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青莲居士李太白驾到!

  “听说了吗,近日南市义薄楼推出了一道膳食,要百两银子!而且每天只有三锅。”

  “啊?百两银子?这....是什么山珍海味,熊掌虎骨?卖这么贵?”

  “不清楚,不过据传,吃过的江湖豪客都说特别值!”

  “可惜,手头没那么银子,不然也想去试试。”

  “其实没银子也可以吃,大不了赊欠就是......我们跑江湖的还会在乎这种小节?先尝了再说。”

  “赊欠?你以为义薄楼是什么地方?敢吃霸王餐!真的是老寿星吃毒药嫌自己命太长。”

  “义薄楼怎么了?以前在下又不是没去过,记得义薄楼之主好像叫什么秦方,是个刚入六品的武者,不过尔尔。”

  “呵呵,那是以前的义薄楼,现在的义薄楼之主名叫薛嵩,不但自身是一位七品武者不说,他还收复了诗魔王昌龄.....这还不算,这薛嵩还在城外购置了一处庄园,让诗魔做了这庄园之主。”

  “啊?两名七品武者?这....这....”

  “就这还是明面上的,谁知道义薄楼之主在幕后还有没有其他势力。”

  “就是!”

  ........

  喝茶的功夫,

  不少江湖人士的议论一字不落地落入了李关和马夫的耳中,让李关的眉头瞬间皱起。

  这次来东都就是想临时雇佣诗魔王昌龄的,可眼下听这些江湖人士所言,义薄楼之主貌似也不是个好惹的主,这该如何是好?

  来东都之前他还以为收复诗魔的就是一普通酒楼老板。

  想了想,李关决定上前好好地打听打听一番。

  给马夫安顿了一番,片刻后他端着茶碗与两名江湖人士打扮的茶客拼了个桌。

  “两位郎君叨扰了,方才听二位在聊义薄楼的事情,不知能否给老夫......”

  李关拱手,将姿态放到最低。

  “西都来的?”

  两位江湖人士都是壮汉,其中一位上下打量了一番李关,眯眼道。

  “嗯!”

  “难怪!你想听什么.....”

  汉子也算豪爽,灌了一口茶后大气说道。

  “就是这个薛嵩.....老夫有事想要见他一面。”

  李关没有遮掩,实话实说。

  这是他老早就计划好的,想要雇佣诗魔,必须得从诗魔的主公着手。

  “什么?你想见薛嵩?”

  不听还好,一听,两位汉子竟是齐齐摇头,一副你不可能见到的样子。

  “两位郎君,可是有......问题?”

  李关心底一沉,急忙问道。

  “呵呵,自从义薄楼的那道神秘膳食火了以后,不少城中的达官富贾都想着约见薛大老板看能否提前预定一桌,可人家愣是没给面子,说自己很忙.....没时间!

  最后那些达官显贵只能按照义薄楼的规矩排队等待。”

  汉子随口解释道。

  “什么?连达官的帖子也不接?自古以来商不与官斗,即便是富贾也要给官家几分面子,哪怕这个薛嵩是个武林高手。”

  李关一惊,心中暗忖,

  “莫不成这个薛嵩还有其他背景不成?”

  “可薛大老板并不是普通的武林高手,而是七品武者!到了这个级别就算是东都的那些达官也不敢随意招惹,一旦真的将这些七品武者给惹怒逼急了,谁知道会有什么后果.....更何况薛大老板的身边还有一位诗魔。”

  汉子一瞥李关。

  七品武者在大唐王朝是一个槛。

  很少有人会刻意的去招惹他们,除非自身的实力非常强大能够碾压七品武者,可放眼整个大堂王朝能碾压七品武者又有多少?

  一些王府的门客也就是一两名七品武者而已。

  “原来是这般.....那总应该能找到机会。”

  李关眉头越皱越深,开始盘算起来。

  只要自己想办法多花些银子,找找薛嵩的身边人总能得到机会,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次带了有足足五千两银子。

  “老头,你没机会了!”

  见到李关仍不死心,汉子瞧了瞧四周,刻意地压低了声音。

  “为何?”

  “因为江湖传言.....隐居在蜀山的九品剑客青莲居士下山了,一路直奔东都而来,目的地就是义薄楼.....你说薛大老板是见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老头呢?还是去见青莲居士?”

  江湖没有秘密,尤其是在这些对于这些跑江湖的。

  只要有顶级高手的消息,一两天之内就能传遍整个大唐王朝。

  “什么....青莲居士....这...这.....”

  李关对江湖的事情略知一二,自是听过青莲居士李太白的大名,江湖上关于此人的传说实在是太多太多。

  “可青莲居士....为何要....”

  “因为诗魔王昌龄乃是青莲居士的至交好友!就这么简单!老头你想想....如果青莲居士到了义薄楼,恐怕连须弥山、天音教、不良人三大江湖势力都要小心对待,薛大郎君怎么会见....算了,给你说你也不懂!”

  汉子一笑,不再理会李关而是和同伴聊起了青莲居士李太白。

  “这......”

  李关一声叹气,这该如何是好?

  和青莲居士比起来....自己算什么?

  李府又算什么?

  甚至就连李氏一族的五大王爷来了薛嵩也未必会给面子。

  ........

  殊不知,就在两位江湖人士提到青莲居士李太白的时候,云天庄前方的密林石板路上,一只毛驴驮着一位年约五旬,身着青白衣看起来有些仙风道骨的老者缓缓前行。

  老者的背后上背着一把长剑,腰间挂着一个酒葫芦,十分肆意。

  他不是别人,正是那些江湖人士所讲的青莲居士李太白!

  “老友.....一年不见你这毛驴愈发精神了.....”

  前行的功夫,密林深处忽是传来了一道爽朗的笑声,

  紧接着就见两道身影飞速而至,正是义薄楼之主薛嵩和云天庄庄主王昌龄。

  “多日不见毛驴是精神了,可你竟是成了人家的随侍!”

  李太白并没有老友见面的那种激动,反而言语间多了一丝淡淡的不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