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学运

  这天,天色阴郁,没有下雪,但寒风呼啸,一般老百姓都不愿走出家门,躲在炕上取暖。于连宗匆忙跑到清华大学,寻遍整个校园都没见到向茵的身影,后来一个学生说清华大学游行学生早已经走了,还分了好几批,走了不同的方向,分别是西直门和新华门。

  于连宗对北平城的街道路线不熟悉,现在已经是上午八点了,他马上乘坐黄包车先去西直门,路上随处可见游行的学生,排着长队沿途举着大旗,喊着标语前进,他抬头看着大旗上的字样,并没有清华大学,他遗憾地叹一口气,叫车夫赶紧赶到西直门。

  车速逐渐加快,于连宗觉得耳边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刮,他不断摩挲拳头,焦急看着前方。还没到西直门,就远远看到学生在此停滞不前。原来这边的学生游行队伍在抵达西直门之前,得知情报的军警早已将大门关闭,请愿示威队伍无法进城,一排排军警站在关闭的大门前戒严,防止学生冲撞大门。

  学生队伍前面搭起的高台上,有几个学生代表正慷慨激昂地发表抗日演说,拥挤堆积在一起的学生举起拳头,齐呼口号,“打倒日本狗”、“全国武装起来,保卫华北”、“反对防共自治运动”,学生代表念一句,台下的学生就大声喊一句,响彻天空,振奋人心。

  于连宗叫黄包车师傅再次等候,因为他看到了大条横幅上写着的“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两个字,心中一阵激动欢喜,但也惆怅着,两校的游行示威学生加起来有五六百人,密密麻麻地堆积在西直门前的大街上,如何寻得向茵?学生代表继续演讲,一些学生开始向附近居民和守城军警发放抗日传单、宣传抗日。

  于连宗立即想到一个好方法,他不断挤到队伍的前方,来到搭建的学生演讲高台,与学生代表取得联系,希望寻找一个叫向茵的人,一个学生代表拿着纸质大喇叭叫喊向茵的名字,没人回应。于连宗一脸失望,看来不在这里,他谢过这些学生代表,赶忙往下个地方走去。这时他思想开始波动,不希望向茵出事,他坐在黄包车上,赶往新华门。西直门游行学生怒喊口号的声音震撼了他,他猛地一想,要是我读大学了,会不会也想他们一样为救国救民奔走呢?他突然理解了向茵为什么如此果断坚决地参加学生游行示威了。

  临近中午,参与游行的北平各大学生越来越多,交通遭到了阻塞,黄包车夫只好循着小路赶往新华门。当他好不容易赶到新华门时,他下了一大跳,黑压压的学生人群挤满了整条街道,聚集了十多所大学两三千人的学生,请愿学生高举着旗帜,手持标语,高呼抗日救国口号,声势远远超过了西直门的那些学生。

  于连宗看着他们脸上还未成熟但刚毅果断的表情,心头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国难当头,只有这些最有觉醒意识的学生冲在前头,努力唤醒人们的民族意识!但他现在的任务是赶紧找到向茵,保护她的安全,他远远地望见了门前排列着一排排警车和架着机关枪的摩托车,大批的军警宪兵手持刀枪,杀气腾腾。

  旁边的酒楼上有一些民众俯视围观,咧嘴笑着,仿佛期待正要上演的好戏,于连宗见了心头就来气,但一个想法掠过他的脑海,居高临下,俯视一切!他叫着黄包车师父停在原地,自己到了一家五层楼高的大酒楼的最顶端,从围观的人群中打开一个隙缝,钻进去,往下一看,果然视野开阔些,就是冷风吹得紧,一会就冻得全身发抖了。

  酒楼前下方,十多个由各校组成的学生集体代表站在游行队伍最前列,面对着的是持着刀枪的军警宪兵,跟着一个穿着西服、官方模样的人在紧急交涉,远远看到,这十多个学生代表团脸色带有失望和不满,看来对那个官员的回复极为不满和愤慨,最后双方谈判破裂。

