在塘边坐下来,看塘里倒映的一轮明月和数点寒星,他回忆昨日席间的情形,羞得浑身发颤,一想到醉卧在女孩的闺房里,呕吐狼藉,真恨不得赴池就死,一想到人家发现他把那么整洁,那么清香的闺房弄得污秽不堪,秽气熏天,就无可遁形,真想找个洞钻进去,永远不出来。他害怕天亮,假山上的潺潺流水若滴漏一样,喻示着时间飞逝。天一亮,他的丑事就大白于天下,他似乎已看到人们奇怪的目光,异样的笑容。得在天亮前把那房中的秽物清扫干净。他又洗了一把脸,水里隐隐约约现出他的轮廓。这一池清澈的水就是一面镜子,白天,他总是偷偷地走过去,偷窥一下自己的仪容,整理整理边幅。水中的他仪态端庄,丰颐隆鼻,宽额长颌,眉清目秀,像个人物,没想到出了这么大的丑,还有什么脸见人?他稍厚的嘴唇显得他有些老实。也的确如此,他笨嘴笨舌的,一本正经,人家取笑他,也不生气,“嘿嘿”笑几声就过去了。可是非常固执,认死理,一竿子插到底,九牛拉不回。

  他慌忙跑回自己的房里,拿了扫帚畚箕,跑向那间他污秽房屋,刚到院中,笙笳乱起,院子里到处都是人跑动。他站住不动了,似乎人们的目光一齐射向他,他觉得人们一下子把他看得透彻,他转身飞跑回去,关门上床蒙头再也不敢出门了。

  接下来的日子,他像贼似地躲着人,不敢与人说话,每天,早早的出去,非不得已,一直转到掌灯才回。最后,他索性住到室昉家里了,他对萧思温说,室大哥不在家,室伯母独自住着不方便,挑水买菜,得个人照应。说出这几句话,他已满头大汗,毕竟,生平第一次撒谎,心里像揣了个小兔子。然而,他在室家也住的不安心,老想着醉酒的那件事,不知人家怎么看我哩。真后悔那次喝那么多酒,韩德让啊韩德让,你做了多么愚蠢的事。

  这一日,室昉回来了,韩德让特高兴,兄弟俩互诉了别离之事,他又问二哥在哪里。室昉说:“他呀,一匹没笼头的马,想到哪儿就去哪儿,谁管得着。”

  “是啊他真快活。”

  “难道你不快活?你打大胜仗了,成了英雄,走到哪儿,哪儿都有人尊敬你。”

  “嗐,别说了,那有什么了不起,比起二哥,我简直害羞得要钻床底下去。”

  “说到这儿,我要问你,你在留守府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跑到我家住来了?”

  韩德让的脸刷的红了,如秋柿子一样,低着头不发一言。

  “大人怪罪你了?”

  韩德让摇头。

  “萧风她们又欺负你了?”

  韩德让仍然摇头。

  “到底怎么了?大哥都替你着急,有什么话说不出口?”

  “都怪我不小心喝醉酒。”韩德让咬牙道。

  室昉哈哈大笑说:“喝醉了酒,哈哈,喝醉了酒有个啥?男人喝醉了有个啥?”

  “大哥,你不知道-------”韩德让把那一夜的情形向室昉讲了一遍,末了他说,“我真无脸去见他们。”

  室昉说:“亏你还是上过战场杀过敌的人,不就是弄脏了人家屋子,弄脏了人家的被子,扫一扫,洗一洗,不就好了,你这样躲着,能躲一辈子?况且,这点小事人家未必放在心上。好好地,今天跟我一起回留守府,不要把芝麻大的事放在心上,你如此躲着人家,大人心里会不高兴的,府里上下也会不高兴的。”

  韩德让犹豫了片刻,说:“好,我听大哥的。”

  二人同到留守府,萧思温,见二人来了,忙迎上说:“哎呀,你们总算来了,这几天忙坏我了,又要打扫战场,又要修缮城郭,又要安抚边民,又要安置战俘,真恨不得有分身术才好,现在好了,室判官回来了,我可以轻松一下了。德让也是,半个月不到府上来,燕燕天天问你哪儿去了。”

  韩德让红着脸说:“大人,小将不该------”

  室昉忙大声说:“大人,室昉走后不几天,就出了如此大的事,室昉被困涿州十几日,日夜担心南京安危,曾数次派人出城打探消息,皆无法冲破重围,皇天佑我,南京安然无恙。周军撤走后,室昉又到遭受兵燹的地方看了看,一路上,城毁村灭,千里沃野,寥寥无人,老百姓都逃命去了,大片田地被抛荒,践踏,无人耕种,实在可惜。”

  不知什么时候,萧绰溜了进来,悄悄地藏在画屏后面,待韩德让走过时,她跳出来骇他一大跳。

  萧思温说:“没人种,也好,让它长草去,正好放马。”

  室昉说:“那怎么行?那么好的地,种粟种稻种麦,能养活多少人,放马岂不可惜。”

  萧思温摊开手说:“那怎么办,人都跑光了,谁来种?”

