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十五万石

  一柄秋水剑,横空出世,轰动洛阳。传为道教祖师,圣人庄子所佩,不知真假!

  十日后,洛阳城,天女阁,各路豪杰前来验剑。

  天女阁,魏国第一青楼。当年惹出观世音寺灭顶之灾的,河间王妃秦妙姑,就曾于此出道。此处门槛极高,非王侯将相,世家大族,很难进入。又因,此地安保措施极好,所以在此验剑。

  正日一到,验剑开始。送剑之人,极为神秘,自始至终,不曾露面。张罗接客的,正是天女阁名义掌柜梅若娘。梅若娘四十来岁,轻施粉黛,风姿绰约,小心翼翼地招呼着这每一位进门的“大爷”。

  剑,就在天女阁大厅的桌子上放着。可是,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人,大家谁都没有敢去碰剑。因为,那剑的上方,还罩着一个大网。只见此网网线十分怪异,盈盈似有水光流动,又如会呼吸的活物一般,让人头皮发麻。不错,此网正是当初捉住王道一的兜日罗网。

  先不说剑,光这网就已经让来人震惊了。这于无形之中,更增添了剑的神秘和贵重。但是,络绎不绝地来了一大厅的人,却没有一个人敢先去拿剑验看,这让躲在二楼布网护剑的黑猿圆通他们好不着急,好不紧张。

  “这,这,这像什么话嘛!”首先等不及的,正是堂堂魏国丞相,高阳王元雍。这老头,都一把年纪了,但依然是这天女阁的常客,今天听说秋水剑验剑,更是早早就来了。

  “就是!验剑就验剑,还弄个什么网,简直是岂有此理!”

  “简直就是无礼!无礼之极!”

  高阳王元雍带头一抱怨,大家则立马附和,强烈谴责这验剑方的大胆无礼。

  可是,抱怨归抱怨,大家最关心的还是那剑。这几日,洛阳城传这秋水剑都快传邪乎了。说这剑,不仅是道教祖师,庄子生平所佩,而且庄子能够得道成真,正是因为有了此剑的缘故。此剑灵气之重,可以直接助人超凡入圣,得道升仙……

  那边厢,智多国师铲除道教,刚踏平了嵩山,听说现在就连南朝的茅山也快清剿完毕了。这边厢,有人如此神秘地公开出售道教至宝。这,又怎能不让人心沸腾。

  梅若娘见大家的抱怨越来越严重,可就是没人去首先拿剑,她也是十分担心。两边的人都不能得罪,又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她眼珠转了几下,就挤眉弄眼地走上前去,伸手就抓住了桌上的乌金剑鞘。

  “嘘——!”不知是谁嘘了一声,偌大的天女阁大厅,顿时是鸦雀无声。

  梅若娘抓住剑后,稳了稳心神,然后满脸堆笑地将剑捧给凑上前来的元雍,娇滴滴地道:“丞相大人,奴家可是冒着生命危险,给您取剑呀!”

  高阳王元雍激动的胡茬子乱颤,大声地道:“赏!赏!”

  可是,当他一把拔出木柄,光秃秃的,没有剑身,他就笑不出来了。

  “这,这是什么破剑啊!”元雍尽管有心理准备,一般宝物,都比较奇特。但是,你这也压根就不是剑好不。元雍又仔细端详了好一会儿,毛线的灵气都没有,就极失望地将剑递给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李大人,你是兵器方面的行家,你瞅瞅,这它压根也不是一把剑啊!”

  前兵部主事李大人,观剑鞘,满眼惊诧。舞剑柄,似有所思。

  “怎么样李大人,是不是一把好剑?”元雍笑着调侃道。

  “是!是把好剑!”李大人一本正经地回答,然后转身就离开了。

  “唉,唉别走啊!李大人,那是不是秋水剑呢?”有人接着问。

  翰林院编修史大人则回答了大家的疑问:“《秋水》确为庄子名篇名作,但是史书之中并无秋水剑之说。或者是我史某人孤陋寡闻,未曾听说。至于这剑的年代,制作,实在是无法看出半分端倪。”

  陆续有人开始观剑。因为排队的人多,留给每个人看剑的时间并不长,所以根本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等剑到了太阳神教光明使者的手里,他直接燃烧起了火焰臂,右手一团白火紧握剑柄,左手一团蓝火煅烧剑鞘。众人皆是一惊,梅若娘也差点没吓哭了,好家伙,若将人家的宝剑给烧毁了,这可如何交代?

  好在,真金不怕火炼。烧了差不多有十五分钟,不但乌金的剑鞘毫无反应,就连那木质的剑柄,也是未受丝毫影响。

  这……大家这下算是看清了,此剑甭管是不是什么秋水剑,但绝对是把宝剑。

  有人用火烧,有人用眼观,有人用刀砍,有人用药测。结果,无不证明,这他妈的真的是一柄无比邪门无比古怪旷世罕见独一无二的宝剑。

  “这剑本王要了,本王要了。”高阳王元雍是越看越激动,甭看刚才他自己瞅时,没感觉有啥异常。这经过大家的各种测试,那可是能验出些名堂的。

  “王爷您别急,人家剑主说了,谁出的价高……”梅若娘又娇滴滴地提醒。

  “本王出一万两白银。”元雍直接喊出了报价,众人一片唏嘘。一万两白银,可以买下洛阳城的半条街了。

  “王爷,您别急。人家剑主说了,人家不要钱。”

  “不要钱?不要钱,他要什么?”元雍有些糊涂了。

  “粮食。人家要粮食。”梅若娘,也不知道黑猿圆通他们是干什么的,就知道这伙强人太邪乎,不能得罪,让传话就传话吧。

  “那本王出两万石。”元雍恨不得现在就将剑带回家,也不多想,又报了价。

  古代计量单位略有差别,但是一石粮食,大概也就是一个成年人所能担动的平均重量。一石大概120斤,一万石就是120万斤粮食。

  不过真正的较量,还是在验剑之后。天女阁验剑之后,王道一又留给大家七天的时间竞相报价。结果,竞争之烈,可想而知。大家几乎都是志在必得,那就拼财富吧。

  高阳王咬牙开了价:两万石。

  前兵部主事李大人,几乎是动用了军中的一切关系,筹粮五万石。

  十五大教派联盟集体出价:十万石。

  十万石之后的两天,再无人出价。要是给钱,估计还能再高点,现在只要粮食,兵荒马乱的一下子拿出1200万斤粮食。谁有?

  但是,就在截止报价的最后一天。有人一锤定音,报出了恐怖的天价:十五万石。

  这真是:洛阳京都,富商大贾。惊天豪赌,要夺宝物。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