  穿西服的官员显然还想拉着他们,继续商谈,学生代表们纷纷摇头,走向了后面的大批学生,大致陈述了刚才谈判的情况,直言那个官员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一味敷衍搪塞,为国民政府对日妥协对内反共的政策百般狡辩,最后这些学生代表带领上千个学生振臂高呼,“打倒卖国贼”、“请愿不成,我们示威游行去”!巨大的声势像是吓破了那个官员的胆,他很快溜入新华门。

  于连宗没有多少心思关注这些,他很快找到清华大学的方阵,足足有好几百人,非常密集地堆在一起,还与他校学生混在一堆,如何找?他气得一跺脚,但很快冷静下来,向茵绝对就在下方清华大学的人群里,只要将她找到就行,同时他也想到,如果能碰上陆颖惠子张智有,找到向茵的可能性也很大!正当他准备下楼之际,上千人的学生开始向东游行,高呼抗日救国口号:“立即停止内战”、“反对卖国的对外政策”、“立即向日本宣战”!在现场的国内外记者正报道这一浩大的场面。

  于连宗在下楼的过程中就被巨大的口号声震撼住,他刚来到门口,发现出不去,门口外的大道上已经被向东行进的学生大部队堵得死死的,一些学生还扔给他一些抗日传单和小彩旗,上面写满了抗日话语!

  于连宗脸色慌张,踮起脚望着密密麻麻的学生人群,等看到“清华大学”的学生方阵时,苦于喊口号的学生同时举起手臂,根本看不清队伍里面学生的模样,清华大学的学生方阵队伍很快就从他的眼前过去了。于连宗赶紧挤出门外,跟着学生队伍走,一边走一边踮起脚望进去,黑麻麻的人头不计其数!

  于连宗大声叫喊向茵的名字,但都被连续不断的学生口号声湮没,最后他用粤语大声叫喊向茵的名字,也没奏效。于连宗尝试过挤入学生人群中寻找向茵,但人群过于密集,他每次挤进去,都被毫不留情地挤出来,气得他好想将挤他出来的学生暴打一顿。

  当然,游行队伍前进不是平平顺顺的,当游行队伍行至西单牌楼平津卫戍司令部附近时,遇到军警的阻拦和袭击。同学们不畏强暴,高呼抗日救国口号,继续前进,纷纷向沿途的民主散发抗日传单和小彩旗,满街随处可见写满黑字的白纸。队伍也越来越壮大,沿途不断有人参加进来,浩浩荡荡已经扩展到四五千人了。

  当学生游行队伍快要抵达王府井大街时。好想是预设的麻烦终于来了,大批大批的军警宪兵、青帮分子持着手中的皮鞭、刀棍、带刺长杆枪候着学生,一排军警站在前列朝天鸣枪,以示警告,学生队伍前进的气势一发不可收拾,冒死冲向这些凶恶的“拦路虎”。

  军警黑帮分子展开攻势反击,朝着前头的学生队伍打了过来。前方学生们一阵呼叫,同军警黑帮们搏斗起来,惨叫声接连传到后方,后方的学生更加愤怒,不断涌向前支援受伤的学生,与此同时,从各个方向也有大批增援的军警和青帮分子,枪鸣声、打斗声、叫骂声、惨叫声混成一片,场面急乱,学生的长龙队伍渐渐地被冲散了。

  于连宗站在路旁一处高地上忐忑不安地望着这凶险场面,平生前所未见的大暴乱!向茵你又在哪里?他不断冒着热汗,紧张地看着,希望能在前方的茫茫人海中找到向茵的身影。

  但是场面太过于血腥,不是学生们被打得头破血流,就是军警青帮分子被失控的场面弄得精疲力尽,学生们不断撤离现场,同时也有更多的学生被逮捕,估计有几百人。

  最后的结局,学生的力量抵不过政府军警和情报分子中的枪棒刀棍!

