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第一枪,3人都如期打出10环,凌峰对着羽烔树了树大姆指,羽烔还了凌峰一个白眼。

  “又想对我使坏,才不上你的当。”嘟囔完,羽炯率先打出第二枪,又是10环,凌峰跟四大队的小个子紧跟着也是10环,看来是棋逢对手。

  第三枪、第四枪、第五枪、.....

  羽炯正准备击发第五枪的时候,突然感觉手臂上痒痒的,侧头一看,一只大蚂蚁正在自己胳膊上咬自己,下意识的想甩掉这只讨厌的家伙,枪响,坏了,击发出去了。

  1号靶位,8环;2号靶位,10环;3号靶位,10环。

  凌峰已完全进入忘我状态,对羽炯的离开几乎没察觉,享受着射击世界的宁静。

  第六枪、第七枪、第八枪

  正在所有人都以为还要加比一轮的时候四大队那边第八枪打出了一枪6环,四大队的小个子还是没有顶住压力,打出了大失水准的一枪。

  凌峰这边还是10环,稳健的让所有人惊呼。

  百米对决,以凌峰的胜出结束。

  等凌峰俩人回到队列的时候,羽烔懊恼的心情早已平复。

  王强第一个给了凌峰一个发自内心的祝福,这次王强输的心服口服,不管怎么样,凌峰赢了也是一班的骄傲。

  而自己以后还有的是机会挑战凌峰。

  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真诚的祝福送给了他们的战友凌峰,凌峰也一一祝福在场的所有人。

  能够参加这场百米对决的都是各中队的精英,都是有一个”营嘉奖“的,新兵基地几千新兵,能带着嘉奖离开的并不多。

  是的,靶场上他们都是对手,会使出混身解数去争取战胜对方;

  走下靶场,他们都是战友,有着共同理想和使命的的一群年轻人,对方的成功宛如自己的成功一样。

  特别是娃娃脸女兵,早就把对凌峰的那点怨气抛到脑后了,正在一脸崇拜的向凌峰取经:

  "凌峰哥哥,我叫李露,你怎么打的这么稳,给传授点经验呗,让我下次也好有机会战胜你!“

  看来小姑娘还没有死心,叫哥哥只是弹衣炮弹。

  凌峰决定把弹衣吃下,炮弹扔出去。

  羽炯也是非常大方的祝贺了凌峰。

  “马上要分兵了,你打算到时选哪里?”

  凌峰想到没想就回答了羽烔:

  ”陆战A旅!“

  ”那就A旅见,到时再比过!“

  羽烔再次变的斗志昂扬。

  班务会上,凌峰再次为一班拿回了一个基地第一名的个人荣誉,熊伟只是轻描淡写的表扬了两句,倒是对王强多表扬了几句。

  基地百米对决,一班俩人进入前十,着实让自己在中队长面前好好露了一脸。

  这个第一次实弹射击只打出45环的王强给了自己一个小小的惊喜,至于凌峰,他拿第一不是很正常吗?

  接着熊伟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主要是体能考核的事,特别是负重五公里考核。

  “这是个集体考核项目,是以最后一个人的成绩来确定班的成绩的,凌峰,你是副班长,我不要你跑中队第一,但你得确保我们班所有人员第一个完成,有问题没有?”

  “没有!”

  “其他人员,有没有信心?”

  “有”!

  “很好,散会。”

  一班的班务会从来不拖泥带水。

  接下的几天都是体能考核,最先完成的都是一些个人科目,单杆、双杆、400米障碍、折返跑…

  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一中队的每一个战士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训练场上每一滴汗水的付出都化成了一份份沉甸甸的成绩。

  张银单杆一练习完成了77个,这是他最好的成绩,全中队第6;

  王强在完成单杆二练习的杆上,卷到吐了,33个,全中队等13名;

  郑波双杆一练习全中队第17名;

  林雪峰双杆一练习第2名,他在心中默默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远在首都的宋女神;

  凌峰400米障碍第1名。

  ………

  2月23日下午15点35分,负重五公里考核进入到了最后一圈。

  大负重大运动量的冲刺让郑小健几乎要晕眩过去,凌峰和王强一左一右几乎是架着他跑;

  在他们前方五米处,张银、林雪峰在推着郑波往前冲刺,在考核前他们就制定了相应的战术,由凌峰和王强负责体能最差的小健,其他5人轮流推着点郑波。

  15点38分最后100米冲刺,郑小健已经不再需要凌峰和王强的帮助,甩开双腿迎着风冲了起来,凌峰、王强紧跟其后,前面几十米处,张银几个已经快冲到终点线了。

  凌峰是一班最后一个完成的。

  1班如愿拿到了中队负重五公里考核第一名,领先第二名的3班45秒,熊伟笑了,凌峰笑了,一班所有人员都笑了,荣耀属于整个一班。

  体能考核完成后就进入到最后的阅兵训练中,这是基地新兵训练中的保留节目,阅兵完新兵训练的第一阶段就算结束了。

  海军不同于其他军种,海军的新兵训练是9个月,前3个月是基础训练,后6个月是专业训练,会进行一次大的分兵,一部分继续留在基地,完成舰艇科目专业训练,其他的分到别的兵种进行再训练。

  3月1日上午,基地大楼阅兵场正在进行隆重的阅兵仪式,数千名新兵正排着整齐的方队依次走过阅兵台,接受首长和部分新兵家长的检阅,里面有凌峰,有王强,有林羽烔,有李露……

  3月10日9点,小雨,一中队的训练场,一中队104名官兵列成4列横队,每一个新战士都背着背包,提着自己的行李,等待分兵命令,不远处停着几辆解放141运输车。

  一名年轻的上尉跑步到队列前立定,开始宣读命令。

  “凌峰,陆战A旅”

  “王强,陆战A旅”

  “张银,三大队,普航专业”

  “林雪峰,二大队,枪炮专业”

  “邓小健,G市基地后勤部”

  “郑波,D市,司训某营”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