  “阿爸不如出一道榜文,晓谕各地,招募流民前来种地。”萧绰从画屏后面走出来说。

  萧思温看了萧绰一眼,萧绰表情严肃不像少年顽童,又觉得她说的有几分道理。室昉也暗暗点头。

  萧绰又道:“招来流民之后,官府再拨给种子,耕牛农具,头一年蠲免租赋,只到秋后,收取少量的种子耕牛农具的利钱,若有耕种五年以上者,该地即归其所有。如此田地不废,人口增加,府库充盈,官民皆利其便。”

  室昉鼓掌叫好,赞道:“没想到小姐如此年幼能说出如此老成的话来,连室昉都没想到如此周到,小姐如是男儿,必是安邦治国的栋梁之材。”

  “女孩怎么了,女孩就不能安邦治国了,”萧绰气鼓鼓地走过去牵着韩德让的手说,“走,韩大哥,我们到后面去,不想跟迂腐的人说话。”

  韩德让尴尬地朝室昉笑了笑,看了萧思温一眼,萧思温假装没看见。韩德让便跟着萧绰进了后院。萧绰问这问那,有说不完的话,半月未见仿佛已隔几年。只在韩德让醉酒上一字未提,仿佛根本没发生那件事。韩德让几次欲鼓足勇气开口,却被她无意间打了岔。

  “韩大哥,你猜我这几天干了些什么?”

  “小女孩,能干什么呢,绣绣花呀,缝缝衣服呀。”

  “算你猜对了,”萧绰突然一本正经地说,“今后不准叫我小女孩,也不准把我当小孩看。”

  “好,燕燕已长大了,刚才在衙门说的一番话,多有见识,连大人都想不出来。”

  “韩大哥莫取笑我,燕燕有好东西送给你。”

  “什么好东西,让我瞧瞧。”

  “你等着。”说罢,萧绰拉着韩德让走进一间垂着珠帘的房里,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韩德让四周看了看,不禁面红耳赤,这不正是他出丑的那间屋子。韩德让感到无地自容,身上如无数个虫子在咬。

  萧绰很快拿出一包手帕、枕巾、兜兜,摊开一件一件拿给韩德让看。韩德让恢复了心态,拿起那些绣品欣赏,那些绣布上有的绣着花卉,有的绣着山水,还有蝴蝶、猫、兔、马之类,着色鲜艳,绣物工整。韩德让惊奇地问:“这都是你绣的?”

  萧绰点点头。

  “几时绣的?这么一大堆。”

  “就上回出去游玩时绣的,这几幅是回家后绣的。”

  “你学了多久,绣得这么好?”

  “上回出去时,阿妈才开始教我。你还说我绣得好,萧风、萧姿说我绣的花简直要丑死妖怪。”

  “燕燕别听她们的,她们妒忌,她们肯定没你绣的好。”

  “韩大哥喜欢那些,只管拿去,只要你不嫌丑。”

  “把这匹马送给我吧,我喜欢马。”

  “我也喜欢马,过几天带我去骑马,好不好?”

  “好哇,燕燕想干什么,只管跟我说。”

  韩德让将那件手帕笼入袖子里,带回家,日夜对着手帕发愣。那是副奔马图。有几回,他已将那图塞进枕头底下,但不一会他又取出来摊开反复地看。其实,那布上就是绣了一匹马,昂首跃足,枣红色,跟他的坐骑一样,马下面绣着几株青绿的草。虽然刺绣人极认真,极仔细,但毕竟手法不娴熟,针脚粗糙了一些,而且,那马跃足的那一瞬,显得犹豫不定。显然刺绣者也犹疑不定,信心不足。

  韩德让睡不着,把那幅绣帕拿出来盖在脸上,绣帕上淡淡的香味钻入鼻里,直入心脾,浸透全身。韩德让取下绣帕,下床

  来回走动,边走边自言自语:“不行,她那么小,她还是个小孩子。不会的,这不可能,别自作多情了,她那么单纯,那么高贵,她是契丹人,我是汉人。啊,呜——”

  韩德让颓然倒在床上,手里攥着绣帕,头埋在被窝里,泪如泉涌,湿透了绣帕。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