  傍晚时分,阴郁的天空透着一股寒气,让人心情压抑,一辆辆军车押走被捕的学生,王府井大街上留下了沾满血迹的传单、横幅、彩旗,受伤流血的学生还在地上喘着粗气,或呻吟哀鸣,更多的是愤怒的盯着前方的敌对势力,一副坚决不退让的样子,旁边的学生拿着棉布替他们止血。

  军警和青帮分子们也有损伤,但受伤的人较学生来说少得太多了,他们站在受伤学生的前面,挥舞着手的利器,得意地哈哈大笑,言外之意就是:服不服!于连宗这时突然想起了袁业龙,但他没有看到他的影子,也许在向茵的影响下他已经“改邪归正”了。他不知如何是好,头脑很乱,这冬日里王府井大街上一场大搏斗过后的残败场面,令他找到向茵的单纯信念慢慢地转化为一系列的噩耗:向茵要么被打伤、要么被捉到警局了。在前方受伤的学生中他找不到向茵的身影,那向茵就应该在警局里了。

  他得赶紧回旅馆把这个消息告知李清风夫妇,再做下一步的行动,他胸口突然很闷,恶心起来,他想逃离这个地方,这个是非之地。他很快叫上一辆黄包车,开往“清风”旅馆。

  于连宗回到旅馆,就跑着问李家人向茵回来没有,李华惊讶道:“怎么一天没见你,还以为茵儿妹妹带你出去玩了呢。”想来李家人并不了解今天在北平城发生的学生大游行,他情急之下把今天他寻找向茵、见到大暴乱场面的经历同他们说了一边,李家人吓了一跳,李华愤愤道:“又是这个大游行,我同学叫我去都被我立马拒绝了!”

  李清风面色复杂,担心道:“阿茵也未免太任性些,参加什么游行示威,现在还没见人影,要是出了什么事,我怎么好跟向大哥交代。”说完叹了一口气,来回踱步。章氏则和李冰手紧紧握在一起,为向茵的安危担心着。李华猛地站起来,教训着于连宗:“都是你的错,看都看不住茵儿妹妹,你留在我们旅馆里干嘛去了,向伯父当初是怎么叮嘱你的!”

  于连宗呆了一下,惭愧地低下头,也真真切切觉得是自己的错,要是向茵出了问题,他怎么担待得起。李冰这时维护于连宗,对李华道:“大哥,阿宗哥哥一大早就跑出去找茵姐姐了,到现在才回来,我怎么就没见你采取行动呢,一味地埋怨他!”

  李华脸红了,瞪了于连宗一眼,语气没有那么凶,道:“等我去问问那些参加游行的同学情况如何。”李清风夫妇也安慰于连宗,指责李华的不是。李清风焦急道:“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电话去警局问一问,确认向茵是不是在里面,然后再作打算。”李冰这时道:“万一茵儿姐姐没有被逮捕,而是逃离出来,只不过晚些回来了呢。”这正是大家所希望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希望也渐渐消散了。

  正当于连宗等着李清风打电话去警局的时候,一亮轿车停在了旅馆门口,张智有拿着一份报纸匆匆走了进来,于连宗还未迎接上去,李华就气冲冲地走过去,大骂道:“游行、游行、游行,你看你们把茵儿妹妹都弄丢了!”张智有原本担忧的脸更加惊慌了,他愣了一下,对李华道:“阿茵真的没有回来?”

  于连宗上前把今天寻找向茵的经历简单陈述一遍,张智有吃了一惊,问道:“颖儿也没回来?”于连宗马上去陆颖的租房看了,下来对着他摇摇头,张智有似乎猜到了最后的结局,失落道:“我在校园找不到她二人的身影,才赶来这里,看她们是否回来了。”李华骂道:“好了,你满意了,把茵儿妹妹弄到警察局,你开心了。”

  张智有没有理他,跑过去跟李清风紧急联系,同时给他一份报纸,报纸带有刺鼻的墨香味,看来被印刷出来不久。于连宗和李华也凑脸过去看,报纸的头版就报道了今天北平学生游行请愿的新闻,还有与军警青帮等人搏斗的部分,骇人听闻。李清风吓得说不出话,报纸从他抖动的手中下落到地板上。

  李华则越看越来气,不断责骂张智有,张智有瞪了他一眼,说自己也为向茵的安慰着急,并告诉其他人,他要赶紧道警察局询问相关情况。

  突然,旅馆门口又停了一辆轿车,急急忙忙走进来一个熟悉的身影——袁业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